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娟
摘 要:在大多數人的傳統觀念中,音樂課往往是被人們忽視的一門學科。其實音樂課作為一門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人的學科,它起著重要作用。作為課堂導航者的教師在做足課堂教學功課的同時,還要不斷提升自己,從而達到高效課堂的要求。
關鍵詞:音樂課;教師;方法;高效
音樂課是我國中小學開設的一門重要的藝術課程,它不僅是整個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通過音樂課的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可以學習到音樂的基礎理論知識,還可以陶冶情操、調節情緒、開發智力等,特別是可以開發和培養學生的藝術潛能,培養學生高雅的藝術品位以及個人品德修養。尤其是職業學校的音樂課,雖然這門課并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一門欣賞課來說,可以為把學生培養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人奠定基礎,所以音樂課的質量,是極為重要的。在學生傳統的觀念中,始終將音樂課作為一門副課去理解,是學與不學都無關緊要的課程。所以,在最初的教學中,我確實是下了很大的功夫才轉變了學生的這種認識。如何更好的去設計一堂音樂課,才能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從而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在這方面,我是下了大功夫的。在新課標實施的今天,課堂教學仍是我們現階段學校教學的主要形式。要真正上好一節課不容易,怎樣才能在音樂課堂中實現教學的有效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生動地開展思維,使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通過這些年的教學,我有以下體會:
一、轉變觀念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應該是從“要我學--我想學--我要學”這一過程轉變的。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一方面,我在教學模式上采用一些適當的發問,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并不斷地對學生進行啟發,誘發學生進行積極的思考;另一方面,我通過大量的情境導入與課件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學習興趣,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對來說,比較枯燥的樂理課和鋼琴技能課,在上這類課的時候學生的興趣比較低落,教學比較難開展。我就采取了兩兩配合的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二、認真備課
認真備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我們都知道,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我們應該怎樣備課,才能把以人為本的理念體現在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中,也是值得我們研究和探討的新問題。首先教師要用盡可能多的時間去賞析你要和學生共同分享的教學內容 。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音樂教師備課的第一步就是吃透教材,怎樣做到吃透教材呢?一是要“鉆”進去,二是要“鉆”出來。首先是要熟悉教材,反復聆聽或演唱作品,其次才可深入分析教材的特點、結構、情感因素以及知識分布情況等;其次就是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通過結合地區、本校和本人的實際情況,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習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靈活處理,及時調整教學活動,讓音樂的本質特征以及育人功能在教學實踐中得以充分體現。
三、研究學生
在了解和分析學生學習狀況上做文章。 學生是教學工作的落腳點,是備課活動的最終服務對象。我們音樂教師應該從以往的“只見教材不見學生”的教學方式中轉變過來,既要分析教材,更要花時間去分析學生。因此,我們在備學生的過程中應突出的思考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1)尊重學生。備課時要心中有學生,要充分了解學生,堅持以學生為本。(2)了解學生。首先要思考什么樣的學習目標適合他們?什么樣的方法能幫助他們最快有效地達到學習目標?需要學生掌握的知識點又是什么?他們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常識如何?聆聽樂曲時,他們真正感到困惑和難于解決的關鍵點在哪里?最后才能真正做到據學而教、以學定教。
四、確定音樂教學目標
音樂教學目標是音樂課堂教學的方向,也是進行音樂教學設計的依據,因此,確定音樂教學目標是音樂教學設計的核心。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我們必須明確音樂教學目標的主體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因為判斷教學有沒有效益的直接依據是學生有沒有獲得進步,而不是教師有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五、準確定位教學重難點
音樂課中的重難點大體集中在節拍、節奏、音準、歌曲表現等方面。一堂好的音樂課不光取決于教學內容生動、準確,教學目標科學、合理、有可操作性,在很大程度上還取決于老師對重難點的準確定位。如果定位有問題,教學重點抓不住,教學難點突不破,那教學就不可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六、恰當的教學方法
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這是音樂教學成功的途徑之一。選擇教學方法應該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相適應,因為任何教學方法都是為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服務的。在實際教學中,常用的一些教學方法都不是截然分開的,而是根據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多種教學方法結合使用的。
七、由淺到深、逐步過渡的形式來學習音樂
(1)、由聲樂曲過渡到器樂曲
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最易于欣賞和接受的莫過于聲樂作品了。因為聲樂作品結構簡單,有歌詞,并且歌詞的內容與旋律所要表達的情緒基本上是相一致的,所以學習音樂首先先從聲樂作品入手,逐步再過渡到器樂作品。
(2)、先從學習民間音樂過渡到西方音樂
每一個民族都由本民族自己的語言。對每一個人來說,耳熟能詳的都是民族樂曲,先從本民族的音樂著手學習,會讓學生感覺親切,更容易理解,在此基礎上再逐步過渡到西方音樂,這樣會使學生對于音樂語言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這樣更易于教師的教學。
(3)、由器樂的獨奏曲逐步過渡到交響曲
器樂獨奏曲表現的音樂主題大多較為單一,再經過教師的講解,學生更容易把握一些。待學生對這些曲式結構具備了初步印象后,再慢慢過渡到管弦樂和交響樂上,那么學生會更容易學會和掌握學習這類音樂的方法和規律。
八、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合理導入 情境的創設要考慮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接受程度,在創設情境、引入新課的同時,還要明確提出本節課的目標與任務。(2)、技能訓練,有機滲透 將音樂知識技能的學習和訓練有機滲透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音樂的多種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快樂的情緒體驗中掌握歌曲節奏難點,從而達到教學目標。(3)、依據不同的學習目標,從多角度設計學習的問題,每一個問題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和我們要達到的目標。(4)、再現新知,靈活結尾 音樂課的結尾可以是師生共同簡短的知識總結,可以在師生共歌共舞中結尾,也可以在靜聽樂曲中結束。
九、發揮教師優勢
發揮教師優勢,體現自我,使音樂教師個體獨具的專業基本功、個性魅力能在教學過程中得以張揚。注重反思,一有所得,及時記錄,可以將平時星星點點的啟發和頓悟、有特色的教學經驗和典型問題記錄下來,以寫促思,以思促教,
只要能做好以上這些環節,我想:離高效的課堂教學就不遠了。
參考文獻:
【1】袁善琦,《中國音樂教育》
【2】徐秀滿,《中小學音樂課標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