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天性好動,對于新鮮事物總是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加上身心發(fā)育不完全,是非觀念薄弱,在學習和生活中經(jīng)常犯錯,如果不進行批評教育顯然不利于學生的成長,但是如果批評不到位,則可能給學生帶來心靈層面的創(chuàng)傷?;诖耍處煈撜莆张u教育的正確方法,保證其實施效果。本文從多個方面,對小學管理中“批評教育”的有效策略進行了研究和討論,希望能夠借助批評教育提升小學管理水平。
【關鍵詞】小學管理;“批評教育”;有效策略
引言
批評教育指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的過程中,針對其犯下的錯誤進行適當批評,使得其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且進行改正。最近幾年,受國外教育理論的影響,不少教師在對實現(xiàn)進行管理時,經(jīng)常會采用“賞識教育”的方法,認為對于小學生應該多鼓勵少批評,這樣才不會打擊其自信心。而實際上,這樣的教育方式可能導致學生無法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缺乏明辨十分的能力,并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诖耍瑧撛谛W管理中引入批評教育。
1轉(zhuǎn)變觀念認識
在我國《教育法》以及《教師法》中,從保護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角度,都規(guī)定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過程中,不能出現(xiàn)體罰學生或者侮辱學生人格的情況,不過在規(guī)定中并沒有就“管教”的概念進行明確,這也使得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缺乏有效的參考標準,加上不少家長對于批評教育存在錯誤認識,害怕其會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影響了批評教育的順利實施。針對這樣的問題,教師應該做好深入研究,改變以往的觀念和認識,對批評教育的意義進行明確,同時向?qū)W生和家長宣傳,使得其同樣能夠認識到,以人文性為支撐的批評教育能夠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實際操作中,一是可以召開家長會,要求學生和家長共同參與,借助相應的多媒體設備,對批評教育進行宣傳,確保其能夠正確認識批評教育;二是可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班規(guī)班紀的制定中,融入學生的看法,使得其能夠明確怎樣的行為會違法班規(guī),而違反班規(guī)后又會受到怎樣的批評,自覺規(guī)范個人行為;三是可以利用QQ、微信等手段,強化教師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可以及時將批評教育的實施情況反饋給家長,家長也可以結合自身理解,就批評教育的實施提出合理建議,通過雙方聯(lián)合的方式,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2關注方式方法
批評教育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科學的批評方式能夠保證學生的健康成長,使得其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及時對錯誤行為進行改正。小學生本身年級小,身心發(fā)育不成熟,如果批評方式不當,甚至可能會對其一生產(chǎn)生負面影響。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過程中,應該關注方式方法的選擇,提升批評藝術。一是應該強調(diào)批評與表揚的有機結合。在學生犯錯時,教師可以對其所犯的錯誤進行批評,也可以就學生的優(yōu)點進行表揚,通過合理的語言組織來保證效果:既然認識到了自己的不對,并且勇于改正,你就戰(zhàn)勝了自己,可以重新變成大家喜歡的小朋友;二是應該以關愛和理解作為批評的前提。在小學管理中,如何才能在提升批評教育意義的同時,減少對于孩子的傷害呢?顯然,單純有愛心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現(xiàn)實中,打著“愛”的旗號其批評孩子而造成傷害的例子并不少見,想要保證批評教育的效果,教師應該不斷進行積累和反思,提高自我修養(yǎng),借助語言藝術來使得學生能夠心甘情愿的接受批評,減少其負面情緒。教師在幫助學生指出錯誤后,可以鼓勵學生自主分析犯錯原因,判斷學生是否真的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如果已經(jīng)認識到了錯誤,并且愿意進行更正,教師應該保持寬容的態(tài)度;如果尚未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教師應該與學生一起就錯誤可能引發(fā)的不良后果進行分析,使得其能夠認識到錯誤的嚴重性,對學生的行為進行批評。當然,在批評的過程中,必須注意方法和語言,避免對學生造成傷害。
3完善批評體制
我國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對于批評教育缺乏足夠的重視,甚至在部分家長的影響和阻礙下,教師存在不敢批評學生的情況,而從學校的角度,也沒有能夠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批評體制,無法為教師實施批評教育提供參考,導致很多時候教師的批評教育方式缺乏合理性,影響了小學生的身心健康。想要對上述情況進行改善,學校和教師必須在充分重視批評教育的同時,構建起更加完善的批評教育體制,采用科學的批評方式來保證其實施效果。具體來講,首先,學生可以立足教師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建立起相應的批評教育體制,確保教師能夠在一定范圍內(nèi),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呐u教育,為了保證批評教育的效果,避免出現(xiàn)過度批評或者偏頗的情況,校領導、班主任、任課教師以及學生家長應該統(tǒng)一意見,彼此之間進行監(jiān)督;其次,班主任應該加強與任課教師的協(xié)商,結合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出更加細化的批評體制,對學生乃至教師的行為進行規(guī)范,使得其能夠明確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然后,在對小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教師不能一味批評,必須保證學生說話的權利,聆聽學生的想法,對學生犯錯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避免錯誤批評可能帶給學生的心理創(chuàng)傷。例如,某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名學生一直趴在桌子上不愿起身,多次提醒后依舊如此,當教師走到其座位前時,發(fā)現(xiàn)學生桌子里有吃了一半的零食,以為其趴在桌子上偷偷吃零食,于是責令學生將零食扔掉,并進行了嚴肅批評。但是實際上,該學生因為肚子不舒服,沒有吃早餐,只是帶了一點零食,在沒有吃完的情況下,將其放在了桌斗內(nèi),之所以趴在桌子上,并非偷懶或者偷吃,而是肚子疼。教師盲目的批評使得學生感到十分委屈的同時,也喪失了對于課程的興趣,甚至受到了心理層面的傷害,如果其能夠認真聽聽學生的辯解,這樣的情況也就不會發(fā)生。
4構建評價機制
素質(zhì)教育背景下,強調(diào)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既然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評價,反過來學生自然也可以對教師進行評價。以往有部分學校嘗試過這樣的評價機制,不過并沒有取得預期效果,主要原因是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系統(tǒng)缺乏完善性,班主任與主課教師的評價較低?;诖耍瑢W校應該從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出發(fā),制定出合理的評價指標,對學生評教活動的細則進行完善。小學生的獨特心理使得其在看待問題時有著特殊的觀察視角,評價指標的設定不能一味局限在學術或者理論層面,還必須能夠幫助小學生表達自身真實的內(nèi)心情感,實現(xiàn)學術與教師的良好溝通,推動批評教育雙向化。
5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管理中,批評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如何保證批評教育的順利實施,是小學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面對新的發(fā)展環(huán)境,小學教師應該及時轉(zhuǎn)變自身的教育理念,正確認識批評教育,以完善的批評體系為支撐,結合學生所犯的錯誤以及認錯態(tài)度,采取有效的處理方式,保證批評教育的實施效果,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何偉,饒安明.批評的藝術 藝術的批評[J].中國校外教育,2019,(28):120-121.
[2]岳艷艷.中學生教育中恰當運用批評的教育藝術分析[J].科技風,2019,(20):64.
[3]耿麗偉,高楊.淺談如何在中職生中用五步引導法進行批評教育[J].職業(yè),2019,(08):118-119.
[4]孫振先.讓忠言不再逆耳:如何對青春期的初中生進行批評教育[J].基礎教育論壇,2019,(05):52-54.
[5]駱鳳娟.批評教育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的助推器[J].基礎教育研究,2018,(20):84,86.
作者簡介:何奇斌(1974.09--),男,漢族,云南晉寧人,大學本科,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小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