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雄英
[摘 要] 作為一門綜合性課程,陶藝融雕塑與造型藝術為一體,在創作中將生活體驗與鑒賞、創造、實踐相結合,專業性強,制作流程繁雜。這決定了陶藝工作室的管理無法單純通過硬性、機械的規章制度來進行規范。本文主要對如何保證陶藝工作室的良好運轉,使其培養制作、創作兼備的陶藝高素質化人才進行探究分析。
[關鍵詞] 陶藝 教學管理 高職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8 文獻標志號:A
一、陶藝專業的教學特點
我國陶器的制作歷史,可以追溯到九千多年前,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也由此展開。在不同的朝代,陶瓷展現出不同的時代特征,幾乎每個不同的歷史時期都有陶器新品種、新工藝和新風格產生,如秦代陶俑、唐三彩釉陶、明青花瓷等。陶藝的發展史在任何時候都沒有凝固過,如同一條不斷流淌的河流,在不同的時間流域有著不同的發展[1-2]。
陶藝發展至現代,各大高校、高職、高專都開設了集雕塑、造型藝術、視覺傳達等于一身的陶藝專業,新時代賦予了其不同的時代內涵。為了讓陶藝這門傳統工藝在現代仍永葆青春,煥發新的活力,采用工作室教學模式勢在必行。歷史的長河中,陶藝制作在長期的實踐探索中,形成了一套涉及多種工藝技法、成熟的知識體系。陶藝制作的專業性要求很強,不僅要求掌握理論知識,對實踐課的要求更高,所涉及的專業知識比較多。如手工泥塑、盤泥條、拉坯成型、模具成型以及調配釉料顏色、懂得運用施釉方法、掌握窯爐燒制的步驟等等。陶藝課程與其他課程的區別在于,從前期的材料準備到拉坯成形制作、畫坯上釉等工藝,都需要擁有獨立的材料、場地和配備設施。所以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學工作計劃,對教學過程進行管理,培養出能夠滿足公司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目前各大高校、高職院校的重要研究方向。
二、結合高職院校特點,制定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
(一)制定教學工作計劃的意義
由于陶藝專業制作流程復雜,所以課程相對其他專業更加多樣化,傳統的教學方式滿足不了陶藝專業的課程需求。陶藝教學只有依據其專業的教學要求使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觀察、構思、造型、設計等能力。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制定詳細的教學工作計劃,教學過程要依據陶藝專業就業要求與教學目的和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不僅注重陶藝理論教學,更要注重其內在的文化精神引導,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鉆研精神,確立學習目標、樹立工匠意識。這樣才能讓學生創造的作品不僅具有工藝美,還能融入學生的個人修養內涵,這樣創造出來的陶藝作品才是充滿生機具有靈魂的作品。
同時,教學計劃可以幫助教師加強執行力,按計劃、有標準、有步驟地進行教學工作,減少工作中的失誤,從而達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圓滿完成教學任務。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是復雜的、多樣的,如教師教學調度是否合理、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否濃郁、學校的管理及服務工作能否跟上等,其中有心理方面的也有環境方面的,只有在對比前期制定的工作計劃和預期目標中,總結自己的教學情況,發現問題,反思教學行為,積累經驗和教訓,才能提高教學能力,促進教學質量顯著提高。
(二)因材施教,發揮高職院校教育的優勢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一直在變,從開始提出的“技術型人才”“應用型人才”到后來的“實用型人才”,再到現在提出的“高技能人才”。但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一直是高職院校教學的特色。對學校而言,實踐教學是學生與社會接軌的關鍵環節,高職院校的學生應該在理論學習之外,著重對他們進行技能的培訓。每節課根據教學目標的不同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例如,為了讓學生了解陶瓷演變的歷史,可以使用理論課或博物館調研等方式,而要使學生們熟悉施釉、燒窯等制作流程,則需要多加實踐,對專業的實操教育才是高職院校的優勢所在。
對教師而言,在教學中,要依據對學生的了解來確定不同水平學生的學習難點。可以通過讓陶藝工作室的學生廣泛參加與專業相關度較強的技能大賽的方法,對競賽結果進行分析來確定學生的知識技能儲備水平。在技能競賽中,教師及時發現學生的優點及不足,按照學生個體的水準,改變教學內容,因材施教,構建良好的教學方案,達到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目的。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在比賽中與學生交流經驗,同時提高自身技術,掌握生產實踐技能。參加技能大賽,學生還可以深入了解行業標準、掌握專業技能,進一步提高理論聯系實踐的能力,同時提高心理素質,習得團隊合作的能力。最后,在教學工作計劃管理中需弱化管理流程。要達到這一目的,應適當簡化學校其他部門對陶藝工作室的干預,如各類型的資金審批環節、設備的申請環節等,賦予其部分資金支配權,使其擁有自主空間,這樣才能讓陶藝工作室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在完整的評估體制監管下,做好對課程的日常自主管理。
三、優化教學過程管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前面提到,在管理方式上,要適當簡化管理流程,但這并不代表管理流程混亂,相反,越是簡單的管理流程越應該明確各方的職責范圍。學生管理工作為高職院校教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高職教育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基礎,是保證學院教育教學工作能否順利完成的前提。這一過程需根據高職學生的特點來進行,而不僅僅是借鑒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
教學過程的管理是對教師的“教”以及學生的“學”的雙邊管理,教師必須熟練把握教學內容,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有條不紊地組織實施教學。在教學中應與學生產生互動關系,去釋放學生的創新思維,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價值。只有通過教師在互動中合理又科學的引導與幫助,學生才能在探討式的教學模式中學會更加主動積極地去學習,自由地發揮和創造,在作品中才能更多地體現其個人觀念,創造出更多的創新性作品[3-5]
陶藝教學中使用到的制作材料與制作工具眾多,陶藝工作室中僅泥料就可大致劃分為陶泥和瓷泥兩大類,陶泥和瓷泥按產地及創作制作的需要又可劃分為多種品種與等級。再加上每一道程序都需要專門的工具設備,如電動拉坯機、手工轉盤、泥板制作機、車模機、彩繪工具及窯爐等。結合陶藝教學中創作時間較長、不固定性的特點,讓教師全權負責管理,難度是比較大的,對此,學生應該適當地進行自我管理,部分日常管理、陶藝課前準備、設備保養及維修等工作都可以在老師指導下由學生負責管理,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在學習上能夠更加得心應手,同時也可減輕老師的工作負擔,使其專注于教學。值得注意的是,安全問題一直是學校強調的內容,在工作室相關規定中應明確表示一些具有危險性的機械操作,只能在教師的看護下由具有經驗的學生進行。
四、加強教學質量管理,建立效績評估體系
在制定高職院校績效評估體系時,要注意結合陶藝工作室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體系。針對工作室中每個老師所承擔的工作,應用各種科學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對教學行為的實際效果及其對學院及學生的貢獻或價值進行考核和評價。并適當增加與實踐教學相關的評價指標,這樣整個評價體系才會更合理。年度評估體系的建立,可以有效督促管理人員積極做好工作室的管理工作,有助于充分發揮陶藝工作室的多重職能。
在高職院校效績評估體系中,除去常規的工作室日常管理任務,如:衛生打掃情況、設備維護情況、泥料釉料保管情況、工作室文檔記錄情況等硬性評估指標外,陶藝工作室所承擔的教學任務目標是否完成,教學資源是否合理利用、承擔教科研項目的能力等,這些都可以作為進行績效評估時的目標。教學任務目標是否完成,可以從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及學生的到崗情況、學生的作品完成數量及質量、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情況看出。教學資源是否合理利用則要從舉辦了多少陶藝比賽和展覽、是否有師生陶藝作品參加各個級別的專業比賽、獲得過的獎項情況等方面做評估。
把硬性績效評估指標與教學質量的監控有機結合起來,定期抽查教師的備課狀況或學生的作業情況,對學生的期末考核進行檢查,不定期對其他實踐性教學工作進行質量檢測,將評估和工作室管理人員的考評掛鉤,并關系到經費撥付,才能使效績評估體系成為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措施。在學生素質提升、專業建設、體制構建、師資隊伍水平、教育資源優化等方面都有積極而長遠的影響。
五、結語
在當下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大環境下,社會亟須擁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陶藝作為一門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統一,將非遺傳承與現代藝術相融合的新的藝術形式,是最能體現工匠精神的載體。通過工作室模式,結合陶藝專業特點開展教學管理的探究,制定詳細教學工作計劃、優化教學過程管理、建立效績評估體系等方式,能更好地體現陶藝專業特色,培養出制作、創作兼備的陶藝高素質人才。學校的教學體系也能夠得到進一步完善,同時也為陶藝專業學生提供更多創新創業的空間和可能性,從而幫助學生從校園角色轉變為社會化角色,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
參考文獻:
[1]黃宇.普通高校陶藝教學改革方向的探索[J].文學教育(下),2 0 1 8 (7 ):1 7 4 -1 7 6 .
[2]左元.陶藝實驗室建設管理的難點與對策研究[J].陶瓷, 2016(1):35- 37.
[3]洪曉燕.高職院校設計學院陶藝手工坊建設探究[J].工業設計,2018(7):131- 132.
[4]張亞軍,余雪蓮.愛爾蘭與中國高校陶藝工作室管理模式的比較和思考[J].保山學院學報,2016,35(6):89- 92.
[5]江建國.高職院校教學管理評價工作探討[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9,38(7):56-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