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發展十分重要的階段,學生在小學階段不斷進行知識的積累以及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在這個階段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不僅能保證課堂質量、提高效率,還能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應通過多方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為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做足功課,逐步提升課堂的高效性。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學習習慣養成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為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生;學習習慣;培養途徑
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因此學生可以在課堂中改善自身的學習狀態,在日積月累的學習中不斷進行知識的積累。學生學習的過程是不斷消化、吸收的過程,教師應不斷進行教學經驗的總結,創建新型的教學課堂,在教學實踐中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不斷對學生進行教學指導,積極引導學生將學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小學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指路明燈,是學生學習的楷模。因此,廣大教師應肩負著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的重任,為學生日后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接下來本文通過分析目前小學學習過程中良好學習習慣培養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教學改進措施。
一、小學學習習慣培養過程中存在的不足
首先,在傳統陳舊教育模式的影響下,在小學階段,教師和家長都將提升小學生的成績作為首要任務,對學生的道德修養和習慣培養意識不強,這就導致小學生的眼里只有學習,對其他品質的培養并不重視,扭曲了學生的價值觀。
其次,小學生由于年紀尚小,思維能力不是很強,邏輯分析能力也不如成年人,但是由于小學生性格活潑,非常喜歡對新鮮事物進行模仿,因此很容易被很多不良行為誤導,久而久之成為習慣。如果這種行為得不到有效制止,很容易造成同學之間相互模仿,從而影響整個班級和年級的學風建設。
二、小學生養成習慣培養的策略措施
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培養十分重要,目前在小學階段,小學生習慣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前文已經分析過,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最好辦法就是培養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提高效率和保證質量雙管齊下,為學生日后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提高學生的學習注意力
課堂作為小學生接受外界知識的最主要陣地,因此在課堂上培養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在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初階段,由于小學生自制力差,意識不能夠很好地集中到一個地方,往往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強制要求和管理,讓學生最大限度地認真聽講。教師應當對表現出色的同學給予鼓勵和肯定,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聽講的熱情。由于小學生得到教師的表揚后會有很強的獲得感,因此教師的表揚對激發其他同學的聽講積極性也是十分有作用的。為了培養學生聽講的習慣,教師也應當做足準備,利用一些技術輔助手段,抓住學生的眼球,使學生將注意力轉移到知識的學習中。
(二)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現代小學生思維活躍,都有自身的獨特性,往往具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時候就需要教師進行良好的引導。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養成積極思考的習慣,同時引導學生對學習相關內容進行積極思考。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的同時,帶動學生積極思考,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同時,教師應當注意學生之間的差異,因人而異,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適時調整自身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三)鼓勵學生勇敢發言,發揮自身個性
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不能提起很高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給予適當引導,鼓勵大家積極發言,展示自己。小學生大多性格內向,不會積極主動發言,但是教師就要讓學生了解,課上發言是對自身想法的一種表達。這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獨立動腦的能力,同時能夠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勇氣。教師應當盡量安排更多的同學發言,但同時在很多同學都要回答問題的情況下,教師應當盡量顧及每—個學生的感受,盡量不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要與學生勤加溝通。同時,教師在同學發言之后,也應當對學生給予及時鼓勵,比如及時夸贊、對言談舉止和行為模式的表揚,都能讓學生獲得極大的自信和熱情;對于積極舉手但是沒有發言機會的學生,教師也要給予適當鼓勵,讓學生不喪失回答問題的熱情,與學生約定下次一定叫他回答。教師采用鼓勵教學的教學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學生的思考能力,突出學生的課堂參與感。
(四)教師應當以身作則,提高自身素質
小學階段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小學生的教養和涵養往往就在學習生活中得到體現。因此,教師應當加強這方面培養的關注,以小學生的各方面特點為基礎,謹言慎行,以身作則,發揮良好的引導、示范作用。所以,教師應當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努力完善自己,展現一個盡量完美的形象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能夠從中學習。總之,教師應以身作則,以自身的示范帶動作用影響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日常行為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和帶動。
三、結語
綜上所述,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對學生日后的學習生涯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教師應該在學習生活中對學生加以良好的引導,從學習和行為兩個方面加強對學生的關心,推動學生的健康穩定發展。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是多重因素協調作用的結果,不能僅僅依靠教師的工作,還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社會雙方相互協調,共同推動現代小學教育不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