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學東
心理健康教育已被廣為人知,現實中仍然有教師對心理健康教育在學校的精準定位和具體操作實施存在著疑惑。筆者認為,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定要做到“知上情、接地氣”。
知上情,簡單說就是要了解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范圍的廣度和深度。面對學生,我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明確邊界和注意事項有哪些?心理教師要知曉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文件精神,涉及的法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母嬰保健法》《婦女權益保護法》《精神衛生法》等;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司法解釋和相關規定的如《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規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最高人民檢察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規定》等;還有相關的國務院文件、國家五年發展綱要、十年發展綱要以及有關部委的專題性文件。而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是與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直接相關、聯系最為緊密的專門文件,這是開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最基本、最重要的工作規范,也是心理教師的工作框架和依據,作為心理教師一定要認真學習,常學常新,學好吃透,做到心中有數?;谛睦斫】到逃ぷ鞯奶厥庑?,一定要嚴格按照綱要的規定范圍開展工作,不逾越范圍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紅線設置,甚至可以說是心理教師自我保護的重要邊界。在規則范圍內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做到收放自如,張弛有度。
接地氣,就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緊密聯系實際,提高針對性、時效性和實效性。一是要落地“時代性”,要理解把握教育發展的動向和趨勢。如研準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地的契合點,了解教育行政部門德育重點工作,熟悉教研部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方法以及學校的重點工作謀劃和德育工作的重點。二是要緊密結合教育對象的需求,提供普遍教育和個性化定制課程(主題),切實了解教師、學生、家長的訴求和教育發展規律、學生成長規律等,如不同時間節點教師的困惑、學生的應激狀況、家長的想法。三是堅定地秉持問題解決導向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甘于做一名敏于行、勤于言、心專注的“研究者”“先行者”,心理教師除課程教授之外,面對預設和生成不能簡單地做教案修改,而是要探究背后的原因,要有一種發現“問題”鍥而不舍的研究精神,實踐中做到仔細觀察,注意調查研究,善于體察學生的情緒,接受學生反饋的各種信息,盡可能多和學生溝通,做到真誠關愛。
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心理教師不僅以心理教育為“專業”,更要以心理教育為基礎,鼓勵和團結學校、教師和家長,共同參與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來;思考學校心理健康與教育教學過程的“結合點”,思考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作為撬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著力點,從不同層面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的路徑,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廈門市翔安區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