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艷麗
摘 要:語文學科是中華文明傳承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在任何教學階段都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初中語文是小學語文和高中語文的銜接,起著承上啟下的連接作用,因此,初中語文老師要抓好語文教學中的各個環節,讓初中學生在語文課堂活動中既獲得語文知識又提升人文素養。讓學引思主要是指在學生學習語文的過程中,老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思考中逐漸形成自己的知識架構和知識體系,從而深化對語文的學習。讓學引思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有效的文本閱讀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拓寬學生的思路,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知識和人文素養。因此,本文將主要圍繞“讓學引思”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讓學引思;初中語文;語文教學
引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改革,對教育教學方面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教育的目的不再只是關注學生的成績,更多的是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語文教育改革也不例外,要想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活動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必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讓學引思”是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思考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
一、“讓學引思”的含義
“讓學”是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提出的教學理念,只抵教學的核心和本質。“讓學”是指盡可能地將學習時間和學習機會讓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地學習、創造地學習、幸福地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做學習的主人。“引思”的核心是為了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引思”的方法在于點撥、引導、啟發學生,聚焦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價值形成和學習習慣,引導學生形成自己的知識架構和知識體系,拓寬學生的思路,提升學生的思維。“讓學引思”是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老師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的具體體現,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改革的發展要求,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讓學引思”應用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策略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學習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恰當的教學方式能有效提高語文課堂活動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將“讓學引思”的教學方式應用于初中語文課堂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人文素養。
(一)巧設情境
對于語文閱讀教學來說,學習情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深不可測的影響。如果老師在初中英語閱讀的課堂活動中能夠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給學生提供一種輕松愉悅、和諧舒適的氛圍,學生就很容易產生興趣和熱情,從而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和思考,體驗一種閱讀享受的盛宴。良好的教學情境對于“讓學引思”模式的應用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恰當的情境創設有利于促進學生思考。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也有很多種,例如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進行情境創設,也可以通過設置問題的方式進行情境創設等,這些情境創設的方式都能深入貫徹“讓學引思”這一教學理念。以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的《最后一課》為例,老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播放普法戰爭的短片,通過短片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侵略者的可惡,激發初中學生的同仇敵愾的情緒。學生此時對閱讀內容充滿好奇和求知欲,就會進行認真的閱讀,仔細的思考,從而提高語文閱讀的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二)設置疑問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讓學引思”目的是促進學生思考,從而提高學習水平。那么,如何才能促進學生思考呢?設置問題是有效途徑。老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巧妙地給學生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學習或者小組交流合作的方式進行思考,尋求答案。這種教學方式與“讓學引思”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有利于提升初中語文閱讀的課堂效果。同時,老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既要符合教學內容,也要具備一定的啟發性,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出擊,解決問題。以部編版八年級上冊朱自清的《背影》為例,文中講述了作者離開南京到北京大學,父親送他到浦口火車站,照料他上車并替他買橘子的故事,通過父親的背影展示了偉大的父愛。針對這篇課文閱讀,老師可以設置以下幾個問題:文中一共寫到幾次“背影”;哪次背影的描寫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直在享受來自父母的疼愛,面對這些疼愛,我們應該怎么做?通過這些層層遞進的問題,可以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前兩個問題,學生可以通過仔細閱讀課文,仔細思考,與其他同學交流合作得到答案。第三個問題涉及到學生自身,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想到生活中父母付出的點點滴滴,進而思考如何對父母無私的愛進行回報。這樣的問題設置不僅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還有利于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進行正確的引導,從而提高初中語文閱讀的教學質量,達到“讓學引思”的目的。
結束語:
“讓學引思”不僅僅是一種教學模式、教學理念,更是一種藝術。“讓學引思”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有著良好的運用,起著良好的作用,是一種先進的、符合學生發展、與素質教育相一致的教學模式。在“讓學引思”的教學模式中,真正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教學,用積極的引導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思考,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知識和文學素養,養成良好的思考習慣和學習習慣。“讓學引思”教學模式的推進不僅提高了課堂活動的教學效率,同時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素質,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標改革的要求。只要老師正確地恰當地運用“讓學引思”模式,就一定能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現突破,達到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生本理念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思考[A]. 盧建明.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四[C]. 2019.
[2]淺談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融合[A]. 梁明.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四[C]. 2019.
[3]關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問題和對策研究[A]. 康偉,龔發敏,張雪晴,王花偉,孫曉燕.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八卷)[C].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