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忠良
“作文難,作文難,提起作文我心煩。”這樣的苦訴在很多小學生的“字典”里經常聽到,甚至在很多一線老師的口中這也成了一句口頭禪。作文,作為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作為學生重要的交際工具,對于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作文真的成了一座我們不可逾越的大山了嗎?筆者參加工作十幾年,也確實曾經在作文的泥潭中深陷不已,但經過我的思考、實踐、反思、總結,對于作文教學有了新的體會與認識,現將我的幾點做法與大家一同交流。
1 大量讀書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根本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古人留給我們的箴言一語道破了寫作的天機。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很多一線教師整日沉迷于語文的題海之中而不能自拔,大量的課堂時間和精力用在了機械的重復的練習中,收獲甚微,或者還有一部分老師還整天按部就班地進行著閱讀理解與分析……就這樣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就被這些所謂的語文學習所擠占,所吞噬,我們的很多語文老師還從不肯把這些寶貴的時間舍得給學生一點,讓孩子們走進閱讀。其實,很多專業的研究人員已做過系統的調查,我國公民人均讀書量在世界排名中極其靠后,這是影響孩子提高寫作水平很重要的一點。
我在實際的教學中,每天都會把早自習的時間留給學生,另外,每周再抽出兩到三節語文課,學生課后的作業也少留一些,留給孩子多一些讀書時間,這樣有時間作保證,為孩子大量閱讀就提供了保障。
在有了充分的讀書時間后,就要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喜歡做一件事,同樣也沒有一個孩子天生就不喜歡做一件事,關鍵就在于引導。在接手一個新班時,我總會從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入手,引導孩子們從這類書入手,因為這類書等同于動畫片,孩子們樂讀,看書就如同看動畫片一樣,有意思而不勞累。
在學生沉迷于這類書之后,我總是適時地引導學生讀一些繪本,繪本以其獨特的魅力,被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公認為最好的啟蒙教育圖書,其幽默風趣而又富有哲理,或引起孩子無限遐想,或夸張的圖片效果都會牢牢抓住孩子的心,更重要的是她圖多,圖大,文字少,篇幅短的特點成為孩子們的最愛。
在學生有了一定讀書興趣后,應該由動畫書、繪本逐漸過渡到圖畫少一點,文字多一點的圖書,最后過渡到純文字的圖書。經歷這樣一個引導、激勵,由圖到文的過程,學生的讀書習慣就會逐漸養成。
在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的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對讀物進行圈點批注,不動筆墨不讀書,讀書有思考,有筆跡,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讀書。
當學生養成了讀書習慣,并且在大量讀書的基礎上再去指導寫作,寫作就變得簡單而容易了。
2 大量寫作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眾所周知,每學期課內習作八篇,一學年十六篇,如果僅僅依靠這十幾篇習作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杯水車薪,遠遠不夠的。在實際教學中,我總會不失時機地利用教材,挖掘教材,進行擴寫、縮寫、補寫、續寫等各種形式的寫的訓練。
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課時,指導學生進行動作描寫的練習。在教學《渡河少年》一課時,指導學生想象練寫少年游泳時的心理活動。當少年長大成人后,指導學生給老人寫一封感謝信……
除了利用教材進行創造性寫作外,我還經常引領學生觀察生活,走進生活,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進行創造性寫作。如:在學校召開運動會的時候,學生積極投入,熱情高漲,我引導孩子們練寫以《運動會之——》為題的小練筆,學生有話可說……
還有一次我上課晚去了幾分鐘,課堂亂哄哄,隨即我引導孩子們以《當老師不在的時候》為題的小練筆,學生寫起來輕松、暢快、洋洋灑灑幾百字不在話下。
……
結合課內習作,創造性使用教材,再聯系學生生活進行大量練筆,其數量遠遠超過教材預定篇數,而且這樣練筆還形式多樣,方便靈活,易于激發孩子寫作興趣。長此以往,由量變到質變,學生寫作水平不提高都很難。
3 堅持記日記,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源頭活水。
日記,是一種最自由的寫作形式,也是最貼近學生生活的寫作形式。在平時的教學中,我會依據學生的寫作水平將本班學生分成幾個組,從而確定他們每周日記的篇數。
要想讓學生寫好日記,很重要的一點是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通常我都會采用溝通式的語言,鼓勵性的語言批改學生的日記,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其次,是每周都會挑選優秀日記,在全班誦讀、講評,并將其編輯成班級作文周報,在全班發行。再次,當學生獲得優秀日記的篇數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我還會授予他們“寫作新星”、“小作家”、“大作家”等榮譽稱號。
除了激發學生寫作興趣外,還要有一些理性的思考。根據學生的寫作水平,學段特點,確定每一階段的日記重點圍繞哪一個知識點去寫,這樣學生寫作有的放矢,教師的批改講評有的放矢,針對性強,效果更明顯。
總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是無路可走,但也絕沒有捷徑可走,只要我們從學生角度出發,從興趣入手,多讀、多寫、多練,輔以恰當的方法指導,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就不是水中月,鏡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