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清
摘? ?要:教育評價是了解教育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幼兒園工作,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的必要手段。學前教育評價系統應以兒童成長為核心,質量評價應包括兒童發展評價、教師發展評價、家長評價、機構評價四類,具有獨立公正、專業可靠、進步節約等效益。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學前教育評價系統已具備技術支撐、政策支持和現實需求等實施基礎,因此,從理論、人員和工具等方面加大力度,以加快推進第三方學前教育評價的實施。
關鍵詞:河北;學前教育質量;教育評價;教育治理
中圖分類號:G619.12?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010X(2019)33-0014-03
2018年9月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首次將教育定位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并強調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評價指揮棒問題。《河北省第三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指出:到2020 年,全省基本建成廣覆蓋、保基本、有質量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7%以上,幼兒園數量14000所左右,在園幼兒超過240萬人。隨著入園難問題的逐步解決,河北省學前教育將進入由“強調數量”到“要求質量”的發展階段。然而,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緊缺,廣大園所規范辦園和保教質量參差不齊,而如何實施學前教育動態監管,如何評價政府經費投入績效等問題,成為了制約河北省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阻礙。借鑒世界發達國家和地區的先進經驗,引入專業、先進的學前教育第三方評價,是一項低成本、高效率的方法,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有力措施之一。
一、第三方學前教育評價的內涵
教育評價是幼兒園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了解教育適宜性、有效性,調整和改進幼兒園工作,提高幼兒教育質量,促進幼兒發展的必要手段。教育評價應貫穿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全過程。一般而言,學前教育評價系統是以兒童成長為核心,質量評價應包括兒童發展評價、教師發展評價、家長評價、機構評價四類。
兒童發展評價方面,以《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核心,參考英美等主流評價工具,設置3~6歲兒童5+N發展評價體系,5是指健康、社會、語言、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包括20個一級指標,118個二級指標,作為兒童發展評價的核心工具,N則是根據機構需要定制化開發評價模塊。教師發展評價方面,實現幼教從業者的勝任力、人格、職業價值觀等標準化測評,縱向記錄其成長歷程,幫助機構選人、育人、留人。家長評價方面,通過家長教育方法評價及改進,改善家庭教育微環境,以更好地實施家園共育。機構發展評價方面,結合河北省現有學前教育實情,完善學前教育保教質量標準,建立與國際接軌的測評數據分析模型,一般通過辦學條件、園務管理、安全衛生保健、教育工作、家庭和社區工作、示范輻射作用等6個一級指標、14個二級指標、48個三級指標,以及超過200個精細化的測評點。
二、第三方學前教育評價的實施意義
對于兒童而言,優質教育能夠改變人生。通過“互聯網+教育”在線第三方教育評估系統,可以準確了解兒童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大領域的全面發展情況,全面了解及記錄兒童學習與發展情況,以發現其優勢和短板。在兒童成長顧問的陪伴下,根據結果因材施教,動態制定兒童學習與發展方案,實現“測—學—評”的良性循環,實現規模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的有機結合。
對于家長和教師而言,優質的學前教育是最高效的投資回報之一。科學準確的家長教育方式評價,有助于改進和提升家庭教育效果;而教師職業價值觀、勝任力、領導力等評價,有助于篩選和培養優秀的幼兒教師,為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提供充分的成人支持。
對于園所而言,建立量化評估、動態監測區域教育發展的軟環境,第三方專業系統的測量與評價,為教師的教研、教學指明路徑,為學校教育改革、教學研究、教師培訓提供依據和方向,助推區域教育水平可持續發展。
對于政府而言,學前教育的質量競爭是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競爭環節之一。實施第三方學前教育評價,有助于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立足基本省情,遵循教育規律,堅持改革創新,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開發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為工作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助于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奮斗目標提供有力支撐。
三、第三方學前教育評價的實施基礎
第一,技術支撐層面。5G通信技術的商用及推廣,將大幅提高網絡速度、進一步降低互聯網移動應用成本,APP、小程序、PC端入口矩陣大幅提升了家長和教師的測評參與度;一批專業的評價人才、生物識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和工具將會在教育領域陸續出現。
第二,政策支持層面。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教育發展的相關政策,2013年中央決定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深入推進“管、評、辦”分離;2015年教育部部署“政府管教育、學校辦教育、社會評教育”工作;2019年,18部門聯合印發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行動方案,公布了27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建設“互聯網+教育”支撐服務平臺,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提高學前教育保教質量,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堅持科學保教,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201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指出:健全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提高教育督導的權威性和實效性……推動社會參與教育治理常態化,建立健全社會參與學校管理和教育評價監管機制。
第三,現實需求層面。早在2012年,《河北日報》就發表了專門評論文章《為引入第三方教育評價叫好》,支持和鼓勵發展第三方教育評價。近年來,中小學教育質量監測評價工作也在河北省多個區縣落地實施,河北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幼教室牽頭組織的“十三五”重大專項課題《河北省學前教育質量評價標準研究》在全國范圍取得了一定影響,2018年河北省成立了首家第三方教育評估機構。隨著河北省學前教育規模的快速擴張,而現有的教育行政人手不足、監管精力有限,導致學前教育質量評價的理論、技術、工具和實施還處于起步階段。
四、第三方學前教育評價的實施效益
首先,獨立公正。第三方評價與被評價方無隸屬關系,可以避免在發現問題、分析原因和提出結論時避重就輕或出現帶有主觀色彩的評價,其獨立性保證了過程和結果的公正、公開。
其次,專業可靠。第三方社會組織通常擁有專業的評價人才、技術、理論基礎和工具,可大大提高評價的科學性和可信度,為教育改革、政府施政提供有效的決策參考,進而優化教育經費使用結構,全面實施績效管理,全面提高經費使用效益。
最后,進步節約。第三方的社會化屬性決定其在競爭中求發展,因此特別重視產品和服務質量的不斷完善與進步,具有天然的發展潛力,且其自負盈虧,可大幅減少政府開支。
在河北省引入第三方學前教育評價,用數據說話、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新,有現實需要也是發展需求,能讓河北省的學前教育從經驗式的決策提升到基于數據的決策,從感性的教養進化到基于實證的教育;讓河北省的學前教育治理更精準、更精細、更智能,對于促進河北省學前教育體系、制度、內容、方法的現代化,提高學前教育質量,促進學前教育公平,優化學前教育結構,普及有質量的學前教育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河北省及各級部門應在條件成熟的地區積極研究、部署試點工作,并在時機成熟時組織全省推廣。
參考文獻:
[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問責:履行我們的承諾[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8.
[2]耿向陽.診斷、服務、支持——區域保教質量監控體系的建構與運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
[3]文? ?明.學前教育質量評價理論與實踐[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8.
[4]江必新,鞠成偉.國家治理現代化比較研究[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