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本紅
摘 要:在新課程下要求以學生為主體,強調教師在課堂中的引導作用。課堂中的提問就是充分發揮教師引導作用的重要保證。問題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動力。所以,優化高中歷史課堂提問,對激發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有效性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有效提問;課堂效率;重要性
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發展千千萬,起點一提問”。但在現實的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是比較多的,主要有以下幾個主要的問題。
一、課堂提問隨意性大
現在教育模式較多,有很多老師過于急躁,導致提出來的很多問題質量不高,浪費了課堂寶貴的時間,也影響到我們課堂的有效性。而提問題隨意性大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教師在備課中準備不充分,導致對問題的設計不周密,針對性不強。
二、所提問題過多,難易度設計不合理
現在的高中歷史教學中,很多老師都會說現在的歷史課太難上了,太枯燥,學生不感興趣,整個課堂氛圍太死沉……這時候,我們老師有必要好好想一想,是不是自己所提問題太難而導致學生回答不上來,還是太簡單,學生不想去回答,比如,我們在課堂提問中是不是經常性問:“對不對”、“是不是”、“會不會”,這種問題的思維含量低,對激發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表達能力等是相當不利的。
三、提問偏離本課的重難點
課堂時間是有限的,我們要在短短的40分鐘課堂中把課堂有效性提高,我們老師所提的問題就必須要切中要害、抓住重難點。但現實中,我們的老師為了調動學生,只注重提問的次數,在課堂中頻頻提問,有很多問題與課本主旨甚至不相干,這樣,最終的結果就是無法完成我們的教學任務,更實現不了教學目標,導致時間白白的浪費掉,老師有了“苦勞”卻沒有“功勞”,嚴重影響我們課堂的有效性。
四、所提問題不具探究性,無法調動學生積極性,更無法啟迪學生
我們常常都說:“學史可以明智”,歷史是一門教化、明智的學科。學習歷史的最大意義就在于汲取歷史的智慧,服務于我們的現實生活。所以,我們老師在課堂提問中不要提一些簡單明了的問題,要提一些具有探究性、啟發性的問題,來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的探究與共鳴。但現在很多老師在課堂提問中只注重知識的簡單傳授而忽視學生的個體的學習興趣與自主探究,在課堂中頻頻提問一些知識性的問題,這種問題實質任然是“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失去拓展學生思維,挖掘學生內在潛能,培養學生多角度看問題的能力,無法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也更無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堂好的歷史課,在何時提問,何處提問,應該怎樣提,提什么樣的問題,都是要經過老師精心設計的。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說過:“如果教師的提問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就能使學生在每個階段都連貫地表現為等待,探索和行動?!保敲次覀內绾瓮ㄟ^課堂中的提問來提高課堂有效,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提問要有層次性
現在的很多班級都存在“中間大,兩頭小”的現象。所以,提問要以占多數的中間學生群體為主,但也不能因此忽視少數。所以,我們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遵循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使我們所提的問題有層次感,這樣才能適應不同層次的學生。如果我們在課堂中只一味地提太難的問題,就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熱情,提簡單的問題,學生又會覺得無趣。所以,提問要具有一定階梯式特點,才能調動全班學習的效率。
(二)提問必須要了解學情
我們的提問不能以老師的個人主觀意志為主,想提什么樣的問題就提什么,而是應該建立在學生的客觀實際上,所以,我們在平時一定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比如,學生所具備的基礎知識,接受能力,思維能力,心理,年齡等。只有真正了解學生才能有針對性的提問,才能提高問題的質量,所有我們老師在備課時,不僅要備知識,教材,更關鍵是要備學生,只有適應學生學情的問題,才能真正地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達到老師和學生想要的效果。
(三)提問要抓住學生的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德國師范教育之父第斯多惠曾說:“教學藝術的本質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逼鋵嵨覀円矐撝琅d趣是求知的動力,所以,要想使學生始終保持學習歷史的興趣,我們的提問就必須摻進一些趣味的東西。比如,可以小故事,小視頻來帶出問題,也可以通過形象的語言創造出情景類型的問題來把同學吸引住,從而提高我們課堂的質量。
(四)提問題要追求適度性
新課改中,提問對發揮學生主體地位非常重要,但是不能因此就讓我們的課堂就成為問題的海洋,提問并不是越多越好,我們提問的次數一定要根據教學的需要來決定,要把握好度,提問過多容易造成學生疲勞,懶于思考。而過少,又會使我們的課堂缺乏啟發,學時聽課容易走神。課堂提問如果把握不好則容易犯形式主義毛病,浪費老師和學生的時間,影響效果,所以,在教學中提問貴精而不在多。
總之,課堂提問是新課改下提高課堂效率,實現課堂教學有效化,啟發學生思維的重要手段,它始終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始終,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量。只有在教師的有效提問下,學生才會學會思維能力、合作能力。因此,精心而有效的提問應該是每個教師追求的目標,慎重對待課堂提問是我們教師應負的責任,通過有效提問最終也才能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鄭雪冰.淺談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J].教育藝術,2014(5):34-34.
[2]許敏,戴夢怡,朱紅艷,等.淺談如何進行有效課堂提問[J].現代交際,2015(3):192-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