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玉霞
【摘要】當前世界各國的基礎教育都開始由“知識本位”向“核心素養”轉型,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是新時期教學的必然要求。本文主要探討在核心素養導向下,高中階段語文教學設計的改進策略,探討優化教學設計方式,旨在促進高中語文教學發展。
【關鍵詞】高中;核心素養導向;語文教學設計
“核心素養”承接“三維目標”,它反映了語文課程理念從“學科本位”到“學生本位”的轉變。語文核心素養具有內隱性,它是學生在真實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個體言語經驗和言語品質,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獲得的語言知識和能力、思維品質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綜合體現。因此,在核心素養背景下,應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改革,才能真正發展他們的核心素養。
一、改進教學思想
(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正確的思想意識是推進語文教學設計改革的前提,“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語文教育中實施“立德樹人”的教育方法就是要重視傳統文化的傳承,加強古典文學作品的學習,理解作品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等深層次內容,不可只將中外古典名著當成寫作范本。比如設計《勸學》一文,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多義詞的義項、積累文言實詞、準確翻譯、背誦課文之外,更要點撥并引導學生認識荀子說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德,圣心備焉”的深刻含義。從這一點看,荀子《勸學》是“勸”人們首先要學習做人,著眼于品德的養成。在荀子看來,學習可以改造人惡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養,讓人們完善自己,最終成為一個真正的有用之人。所以,學習的對象是明確的,也就是品德的學習。歷史和現實無數的事實證明,只有立德才能樹人,只有尚德才能治國。
(二)提升個性化意識
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高中語文教學,不僅要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個性化培養,使學生自覺樹立主體意識。傳統教學中,教學設計主要從教師角度進行思考,重視教學過程中的“教”,缺乏對學生“學”的考慮,導致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性慢慢缺失,這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極其不利。因此,必須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重新設計授課方式。以《雷雨》一文的教學設計為例,教師應轉變以往“了解戲劇一般知識,理解舞臺說明作用,體會戲劇中語言和人物性格以及揭示文章主題思想”等固定授課內容,而為學生提供自讀自悟與合作探究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分享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認知,同時利用情景教學模式,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文中展現的故事進行演繹,在分享討論和劇本演繹中深入體會人物思想,以此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提升思維品質。
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核心素養背景下,更加重視對學生綜合素質培養。以往高中教學中,教師普遍認為學生個體學習能力不足,難以主動進行有效學習,授課中主要采用以教師為中心的講課模式,忽略了高中階段學生本身已經具有一定學習能力,影響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持續培養。因此,應在核心素養導向下,對高中階段語文教學設計進行改革,使其發揮主觀能動性,引導其進行自主學習。比如設計《中國建筑的特征》,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課前預習和自主學習,指導學生查找相關資料,并安排“略舉當今社會中國建筑主要特征”等任務,讓學生利用網絡資源和建筑方面相關資料,制作微課程視頻,對文章和建筑特征進行總結,讓學生將微課程視頻資源通過微信群分享給同學。而這種對課文主動進行整合、梳理和積累的方式,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實踐,促使其逐漸積累更多的個體語言經驗。
三、促進合作探究學習
在高中語文核心素養教學中,提高學生合作探究能力也是重要的教學內容,但因探究合作教學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系統性,會涉及多個方面,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實際教學需求。因此,應結合當前語文教學情況,更新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模式,強調學生參與和教師引導,幫助學生參與語文知識形成的過程,以此提升其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加快知識文化體系構建。這就要求將課堂教學模式由“講”變為“引”,以學生合作代替教師“講”。以《再別康橋》一文教學設計為例,學生容易通過課文描寫的“金柳”“艷影”和“新娘”等意境,掌握詩歌中展現的“繪畫美”,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與其他學生進行逐句分析,進一步感知詩人的情感變化,利用播放音樂和相關視頻方式,讓學生通過共同賞析與合作探究,把握詩歌展現的情感,體會文章包含的“音樂美”和“建筑美”,這既提升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把握程度,又有利于幫助學生在欣賞、體驗、評價和分享中提升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
四、落實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對促進教學改革設計具有重要意義,同時可促進學生實現個性發展。在以核心素養為導向的語文教學模式中,對學生學習效果判斷標準不應僅局限于分數和排名,更應關注和強調學習過程的變化,這不僅為以后教學方式的改進提供指導,而且也是語文教學評價中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核心素養導向下的高中語文教學設計變革中,應建立網絡教學評價系統,提升評價效果。要求必須落實對學生學習過程中表現方面評價,改變以往單一的“唯分數論”的教學評價模式,關注學生成長點,從而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得到長足進步。
五、結語
新時期語文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還應結合核心素養下學生培養要求,以教材為出發點,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這就要求教師要對以往教學設計進行改革,充分利用合理教學設計方案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不斷提升其核心素養,為其今后學習和成長奠定良好基礎。
注:本文為平涼市兼職教研員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研究”(課題編號:[2019]PLJZ042)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薛文坤.基于高中語文“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現代化,2017(45).
(責任編輯 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