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虹凱 趙睿芳
摘要: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播音主持工作是一項有目的的創作性活動,在進行創作之前,準備工作必不可少。以往播音主持的創作準備理論方法主要包括廠義備稿、狹義備稿;播音主持的創作客體主要包括:文字稿件、提綱+資料、口語稿件(腹稿);基于以往的理論基礎,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本文提出另一種播音主持創作準備方法——“四視原則”備稿法。
關鍵詞:播音主持;創作準備;四視原則
一、“仰視”增添欲望
“仰視”是播音主持創作的前提。仰視創作主體是為了建立對創造客體的喜愛之情,發現創作客體的優秀之處,進而產生呼之欲出的播講欲望。
在實踐中,一些人在面對創作客體時呈現的狀態是消極的,很難調動起自己的播講欲望,所以呈現的結果并不如人意。緣何出現此類問題?原因大致有三點:一是當自己擁有選擇權時,面對自己選擇的創作客體無感受、無喜愛、無欲望;二是當自己無選擇權時,面對他人安排的創作客體,找毛病、找問題、找借口;三是在進行播音創作前,不知道需要調動自己強烈的播講欲望是播講的前提。
在我們面對創作客體客觀存在的現實時,培養創作主體的仰視心理是進行播音主持創作的第一步。正如羅莉老師在《文藝作品演播》一書中所闡述“由感性刺激形成理性認識,再回到感性上來,便感之愈深、愈熱、愈真,進而掀動起表達、宣泄的激情”。仰視心理就是一種主動的感性刺激,它可以讓我們更快地尋找創作主體與創作客體之間的共性、增強創作主體對創作客體的主客觀認知、提高創作主體對創作客體的心理認可度,從而更有利于激起創作3主體的播講欲望,為播音主持創作奠定堅實的一步。
二、“平視”理性分析
“平視”是播音主持創作的基礎。上文中提到的播音主持創作準備是一個由感性刺激到理性認識再回到感性表達的過程,而平視即為理性認識。只有理性分析創作客體才能更好地解決“播什么、為什么播、對誰播、怎么播”的問題。
在實踐中,一些人忽視理性分析創作客體的重要性,張口即來,隨口就錯的現象頻出。原因是怕麻煩、不重視、多隨意。所以要增強以平行視角理性分析的重視程度,找尋理性分析的合理有效路徑。
增強思想政治、文化知識、專業技能是基礎,掃除文字障礙、增強理解感受是前提,備稿六步(劃分層級、概括主題、聯系背景、明確目的、分清主次、把握基調)是保障。理解越深,感受越具體,認識越全面,對稿件的把握就越準確。只有理性分析創作客體整體,才能為播音主持創作提供有效的方法論。
三、“透視”緊抓核心
“透視”是播音主持創作的核心。“透視”即深入創作客體內部、深人思考后提煉出的傳播目的。是明確傳播目的、升華傳播意圖、實現傳播價值的核心所在。
在實踐創作中,一些人被淺層面的文字、淺層面的思考所迷惑。作為播音主持工作者,備稿時兼有語言接受者和語言發動者的雙重身份,這樣不僅會給自己帶來認知偏差,更多的是給受傳者以錯誤引導。傳播目的是燈塔,播音主持創作以此為方向。只有實現透視核心,透視本質才能更好地明確傳播目的。明確了傳播目的可以進一步提升播音欲望、增強對象感、把握主次關系。所以說“透視”讓我們發現核心、了解本質、錘煉目的,從而更好地服務于播音主持創作。
四、“俯視”把握全局
清代陳澹然說:“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俯視就是建立一種全局觀。不管創作客體是有稿播音還是無稿創作,當進行平行視角理性分析之后,切忌進入局部窠臼,忽視全局把握。
在播音主持創作中,一些創作者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管中窺豹、一葉障目的情況時有發生。夸大了局部,忽視了整體,使播音主持創作陷人個人小視角,難見全局大視角。
“俯視”并不是輕視,俯視是一種全局視角,從各個角度更全面地把握創作客體。有稿播音中的重音不準、主次不分,基調不貼,無稿播音中的邏輯不清、主題不明、目的模糊,都是缺乏全局觀造成的。沒有整體感,具體感容易支離破碎;沒有具體感,整體感也會空泛僵直。只有把握好了具體與整體的關系,才能更好地從整體把握全局。
備稿是播音主持創作的開始,決定了播音主持創作的質量,充分全面的備稿工作,能夠為播音主持創作提供強有力的源頭支撐。“四視原則”從驅動力到分寸度,從理脈絡到抓核心,以上的陳述說明,作為個人教學經驗的階段性總結,希望能對播音主持創作準備理論進行補充與發展,同時希望通過另一視角,讓創作主體對播音主持創作準備有新的理解思路和備稿途徑。
(作者單位:河北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