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紅艷
摘 ?要:微課作為現階段比較流行的一種授課模式,將之進行有效應用,有助于活躍課堂氣氛,使得傳統課堂煥然一新。在微課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注意力能夠被有效吸引,這對于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重大意義。可以說,在新時期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微課的應用價值非常高。在授課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對微課教學模式的靈活、高效利用,使得傳統課堂得到突破,教學效果得到保障,學生的素質能夠得到全面發展。本文基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和具體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課,課堂教學,運用策略
新課程改革標準強調: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注重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的全面創新與靈活應用,致力于打造全新的課堂,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學習能力的有效提升。從初中語文學科教學層面而言,教師要想實現高質量教學目標,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對新型授課模式進行充分又合理的應用。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授課模式,將之應用到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就是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重大舉措。鑒于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給予微課教學高度的重視,并且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等,對微課教學模式進行靈活應用,將其作用進行有效發揮。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還存在很多不利因素,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始終無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教師忽視了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教學思想比較陳舊,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不夠重視,不利于學生的進一步發展;二是,教師對新型授課模式的應用不足,導致最新的授課模式無法得到高效利用,對于打造全新的課堂,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都很不利;三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沒有得到有效改善,使得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造成課堂氣氛沉悶,課堂對學生缺乏吸引力。針對這些現象,初中語文教師就需要從多方面采取措施加以改善,使得傳統課堂得到突破。
二、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引進微課,與傳統課堂模式相結合,以翻轉課堂助力高效課堂,對于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能力與語文素養的提升都非常有利。具體而言,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價值包括以下幾點:
(一)有助于突出重點內容,增強效果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授課模式,以微型教學視頻為載體,具有短小精悍的特征。在制作微課教學視頻的過程中,教師會從互聯上搜集大量的課外知識點,并且對其進行刪減,留下精華部分,使得教學內容更具針對性。因此,在微課教學活動中,教師就可以突出重點,實現增效減負的教學目標。
(二)有助于節省課堂時間,提升效率
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準備大量資料以及書寫課堂板書。而在微課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課前制作微課教學視頻,在課堂上,利用較短的教學時間,展示結構化的教學內容,以此節省課堂教學時間。初中語文學科的課時安排很有限,教師倘若能夠借助微課教學模式節省時間,發揮出微課教學的價值,就有助于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高效率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微課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借助微課,激發學習興趣
微課本身屬于一種新事物,而初中學生正處于對新事物充滿好奇心的階段。在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通過對微課教學視頻的應用,能夠為傳統課堂注入新鮮的血液,使得課堂對學生產生吸引力,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
例如,教學《中國石拱橋》這篇學生普遍不太愛讀的說明文,教師先以微視頻給學生展示世界各地有名的橋梁,讓學生在欣賞與感悟中,對橋梁知識有個初步感知,再具體到石拱橋、中國石拱橋,抽象的概念會變得具體化。
又如,在組織開展《再塑生命的人》這篇課文的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讓學生先了解海倫凱勒童年的不幸。學生在真切感知盲聾啞人的不幸遭遇后,再來讀海倫說的“愛的光明照在了我的身上”,莎莉文老師對先前茫然無助的“我”的生命“再塑”之功,學生自然讀懂了。
在微視頻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對文中情感描寫細膩的語句進行重點展示,然后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與相互交流、討論,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借助微課,營造教學情境
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在活躍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等方面有著重大價值。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可以借助微課,營造相應的教學情境,以此達到吸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的目的。但在具體創設微課教學情境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情況,同時結合他們的興趣點,使得情境化教學模式的價值可以得到有效發揮。
例如,教學《看云識天氣》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微課,營造學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使得學習主題突出,學習方向明確。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借助微課教學視頻進行案例展示,讓學生結合生活經驗,理解不同的云與天氣之間的關系。如,通過展示一幅烏云圖片或者以動圖的方式展示云、雨的變化過程,讓學生了解到烏云與下雨天之間的關系。借助這種方式,讓學生直觀掌握看云識別天氣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在微課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圍繞微課教學模式展開充分而具體的分析,把握正確的應用方法。
(三)借助微課,降低理解難度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很多文章都屬于經典,內涵豐富,但初中學生自身的認知水平和自主學習能力偏弱,在理解這些文章的內涵時,容易陷入困境。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借助降低知識點的理解難度,讓學生能夠快速掌握課堂知識點,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秋天的懷念》一文中,借景(物)抒情是一個教學重難點,教師在課前設計將最后一段文字的解讀作為教學重點。先搜集與秋天、菊花等相關的圖片和資料,在講解前為學生進行展示。其間穿插音樂,渲染氣氛。接著提問:“課文結尾處寫到北海菊花的不同顏色,你認為有什么深意?”引導學生找到景與情之間的聯系點:花因顏色不同或淡雅或高潔或熱烈而深沉,恰如母親第品質和母親對我熾熱的愛。作者表面寫看花,實際蘊含了對母親的緬懷。接下來,微課出示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一個片段“在老柏樹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頹墻邊停下,又是處處蟲鳴的午后,又是鳥兒歸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著一句話:可是母親已經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沒,坐起來,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壇上落滿黑暗然后再漸漸浮起月光,心里才有點明白,母親不能再來這園中找我了。”有了前面的鋪墊,明確了借景是為了抒情,“鳥兒歸巢”“古祭壇浮起的月光”等意向所指代的情感,學生自然可以輕松把握。
微課本身不強調對復雜知識點的講解,而是強調教學過程簡單化、教學方式趣味多樣性。在微視頻教學模式下,學生的注意力能夠高度集中,學習狀態得到調整,教師則可以借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學習情緒,以此實現高效教學目標。
(四)借助微課,拓展教學內容
初中語文教材中的內容很豐富,并且很經典,但對于現階段的初中學生而言,僅僅掌握課堂知識點,是遠遠不夠的。對此,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教學視頻,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拓展,幫助學生在現有知識結構的基礎上,實現更大的突破。例如,在組織開展《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相關知識點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初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借助微課教學視頻,實現高效率教學,如,教師可以引入與“冬天場景”相關的其他文章,進行碎片化、針對性教學,鼓勵學生圍繞這些內容進行自主閱讀,引導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對比分析,以此掌握不同的寫作方式,促進學生知識積累量的增長。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踐活動中,教師既需要對當前教學中的不足進行深入反思,又需要對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進行充分利用,讓傳統課堂得到有效突破與創新,使課堂重新煥發生機,對學生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促進學生學習主體性和自主性學習思維的發揮,為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邵名果.例析微課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9(25):78-79.
[2]畢河山.情景教學模式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學周刊,2019(27):89.
[3]王芳庭.巧用微課技術 助力高效課堂——談微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農村教育,2019(19):61-62.
[4]谷莉莉.淺談微課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基礎教育論壇,2019(17):47-48.
[5]王丹.情景教學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29):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