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凡榮 盧芳華
摘 要:從古至今,數學在世界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并且,隨著世界的發展進步,數學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巨大、價值也越來越高,數學成為了最重要的學科之一。但是,受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教師秉承傳統的教學理念組織數學課堂,課堂教學方式單一。這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無心學習數學。鑒于此,在新課改理念下,本文探究了多樣化的數學教學方式,以構建精彩數學課堂。
關鍵詞:初中 數學 多樣化 教學方式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手段等面臨著全面革新。就教學方式而言,受“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影響,“灌輸式”教學方式遭到了摒棄,教學方式需要更“主體化”、“創新化”、“多樣化”。面對這一要求,在“以生為本”的數學課堂上,教師應該多多發揮問題串教學、生活化教學以及小組合作教學等教學方式的優勢,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知識,深刻理解知識,有效應用知識,從而增強數學素養,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那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接下來,我將詳細論述。
一、問題串教學,深度探究知識
問題是探究的內動力。在初中數學課堂上,教師可以用問題串聯課堂,即,設計問題串,促使學生由淺入深地探究問題,從而得到思維的層層錘煉,由低階思維發展到高階思維,進而加深知識探究的深度,增加學生數學知識厚度,提高數學問題解決能力。
例如,在教學“整式的加減”時,為了引導學生深度探究知識,提高實際問題解決能力,我設計了問題串教學,具體如下:
首先,提出問題一:二班有三個小組,A組有學生n名,B組的學生比A組學生的2倍少10人,C組是B組學生人數的一半,二班共有幾名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整式加減;其次,提出問題二:判斷n,2n-30,1/4(2p-20)這幾個式子是不是整式?通過這一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整式的定義,學習整式加減的一般步驟;之后,提出問題三:如何求解整式2a2+ab+3b2與a2-2ab+b2的差值?促使學生加深對整式加減的認識,理解整式加減中每個整式帶括號的意義,提高合并同類項的能力;最后,提出問題四:一個長方形的寬為b,長比寬的3倍少2,當b為多少時,長方形的周長是18?通過探究這一問題,提高學生整式加減應用水平,增強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在整個過程中,通過問題串,學生步步深入地學習了整式加減的知識,既扎實了知識基礎,又強化了知識應用能力。可見,問題串教學可以提高教學水平。
二、生活化教學,深刻理解知識
數學與生活是子與母的關系,生活孕育了數學。所以,數學新課程標準強調生活體驗,重視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而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方式教學,將生活延伸到數學課堂,將數學拓展到生活中去,從而將抽象的數學知識生動化、生命化,促使學生積極學習,深刻理解數學知識。
例如,在教學“一元一次方程”時,由于一元一次方程與現實生活聯系密切,方程的等量關系需要從實際問題中尋找,實際問題的解決也需要依靠方程,所以,我組織了生活化教學。具體來說,首先,提出實際問題,即,一條長25厘米的絲巾圍成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是多少?其次,分析實際問題,尋找其中的數量關系,提高組建數學關系的能力,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最后,求解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獲得成就感,從而生成應用一元一次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提高實際問題解決能力。在整個過程中,通過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學生與一元一次方程建立了密切聯系,深刻理解了數學知識。可見,生活化教學對于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大有裨益。
三、小組合作教學,自主學習知識
近年來,社會迫切需要擁有團隊協作能力的人才。在這一背景下,小組合作教學風靡一時。同時,受素質教育強調學生主體地位的影響,小組合作教學的地位也日漸突出。結合以上兩點可以判斷,小組合作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方式,在小組合作環境中,一方面,學生可以培養團結合作精神,提高團隊作戰能力;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體驗自主探究樂趣,增強自主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角的比較與運算”時,我組織了小組合作教學,促使學生自主學習知識,提高學生團隊合作水平。具體來說,首先,將班級學生分成幾個學習小組,確保每個小組綜合實力不相上下;其次,提出探究問題,如,∠A和∠B是大小不同的兩個角,怎么對比兩個角的大小?之后,組內同學就問題展開交流,結合書本知識進行思想碰撞。而通過群策群力,學生自主學習了觀察法、度量法以及疊加法等三角形對比大小的方法。在整個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生積極展開了探究學習,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可見,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可以呈現精彩課堂。
總之,單一、傳統、死板的教學方式已經無法滿足學生需求,正逐漸被素質教育分崩離析。而為了數學教育的明天,教師需要重新定位,創新教學方式,使數學教學多樣化,從而調動數學課堂氣氛,促使學生自主學習,打造精彩數學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黃云.初中數學教學中有效應用多樣化教學方式的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251.
【2】邢可香.淺談多樣化教學方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6,(36):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