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棟
【摘要】總體來說,英語是一門實踐性以及應用性較強的學科,在開展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了解一種外國文化,同時也能拓展自己的語言思維。可以說,英語教學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綜合素養。而在英語教學中,閱讀是其中比較重要的一部分。閱讀教學活動的開展能夠夯實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也能加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基于此,本文將對如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閱讀教學活動進行分析。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閱讀教學;教學策略;教學分析
一、閱讀前的“熱身”活動
小學生的年齡通常比較小,他們自己沒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在學習過程中也很容易受外界環境的干擾而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影響自己的學習效果。因此在引導小學生進行閱讀學習之前,教師就應該開展一些與學習內容相關的導入活動,以此作為熱身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When is your birthday》這一篇文章時,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對文章主題進行了解,也可以邀請學生對自己的生日進行簡單的介紹。并且在此期間,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與之相關的問題,比如When is your birthday?What gifts you receive on your birthday?How mom and dad help you cele?brate your birthday?等等,當學生與教師完成這一互動之后,其自身的學習思維會得到有效開放。之后,教師可以正式引入文章內容,組織學生對文章中主人公的生日情況進行了解,逐步加深教學效果。
二、閱讀中的細節處理
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活動的過程中,學生常常會對教師形成高度的依賴,自身的思維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對此,教師就應該注意貫徹因材施教、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合理地掌控閱讀教學中的細節,通過多樣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首先,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問題引導法幫助學生了解文章內容。例如,在講解《Spring Festival》這一部分的文章時,教師可以先要求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之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出一些與文章內容相關的問題,比如What's the day of Spring Festival?What's the custom of Spring Festival?等等。在問題提出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對文章進行重新閱讀,找到問題的答案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加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在完成基礎教學活動之后,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對一些中國的傳統節日進行了解,例如中秋節、端午節、重陽節以及春節等,鼓勵學生將中國的傳統節日與西方國家的節日進行對比,在強化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也能夠加強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完善學生核心素養。其次,在閱讀中教師應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第一,做好標記。小學生的能力比較低,自身的詞匯含量也比較少,在閱讀時很容易遇到一些自己不認識的生詞。此時教師應讓學生將這些單詞畫出來,在完成全文閱讀之后,聯系上下文對這個單詞的含義進行猜測,拿出工具書對其進行查閱,將其整理到自己的單詞本中,擴展自己的詞匯量,夯實自己的學習基礎;第二,制作思維導圖。小學階段的閱讀素材通常具有較高的故事性以及邏輯性,所以在閱讀時學生可以圈出文章中的重點內容,然后以重點內容為基礎,構建完整的文章思維導圖,以此梳理文章結構,緩解自己的理解難度,加強自己的學習效率。
三、閱讀后的知識再構
當學生能夠完成閱讀活動之后,教師需要注意,一定要組織學生開展學習總結以及學習回顧的活動,在此過程中,需夯實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對知識形成更深層次的理解。
首先,在完成閱讀活動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拿出自己在閱讀中所制作的思維導圖,按照導圖結構對文章進行復述,以此強化學生的閱讀能力,加強學生的英語表達思維。例如當講解玩《What's your favor?ite food》這一單元的文章之后,學生就可以按照My favorite food,、the way it's made、the reason I like this food為主要結構,進行內容介紹,完善自己的表達思維;其次,在教學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學習狀態、學習情況進行綜合評價,先指出學生在此過程中的優點,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然后指出學生的不足,促使其能夠虛心接受,并有針對性地對自己進行調整,為日后的學習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保障。
此外,在此期間,也可以鼓勵學生對教師進行評價,比如教學速度的快慢、教學難度的高低、教學內容的多少等,兩者相互協調,相互平衡,共同進步;最后,在完成閱讀活動時,假如教師還有多余的課堂時間,那么就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普及一些教材內沒有的素材,也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適合其接受的英語電影、英語歌曲,要求學生將其中的臺詞以及歌詞記錄下來,擴展學生的學習范圍,從而有效加強學生的閱讀素養,促使其將閱讀內容內化成自己的學習認識,完善個人的綜合品質。
四、結語
在引導小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一定要注意調整教學觀念以及教學方式,全面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提高學生的主體位置,引導學生開展快樂英語學習,做好閱讀前閱讀中以及閱讀后的教學工作。此外,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應注意創新教學手段,通過問題引導緩解學生的閱讀壓力;通過互動教學,豐富學生的閱讀思維,為學生英語素養的形成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呂燕.小學英語閱讀有效教學策略的探索[J].江西教育,2017(27).
(責任編輯 李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