羅新亮
【摘要】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科普文已經出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時科普語篇以及其教學也已經走進了當下的中學英語課堂。熟練地閱讀科普類文本已經成為高中生的必備素養。本文嘗試從文本的趣味性、語言難度、篇幅長度、科技閱讀話題和高中生活的貼切性等方面對高中科技英語閱讀的選材進行規范。
【關鍵詞】 ?高中英語 科技閱讀 選材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12-140-02
一、高中英語科技閱讀課開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根據《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主題語境閱讀包括三大主題: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而人與社會的閱讀涉及“社會服務與人際溝通”,“文學、藝術與體育”,“歷史、社會與文化”,“科學與技術”等四個主題群。其中,“科學與技術”主題語境內容主要包括社會進步與人類文明以及科技發展與信息技術創新,科學精神和信息安全等。普通高中的英語課程要求學生接觸和學習不同類型的語篇,把握不同語篇的特定結構、文體特征和表達方式,其中包括新媒體語篇,比如科普類網頁、專題類文章、科研和學術報告等。科技英語能夠引導學生探究前沿科研成果,激發他們的探究欲望,這也是新時代對高中生提出的新要求。
高中生渴望探索,對新事物非常好奇,樂于去發現、了解和掌握新事物。科技英語語篇以其獨特的科學視角,將富有時代感的新話題,深奧的科學知識和前沿的科技發展以一種生動、靈活、具體的英語形式表達出來,這非常符合青少年渴望探索的心理特點。高中階段的學生接觸了較多的科學知識,具備了一定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分析能力。在英語教學中進行科技文獻閱讀,不但能夠增強學生的辨析能力和批判能力,而且能夠出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跨越母語局限,刺激他們去更加有效和科學地去獲取國內外的一手資料。在用英語去獲取和了解科學知識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很好地認識到英語的重要性和實用性,從而調動其英語以及其他學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科技英語能夠推動學生的主題深度學習,幫助他們建構新概念和體驗不同的生活,豐富人生閱歷和思維方式,真正實現知行合一。現在的英語教學不但包括了人文和社會領域,而且包括了科技領域,真正體現了英語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統一的特點。(教育部,2018:1)
《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明確指出,閱讀考核科普文等不同題材的材料,包括科普知識和現代技術等。(教育部考試中心,2018:50)近些年來高考全國卷、中考均有考察科普類型的說明文,這種文體對絕大部分學生來講都是難點,比如2017年全國卷I、II、III的第四篇閱讀都是考查科技文閱讀。科技英語中有比較多的生僻詞,有些科技理論很抽象和枯燥,這都增加了學生的閱讀困難。在平時的教學中,科技英語閱讀長期得不到應有的重視,甚至有的老師用普通的閱讀教學模式來講解科技文。科技文閱讀整合了英語和科技知識,符合整體教學觀的理論。經統計,在高中英語人教版教材中,科普類相關文章占總文章數的比率為38.1%,其中自然科學類文章占總文章數的29.5%,社會科學類相關文章占比為8.6%。(高陽,2017:17)教師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應該有意識的選擇科普類訓練材料,鍛煉學生的解讀能力和答題能力。
二、高中科技英語閱讀的選材原則
在通過科技英語閱讀構建學生科技素養的過程中,教師作為課堂的設計者和把關者,對閱讀材料的選擇起著重要作用。教師們在給高中生選擇科技閱讀材料時,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所選主題的難易度和趣味性等,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興趣,優化課堂教學,構建學生的科技素養。
1. 注重文本趣味性,激發其學習科技英語的動機
這是筆者提出的選擇高中科技英語閱讀材料的首要原則。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高中生的英語水平已經有一定的基礎,閱讀興趣也會不斷地發生變化。文本能否激發學生的興趣,引發其好奇心,從而維護其學習的動機,主要取決于文章的內容和話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其重要性主要體現在其能推動學生的閱讀動力,激發學生閱讀的內驅力。上海嘉定區2018屆高三二模題中的閱讀文章“Eye Scan Technology Comes to Schools”這篇文章講述的是美國新澤西州的父母親去學校接小孩時,需要接受虹膜掃描,以提升安全系數。虹膜掃描原本用于機場安檢,之所以能夠被用于學校,是因為此項技術能夠幫助學校在保護兒童方面做得更好,走在了技術前沿。它比驗證指紋更加精準因為虹膜掃描記錄了240項獨特細節,遠遠高于指紋的24項。此外,錯誤識別率也非常低,只有一百二十萬分之一,如果掃描兩只眼睛,錯誤率則更低。精準性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有一萬兩千人為了避免冗長的機場常規安檢,額外支付大約八十美金接收虹膜掃描,以便節約時間。
這類文章題材新穎,話題有趣,能夠很好地吸引學生,有利于拓展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的科技邏輯思維、科學意識和精神。
2. 篇幅適度、難度適中原則
英語科技閱讀有其自身的文體風格和語言特點,文中的詞匯專業性較強,同時詞匯量比較大,有較多的專業詞匯,詞法和句法都比其他文體復雜繁復、晦澀難懂。如果學生在閱讀英語科技文中遇到的困難過大,則有可能導致閱讀無法有效持續,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產生失敗情緒和抵觸心理,從而導致消極的學習結果。除了單詞、語法方面的困難,科技閱讀中對科學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亦是一大難題,讓學生用英語來理解科學技術、原理、步驟需要方法和技巧。所以,在選材方面找到適合高中生的科技類閱讀文章并不容易,必須考慮學生實際水平,避免揠苗助長,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考綱要求學生掌握的詞匯量為3500左右(教育部考試中心,2018:41),而科技閱讀由于其跨學科的性質,篇幅超綱詞匯往往會比較多,這對學生來講又是一個挑戰。在選材的過程中,教師們應該用圖表、數據、圖片等方式方法讓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降低文本的抽象程度,讓文本的難易度接近學生的英語學習“最近發展期”。人教版教材選修八第二單元主要探討克隆的主題, 其閱讀文章Cloning: Where is it Leading Us?為了把復雜的克隆羊技術講解清楚,讓學生更加容易理解,編者利用了圖片、箭頭、標注步驟環節等方式,步驟清晰,降低了難度,讓高二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其次,選材時應該考慮高中科技閱讀的詞匯難度,生詞量是必須考慮的一個方面。筆者建議生詞量應控制在總詞匯量的10%至15%之內。在科技英語閱讀中,當大量的、陌生的詞匯不斷出現時,學生的閱讀理解必定受到阻礙(費克山,1997:20)。必要時,教師可以在文后標注不能從上下文猜測出來的抽象生詞,讓學生在閱讀中樹立信心,從而愛上科技英語閱讀。
3. 貼近高中生學習和生活,充滿生活氣息原則
高中科技英語的主題應該貼切學生生活,讓學生感覺到科技就在身邊,同時讀后也有話可說。高中生對新鮮事物有較高的好奇心,選材主題不應離學生的認知范圍太遠,讓他們覺得科技是遙不可及的事物。學生對AI、無線充電、二維碼、3D打印等熱門話題抱有很大熱情,而其運作原理則也可以引起學生好奇心,從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激發追求科學的熱情,構建科學素養。教師在選材的過程中,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策略,充分了解學生對閱讀主題的需求,根據學生的閱讀需求來選擇閱讀方法和閱讀材料。學生自身文化閱歷的學習和累積是提升其領悟文化信息能力的關鍵。
在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理念里,英語教學絕對不僅僅是字母和單詞的教學,而是語言的實際運用和跨學科領域的整體知識傳授。英語科技閱讀的選材盡可能和學生所學的數理化知識相關或者同步,讓學生把英語作為打開趣味橫生的科學世界的工具,同時跨越母語局限,刺激他們去更加有效和科學地去獲取所感興趣領域的地球村的全面資料。
三、結語
高中英語科技閱讀的選材對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讓學生發現科學之美、增強其科學思維和樹立科學態度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在選材的過程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考慮學生的英語能力“最近發展區”,選取適合高中生閱讀的材料,讓英語成為打開科技大門的一把鑰匙,從而提升高中生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
[ 參 ?考 ?文 ?獻 ]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教育部考試中心. 2018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大綱.理科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
[3]高陽. 高中英語教材中科普文內容及其教學研究 [D]. 華中師范大學, 2017.
[4]費克山. 試論英語閱讀課文選材的六大要素 ?[J]. 瓊州大學學報,19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