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曉曉
摘 ?要:戲劇活動,它從角色游戲,表演一步步演變發展形成的,它具有扮演性、由幼兒在虛構的世界里扮演一定的角色,做角色的動作,說角色的話,感受角色的心情等。
關鍵詞:兒童戲劇;教學策略;繪本閱讀
一、文本的解讀
繪本《丑小鴨》故事的開端,鴨媽媽發現了一個灰色的蛋,為故事的情節埋下了伏筆。在鴨媽媽的孵化下,丑小鴨鉆出了蛋殼,但與此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與眾不同,隨著丑小鴨的迷路,被其他動物的嘲笑,險遇獵人,把故事情節推向了高潮,最后在尋找爸爸媽媽的途中經歷了時間的轉變,最后變成了漂亮的天鵝飛回到爸爸媽媽的身邊。這是一個愛與勇氣的故事,形象鮮明的角色,跌宕起伏的情節,引起孩子們有意的閱讀也給孩子們提供了戲劇表達的空間。但我們也發現了有關閱讀此書的一些問題與思考,以下是筆者的幾次觀察發現。
觀察案例:繪本閱讀《丑小鴨》。
觀察時間:自主點心后。
觀察對象:男孩子小金。
觀察記錄(一):
今天小金拿起《丑小鴨》一邊翻閱一邊念念有詞,但因為時間有限,小金未能將全書看完。一個集體活動后,小金又去看了這本書,終于把這書看完了。
觀察案例:繪本閱讀《丑小鴨》。
觀察時間:離園前整理時刻。
觀察對象:全體幼兒。
觀察記錄(二):
放學離園前,孩子們提議要聽《丑小鴨》的故事,沒想到大部分的孩子都知道這個故事,孩子的情緒會隨著故事情節滌蕩起伏。但在最后自我表述的時候,孩子卻回答的很片面,孩子們只知道故事中的主要角色,但對故事繪本本身所蘊含的教育意義則少之又少。
二、對此次現象的分析
通過上述的觀察分析,我們會發現孩子們對《丑小鴨》這個繪本故事非常感興趣,但在自我表述理解故事時,思維過程還是一種無序化的狀態,表現在還不能將前后畫面聯系起來形成對故事的理解,語言表達還不連貫。
中班的孩子有意注意的時間增強,閱讀的觀察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對于那些色彩艷麗的畫面形象生動的繪本開始有了濃厚的興趣,為了讓幼兒能完整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我們嘗試將戲劇教學策略運用到繪本閱讀中,以拓展繪本閱讀的思路和方法,讓繪本閱讀變得更加豐富、深入、令人感動的快樂。
三、利用戲劇教學策略,詮釋作品內容
(一)重新塑造角色,激發幼兒閱讀興趣
根據孩子們的興趣,我組織了一次《丑小鴨》語言集體教學活動,讓孩子了解了故事中主要的人物角色,并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將角色外形特征更具體化。
1.策略一:“定格”,是讓幼兒發現繪本畫面的細節,并將畫面中的角色動作、形態用靜止的肢體、表情造型表現出來。
例如:鴨媽媽帶小鴨子們去游泳這一幕。
問:“當小鴨子看到池塘會做什么?”
小澤說:“我會去跳水,因為鴨子喜歡玩水”;
程程說:“我會跟小金魚一起玩水”;
小丁說:在水里面我會洗澡,我會玩水,我會這樣游泳,(小丁徒手模仿著)。
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感受會模仿出小鴨的心情與動作,表現的淋漓盡致。
2.策略二:“輪廓圖”,這是指通過對角色的面部特征、外形特征等的描述和扮演,達成對角色外形以及行為方式的深度理解和表達,豐富畫面內容。
例如:偶遇獵人這一幕。
丑小鴨因迷路與鴨媽媽走散,黑夜中獨自一人在草叢中遇到獵人與獵狗時,丑小鴨急忙躲在草叢鐵桶下,那種膽戰心驚是多么令人焦灼,而文本的畫面只顯示獵人的一只皮靴和一只獵槍,對與獵人的外形長相,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象來豐富畫面:大嘴巴、大胡子,穿著皮衣,扛著長槍,用簡筆畫的形式將幼兒想象中獵人形象變成了畫面,豐富孩子經驗也發展了語言表達。
(二)創編情景畫面,深化幼兒的閱讀理解
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我們往往會運用講述故事里面畫面內容等策略來幫助孩子理解。教師的主導會使繪本中諸多精彩留白和不確定性因此被喪失。而利用戲劇教學情節創作策略則可以讓孩子在互動中,發現繪本所蘊含的更多細節和價值,使閱讀理解從單一到多元,從粗淺到深入。
例如丑小鴨迷路遇到獵人這一幕,也是膽戰心驚的一幕,我們采用了經典的“克制游戲”(《木頭人》)中的“監視者回頭,跟隨者造型不動”的游戲規則。在經典音樂《獅王進行曲》的伴奏下,獵人前進的時候,丑小鴨隱蔽地跟隨前進,蘆葦們自由舞動;當獵人回頭看的時候,丑小鴨和蘆葦自由造型不動。扮演丑小鴨的孩子每次都可以用不同的姿態與扮演蘆葦孩子合擺不同的造型,在緊張的氛圍下也突顯出有趣的一面,豐富了故事中所隱含的畫面,也深化了孩子對故事的理解。
(三)豐富場景策略,豐富幼兒的閱讀體驗
在繪本閱讀中,我們通常以模仿、想象、表演等方式,幫助孩子體驗繪本所蘊含的情感,但我們看到單一的策略難以喚起孩子們情感。借助戲劇教學場景創設策略的運用,能帶領孩子進入繪本情景,感受畫面的有聲有色,進而獲得感動。
例如:丑小鴨尋找爸媽的途中,冬去春來,變成了一只漂亮的白天鵝,最終飛回到爸爸媽媽的身邊。從文字中我們能感受到丑小鴨的心理從孤獨害怕到興奮喜悅。因此,我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嘗試用自己不同的聲音、動作來表達冬天的寒冷,用唱歌、跳舞來演繹春天的到來;用飛奔、大聲高歌演繹回到家人的溫暖懷抱,通過孩子們對場景的創設讓幼兒在閱讀中獲得情緒的激發、情感的表達和內心的感動。
四、完整講述,完美演繹
通過再一次的完整講述,孩子們從原先的眾人摸象中衍生出不一樣的閱讀體驗,每一次自主活動中,孩子們都會自發地演繹《丑小鴨》這個繪本故事,孩子們的閱讀經驗不斷被豐富、認知和交往等能力也得到提升,繪本《丑小鴨》閱讀的價值得以更加完整地體現。
參考文獻
[1]劉佳璽.淺談繪本對兒童早期閱讀的存在價值[J].新課程研究·教師教育,2010(02).
[2]王乃珍.幼兒園戲劇活動中教師的指導策略研究[J].教育導刊,2010(05).
[3]葉明芳.幼兒繪本閱讀教學的藝術同構策略[J].學前教育研究,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