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茹 王欣 趙萌 孫曉飛
【摘要】目的:以學生為中心探索《中醫診斷學》實驗實踐教學。方法:新疆醫科大學克拉瑪依學院2017、2018級中西醫專業學生分為兩組。實驗組采用改革實驗實踐課的教學,對照組采用以往原實驗實踐課程教學。以傳統閉卷考試和實踐考核與理論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將2組學生進行比較,并且結合調查問卷的形式評估2組學生的教學效果。結果:傳統閉卷考試(實驗班)和實踐考核與理論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照班)相比較,發現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調查問卷顯示,廣大學生對于此次實驗實踐課程的實施較為滿意。結論 《中醫診斷學》教學方式的改革,學生的自信心有所提高,交流表達能力提升,四診技能運用靈活自如,辯證分析思路不亂,個人素質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達到了一定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以學生為中心;中醫診斷學;教學
【作者簡介】魏曉茹(1988-),女,新疆醫科大學克拉瑪依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醫內科學;王欣,? 趙萌,孫曉飛,新疆醫科大學克拉瑪依學院。
《中醫診斷學》是面向大一學生的一門課,是聯系基礎理論和臨床各科之間的橋梁。目前中醫藥高校《中醫診斷學》的教學普遍存在著“理論脫離實踐”的問題。學生四診技能不熟練,辯證思維缺乏,將來難以應對臨床工作。俗話說:“巧干來自熟練,熟練來自實踐”。加強和改革實驗實踐教學內容,是提升中醫診斷學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師應重視實驗實踐課的教學,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條件,創新和完善教學手段,以加強對學生中醫診斷技能的培養。
一、實驗實踐教學的目標
根據《中醫診斷學》教學大綱,中醫診斷學的實驗實踐教學,不僅要鞏固和深化學生所學的中醫診法和辨證辨病的知識,訓練基本操作技能,同時也要改善原有的認知結構,培養出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實驗實踐教學要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使學生將來達到國家中醫執業醫師技能考試的要求。
二、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實踐教學設計
高等中醫藥院校要培養出實用性的中醫人才,一定要遵循中醫藥自身發展規律,做到知識傳授和技能培養并重,這一觀點已成為廣大中醫教育界人士的共識。在課堂教學外,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循序漸進的實踐教學環節,讓學生進行反復練習和不斷強化訓練,才能實現教學目標,培養出理論與實踐都過硬的人才。
1.設計方法。通過對2017-2018(2)、2018-2019(2)學期,2017-2、2018-2中西醫臨床專業的學生實施《中醫診斷學》實驗實踐課程的改革與以往原課程教學流程進行對比。2017-2中西醫專業作為對照組,2018-2中西醫專業作為實驗組;2017-2中西醫專業與2018-2中西醫專業縱向對比。
具體改革方法包括:1.建立中醫診斷臨床模擬訓練平臺2.改革實踐技能考核方法兩個步驟。
首先,建立中醫診斷臨床模擬訓練平臺,包括“望診模擬實訓平臺”“脈診模擬實訓平臺”等。針對中醫診斷不同章節內容的不同特點設計出各有特色的教學方法,構建出多元化的實驗實踐教學方式。
其次,對學生考核方式進行改革。改變以往結課考試以理論為主的舊傳統,構建出新的實踐考試模式,制定出包括理論知識、四診操作技能、辯證思辨能力考核相結合的結課考試方案。
最后,對實驗實踐課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以供將來實驗實踐課教學應用。
2.設計實施。
(1) 四診技能訓練。在望診模擬實訓中,針對重點內容舌診:1)引進舌診CAI軟件,里面有豐富的電子圖片及文字解說,學生可通過觀看舌象圖片資料及做題來檢驗自己對舌診知識的掌握。2)提供多種常見舌象的蠟制模型,學生可對模型與真人進行反復觀察、相互比較并討論加深對舌象的認知。3)實訓室內引進舌診儀,鼓勵學生使用儀器互相拍攝舌象,對自身的舌象進行分析。
脈診模擬實訓中,教師演示脈象儀的使用方法,學生借助脈象儀感受各種脈象的指感,觀察顯示屏上的脈象波形,反復練習,體悟脈象位、數、形、勢的各種特征。學生間互相摸脈,切實感受真人脈象的不同,提高對脈象的感知能力,加強觸覺的靈敏度。
問診模擬實訓中,將學生隨機分組。每組課前選擇一個病種作為主題,小組針對這個主題進行設計,組內成員有醫生、患者等不同的角色分工。學生獨立進行課前準備,查詢相關資料,完成模擬問診過程的腳本,問診內容要全面,包括一般資料、現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實訓課上進行演示,教師對問診態度、所用語言及問診技巧進行點評,小組自評及相互評價,一起分析總結問診的易遺漏點和不足等。通過模擬病人和醫生的實訓,努力營造出中醫臨診時的氛圍,指導學生臨床診病的流程順序。
(2) 辯證思維訓練。辯證部分采用案例式教學的方式。包括案例引入、案例討論、總結歸納三部分。教師講解案例為輔,學生討論案例為主,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為基礎進行辨證思維訓練。
教師在課前準備好典型案例,課上分發給每個小組。學生按小組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主要圍繞下列問題:1.病案的主訴提煉。2.支持診斷相關依據。3.辨證結果(分八綱辨證、氣血津液辨證、臟腑辨證等)。每個學生都要積極地參與討論,鼓勵學生發表個人意見。
(3) 綜合實踐考核。在每個實訓中及時考評,對四診技能各部分內容逐個攻破。望診進行計算機看圖考試,以舌診圖片為主。脈診采用垂簾雙盲法,從學生中篩選出具有典型脈象特征者,充當模擬病人,讓學生進行診脈辨認脈象。問診、辯證部分通過學生對模擬病人的詢問,考察其運用問診采集病史的能力、規范記錄以及辨證分析的能力。最后將各部分考評成績匯總,與實驗報告成績一起作為實踐考試成績。
3. 實施效果。研究中所得到的相關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進行處理分析,連續性變量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對比采用t值檢驗。
傳統閉卷考試(實驗班)和實踐考核與理論考核相結合的方式(對照班)相比較,發現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改革后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實踐教學,顯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實踐操作能力,與教學改革前比較期末考試綜合評分具有提高。
課后的滿意度調查問卷也顯示了此次實驗實踐課程的實施得到了廣大學生的首肯。很多學生認為實驗實踐課的內容很有意義,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個人能力。
三、體會
傳統的教學理念已經與現實社會需求脫節,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動手能力。中醫診斷臨床模擬訓練平臺的建立,使學生可以在模擬臨床環境中解決具體的問題,較之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更貼近臨床。通過反復的實踐練習、討論與思考,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真正的掌握好四診技能和辨證分析能力,改變高分低能的現象。考核方式的改革也強調了對綜合素質能力的檢驗,促使學生對技能操作訓練引起重視。
以學生為中心的實驗實踐教學,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這種教學方式的改革,學生的自信心有所提高,交流表達能力提升,四診技能運用靈活自如,辯證分析思路不亂,個人素質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達到了一定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袁曉霞,辛小紅,王珊,巴哈爾·哈德爾.基于《中醫診斷學》四診技能培訓的形成性評價教學改革[J].新疆中醫藥,2017,35(06):63-65.
[2]萬生芳.“以學生為中心”的脈診教學體會[J].甘肅中醫學院學報,2013,30(03):92-94.
[3]鄒志東,李冬華,崔海,王寶華.中醫診斷學模擬問診實驗教學的嘗試[J].北京中醫藥,2009,28(11):909-911.
[4]丁成華,石強,方芳,程紹民.“以學生為中心”理念在中醫診斷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中華中醫藥學會第九次中醫診斷學術會議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