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理
摘 要:微課屬于現代新型教學方式,對于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有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靈活地運用,發展不同的課程內容,借助微課來增強學生的理解和應用能力。但是,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沖擊,微課的應用不是很順利。學校和教師要密切地交流分析,制定嚴密的微課教學措施,實現高效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
關鍵詞:初中語文;微課教學;實踐應用
引言:
初中語文所涵蓋的知識點非常豐富,涉及不同類型的內容,教師需要合理規劃,選擇有意義的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能力。微課教學方式的引入直接改變著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教師需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把圖像、文字、視頻有效地整合起來,建立有針對性的微課視頻,不斷地推進語文教學的發展與革新。在微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必須結合初中生的學習特點和基礎能力,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了解和記憶重點知識,強化語文知識結構,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靈活運用微課模式,幫助學生理解語文知識
初中語文內容大多是選自經典的書籍文章,具有一定的教育和指導意義。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教學工具,引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而微課模式的導入則是對語文課堂教學最好的幫助。教師要充分地認識和設計,構建系統合理的教學體系,從而讓學生吸取和接受大量的知識。例如,在教學七年級下冊課文《鄧稼先》時,教師可以先導入微課視頻,以電影或者電視劇的形式,先讓學生了解兩彈一勛鄧稼先的人物事跡和性格特征。學生要做好筆記記錄,分析鄧稼先成功原因。從氫彈和原子彈的研究過程分析人物形象,認識主人公的愛國情懷。其次,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課后搜集“鄧稼先”的資料詳情,做好課文的預習,標注各個段落的大意,分析文章的主要思想。同時,教師要通過PPT課件深化學生的記憶和理解,總結微課內容的重難點,學生要全面地學習。之后,教師要在微課中輸入課堂作業內容,讓學生自主完成。以課文《鄧稼先》為例,寫一篇課文的讀后感,收集后統一交給老師批改。教師要針對學生的特點,給予最正確的建議。最后,教師要詳細地歸納這篇課文的主旨內涵,為學生深刻地講解,幫助他們了解人物傳記類文章的特點。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強烈地感受到微課視頻教學的直觀與生動性,產生激烈的情感體驗,有助于課堂教學的發展,從而達到教學效果。初中語文要合理地應用微課教學手段,豐富課程的內容結構,培養學生的知識技巧和語文素養,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解水平。
二、運用微課來強化語文教學的效果
微課屬于信息化的教學方式,直接影響著語文課程的教學。語文教師要巧妙地運用微課,強化課堂教學的效果,培養學生專業的知識技能,如寫作、閱讀能力。教師要利用強勁的教學手段,促使學生高效地學習。微課的最大特點就是直觀形象性,學生可以直面地了解和學習,適合初中教育的需求。例如,在教學八年級課文《藤野先生》時,教師便可以采取微課教學,以此來推動課堂學習的發展。首先,教師可以先在網絡上搜集一些教學視頻和動畫,圍繞《藤野先生》進行討論,借助電子屏幕播放微視頻。其次,教師要提出課程問題,如:“這篇課文講述了什么內容?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藤野先生對作者有什么樣的意義?”學生要仔細地觀看視頻內容,結合課本內容來進行分析。同學之間可以組建討論小組,共同來解決問題,明確每個人的任務。教師要從中輔導幫助學生,逐一來講解分析,探究“藤野先生的精神與品質”,學生可以很好地理解和運用知識。教師也可以與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拉近師生關系,從而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最后,教師要分析課文的思想和內容,統計學生的掌握程度,方便制定和完善微課教學內容。微課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很大程度上理清了知識內容,使學生全面地分析和領會課文,以此實現微課教學的目的。
三、借助微課教學,增強初中生的基礎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逐漸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地發展。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微課教學模式不斷地深入到初中教育中,學校和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引進微課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掌握豐富的語文知識。例如,在教學九年級課文《我的叔叔于勒》時,教師可以事先錄制教學視頻。整合網絡中有用的教學資源,制作成一個完整的微課視頻,學生可以向老師提出自己的看法,增添一些新的元素,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之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一邊播放微課視頻,一邊進行實踐活動。讓學生分人物進行文章的對話練習,抽取一兩個學生,學生可以自主挑選角色,有“于勒”“菲利普夫婦”和“我”,學生按照課文的內容逐一表演對話。這樣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人物的特點,再結合視頻中的內容,可以深化學生的知識記憶,增強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最后,教師可以錄制課文的對話練習視頻,為以后的教學提供經驗。
總結:通過以上的深入分析,可以明顯地發現,微課教學對于初中語文教育的關鍵作用。教師需要引起重視,積極地完善微課教學體系,導入有趣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幫助他們學習和應用知識,以此促進語文課堂教學的進步。與此同時,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營造積極健康的課堂氛圍,保證學生的正常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使微課教學發揮最理想化的效果,這也是現代化教育的根本目標。
參考文獻:
[1]黃浩森. 有效提問:“課堂革命”的一個突破口——以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為例[J]. 師道:人文,2019(2):32-34.
[2]姚友良. 汲取名家深刻見突出個性教此篇——以教學自讀課《昆明的雨》為例[J]. 語文教學通訊:初中(B),2019(1):25-28.
[3]吳宜康. 放大經典文言文教學中誦讀的張力——以《孫權勸學》教學為例[J]. 語文教學之友,2019,38(01):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