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波
摘要:幼兒戶外活動的組織和設計,對于幼兒未來的身心發展尤為關鍵,特別是在農村上學的孩子,戶外混齡活動的有效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出孩子們的活動興趣,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與能力。本文從實際角度出發,對農村幼兒戶外混齡活動的實施方案予以詳細分析和闡述。
關鍵詞:農村;戶外;混齡;活動;實施
一、混齡活動的特點
混齡活動主要改變以往單純機械式的訓練模式,形成讓孩子們積極參加、融人的活動樣式。關于農村幼兒戶外混齡活動的特點:首先是自主性特點,幼兒可以自主選擇活動區域、相關材料、游戲伙伴;其次是趣味性特點,也就是在不同游戲場景中去鍛煉和發展基本動作;再者是挑戰性特點,戶外混齡活動中提供給孩子們不同的游戲材料,富有挑戰空間;最后是整合性特點,戶外混齡活動的實施,包括了健康領域內容和語言領域內容以及社會領域內容等。
二、農村戶外混齡活動的實施方案
(一)形式創新
農村幼兒戶外混齡活動開展伊始,全園一起進行的話,場面容易陷入混亂,不利于管理。2、3個班級的混齡活動組織最為適宜,因為年齡存在差異,年齡大的孩子會有意去發展本體優勢,期間會糾正年齡小的孩子的錯誤舉動,年齡小的孩子會下意識地去模仿他們的動作和行為。教師要做好有效監督和引導,活動內容和任務全憑幼兒自己來完成,但是由于認知差異狀況存在,發生了比如大家搶奪一個材料的狀況,幼兒教師要去約束、糾正孩子們的錯誤行為,然后耐心教育,讓他們形成合作思維,有序分配戶外活動材料。
(二)規則制定
幼兒教師需要發揮輔助、引導作用,為孩子們設置科學合理的游戲規則和管理條例,這樣才能科學、有效地完成戶外活動?;顒右巹t創建階段,教師要著重考慮戶外混齡活動的趣味性和實踐性特點,發揮孩子們的主體性地位,掌握保障活動效率和質量的手段。孩子們要以班級為單位,第一點是要了解活動區域、活動內容和所需材料;第二點是安排好管理人員,由年齡大的幼兒“任職”,讓他們去進行管理。在游戲過程中,若是出現了一些問題和矛盾,年齡稍大的孩子就要介入其中,必要情況下尋求教師幫助。教師要做的則是教會孩子們活動的形式,旨在全面提升活動質量,教師要設置合理的活動參與方案,比如說混齡幼兒自我管理和材料投放以及相互比拼等,要讓廣大幼兒都積極參與,強化孩子們的責任感,讓他們在豐富體驗中升華自我。
(三)活動開展
農村戶外混齡活動開展中,教師進行不同關卡設置,比如說輪胎攀爬活動和匍匐前進活動、跨越障礙活動、過獨木橋活動等,孩子們在剛參與的時候不知道怎樣參與活動,特別是在獨木橋和匍匐前進等活動的理解上很困難,幼兒和幼兒間的差異性比較大,選擇讓年齡小的孩子直接上手不可行。教師要將幼兒自由活動作為戶外混齡游戲的核心,然后給孩子們提供不同類型的材料和活動模式,大家一同討論活動方法,在共同交流和溝通下開展“以強帶弱”的模式,讓年齡小的孩子觀看年齡大的孩子活動,然后激發出年齡小的孩子的興趣,先讓他們自主完成,若自己獨立完成不了,要讓大孩子去幫助和引領,這樣就會讓孩子們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也會從中感受到游戲的快樂。
三、結語
混齡活動按照健康領域具體目標和內容要求等進行若干區域創設,然后投放實用性工具,打破孩子們的年齡、班級界限,孩子們可以在各個區域內自主選擇活動方式,在發展基本動作的過程中,也能夠鍛煉孩子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大家一同進步與發展。
(責編 張欣)
參考文獻:
[1]唐美燕.幼兒園混齡區域活動的有效組織及實踐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2019(26).
[2]樊秋子.幼兒園混齡活動中如何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J].考試周刊,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