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濱波
摘 要:國家“十二五”規劃對我國的應急救援體系作出了明確要求,除了要進一步完善該體系之外,更要提高事故應急處置能力。而黨的十八大報告中也強調要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和能夠有效運行的制度底氣,根本目的在于要確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能有巨大的勇氣作為支撐。由此可見,黨和國家對我國對我國礦山應急救援體系的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關鍵詞:礦山;應急救援體系;現狀;策略分析
礦山行業作為典型的高危行業,具有工作環境差、危險性高、從業人員復雜的特點。雖然近幾年我國礦山安全生產形勢逐漸趨于穩定,并且明顯在好轉,安全事故的發生率較之以往有了很明顯的下降,但是因為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導致死亡的人數仍然較大。加上我國“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提出的關于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的要求,進一步完善和建設科學、高效的應急救援體系就顯得尤為迫切了。
一、應急救援體系概述
礦山應急救援體系是針對從業者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可能會發生的安全事故構建的一種安全防范體系,主要包括應急指揮中心、技術保障中心、信息管理、現場指揮等部門,在執行緊急救援任務的過程中,各個部門互相配合、分工明確、協調配合,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開展救援活動,確保所有的都能撤離和被營救出來,同時,控制危險源的擴散,盡最大程度將危害的影響降到最低。應急救援活動過程如圖1所示。隨著礦山企業開采活動日趨增加,采取相對專業的應急救援體系對從業者的生命財產安全以及企業的生產運營損失等都能夠產生積極的保障作用。
二、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相關法律法規尚待完善,安全保障性不高
現階段,我國礦山應急救援政策相關的法律法規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如對應急救援的保障經費、救援程序、災害事故的評估等都還沒有明確的條文規定。相關工作者的權利和責任不明晰,發生事故后政府、中央和地方的責任劃分不明確,應急措施做得不到位等問題層出不窮,給應急救援工作的開展埋下了隱患。礦山企業本身對從業人員的監管和控制力度不夠,導致部分礦山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甚至存在鉆法律空子的現象。除此之外,應急救援設備不完善,還有些設施是超齡化運行,這都增加了礦山開采這項工作的危險性。
(二)應急人才儲備和培養力度不夠,缺乏人才支撐
目前,我國的應急救援基地屈指可數,也很少有專門從事救援技術、救援設備或救援訓練的科研機構,導致應急救援隊伍缺乏相應的技術保障。反觀我國高校也很少開設與應急救援相關的專業和課程,沒有形成良好的人才培養模式,導致應急救援沒有人才梯隊支撐,使我國礦山應急救援的健康持續發展缺乏人才支撐,也就使其欠缺發展動力。而且,隨著我國煤礦企業的改革,在選拔應急救援新隊員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首先,應急隊員享受到的待遇差,工資低,一些有經驗和有能力的人不愿意前往,也流失了原來的老隊員。其次,挑選新隊員的范圍極其有限,現有的應急救援管理人員大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優勢在于自身多年的經驗積累,實際上還是缺乏系統的理論支撐,這與安全生產存在沖突,因為安全形勢日漸好轉,導致經驗沒有“用武之地”。最后,救護隊員的更新機制并不順暢,出現老隊員退役難、新隊員 難以補充的情況,這些問題都影響了我國礦山應急救援隊伍的發展與建設。
三、完善礦山應急救援體系的應對之策
(一)建立和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
這就需要相關人員要綜合考慮我國應急救援體系的特點,必要時可參考國外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建設,從而逐步完善和推進我國應急救援體系及其發展。具體而言,重點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要制定相應的條款規定礦山機構和相關人員的工作職責,明確規定好每個人應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具體分配到個人。其次,緊急救援過程中所使用的相關技術規程等要賦予其法律性質,必要時可借助法律強制執行,降低違規技術操作的可能性,從而保障工作環境的安全。再次,要救援人員的行動和救援設備的配備與使用情況進行科學制定,加速礦山應急救援的標準化發展。最后,要完善管理和監管方面的機制建設,杜絕違規行為,如有些部門為了謀取私利,給礦山企業放水,放松監管力度等情況。
(二)形成三方聯動,實現救護一體化建設
必須要明確的一點是,應急救援并非只是救援隊伍的責任,礦企和員工更要高度重視起來。尤其是企業,要建設相應的應急機制,針對一些緊急事件進行制定一系列的組織和領導方案,同時,加強企業員工在應急救援方面的思想教育與培訓。而員工自身,更要為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做出努力,積極參與企業在救援技能方面的培訓,深入學習救援措施等。企業若想深化應急救援的發展,可與應急部門和員工形成三方聯動,實現救護一體化建設,促進企業與救援的高效、有機統一,提高運行機制效率。企業只有加強對突發事件的防范和處置,形成三方合力,才能促使全員都能參與到救援中。
(三)重視人才培養,保證救援工作的后勁支撐
人才是應急救援發展的動力。在人才的后續開發和發展上要高度重視起來,針對有背景基礎的高校,可做溝通工作,開設與救援相關的專業,培養有意愿參與救援工作的科技人才。也可以從在役隊員中挑選有志之士,讓真正有能力有經驗的人才來支撐救援隊伍的建設,讓更多年輕、專業的人才來填補空缺。另外,要加強礦山應急救援隊的業務與素質訓練,并且要適當地優化礦山救援人力資源的建設,可通過制定獎懲制度或是簽訂服役合同等方式留住更多的人才。
四、結語
應急救援體系能夠在礦山事故的預測和發生方面起到有效防御的作用,能夠將發生事故后嚴重程度降到最低。因此,完善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強化礦山應急救援工作的力度,能夠有效保障相關從業者的生命財產安全。這不僅是礦山企業在安全生產經營過程中持續高度重視的工作內容,也與國家發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有著直接的聯系。
參考文獻
[1]王曉勇,宋永綱.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建設現狀及發展[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3):787-788.
[2]強永國.礦山應急救援體系的構建與完善[J].世界有色金屬,2018,(21):104,106.[3]賈書峰.關于我國礦山應急救援體系的探討[J].區域治理,2018,(44):138.
[4]李志偉.礦山應急救援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29):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