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關鍵詞:乒乓球;教學;方法
一、普通大學乒乓球課的研究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大學生乒乓球課的研究現狀
就目前高校乒乓球選項課而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是很高,課堂學習氛圍較為單調,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學生主體地位沒能得到充分發揮。依舊受過去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依然是教學過程中的核心人物,在這樣的課堂中“雙邊活動”較容易變為“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這樣雖然利于學生學習專業知識,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大大削弱了學生的自由感知、體會教學內容、獨立思考及與同學間交流合作的機會,最終導致學生在習得知識的同時忽略了其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大學生乒乓球課存在的問題
國內的體育教學方式一直以來都受到過去教學思想的約束與影響,長期運用灌輸式的體育教學手段,僅僅關注對學生身體素養與專項技巧的增強,教學方式過于簡單,缺乏趣味性與變化性,沒有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創新性,極大的減弱了教學成效。在體育教學中,教學方式選擇的是不是有效,變成增強教學品質與實現新課標宗旨的重點,所以對體育教學方式的進一步探究就變得尤其關鍵。
二、普通大學乒乓球課堂內教學方式的研究
(一)體驗式教學法在乒乓球課的研究
體驗式的教學中更側重于老師與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協作,老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更突出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時在施教時,讓學生之間構建科學高效的回饋機制,利用學生之間的協作和主動觀察,使其更高效的認知和把握不同的技能與動作要領。真正融合了以學生為主體的全方位綜合發展的要求,培養了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進一步提高高校乒乓球課乃至其它學科領域的教學質量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與參考。
(二)領會教學法在乒乓球課的研究
“領會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習者的角度出發,對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在實戰中得到全面的認知、掌握和體會。具體包括六個步驟分別是項目導入、比賽概述、戰術意識培養、臨場決策、技巧訓練和動作完成等六個方面。這六個方面的領會和認知對于提升教學效果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領會教學法”可以很好的發揮乒乓球這項運動本身所具有的團體性、趣味性和競技性特點,能夠更好地提高大學乒乓球課學生的各項乒乓球技術水平。提高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減少乒乓球專項課程中因學生能力高低產生的分級,從而鼓勵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體驗到學習乒乓球課程的快樂。新的教學方法“領會教學法”的觀點并沒有對“傳統教學法”進行否定,不同的教學方法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互相排斥的,使學習和鍛煉能向更完善的融合。
(三)類比法教學在乒乓球課的研究
類比學習是指兩個領域的事物進行比較,找出它們在某一方面或一個抽象層次上的相似關系,并以此為根據,由已知的知識系統推導到預知的知識系統,從而獲得或理解知識的過程。
類比學習中的指導語既是個體已有的日常行為語言,隱喻到乒乓球技術動作的整體動作姿態,是從整體到局部、從繁到簡的加工,具有極強的整體性,能夠增進已經具備的知識向乒乓球技術動作遷移,類比學習方式是基于智力從外顯概念的模型表象特征出發,概括舊的日常行為經驗向新的乒乓球技術動作遷移,同時結合外顯學習的嚴謹糾錯機制,兩種學習法相互補充結合是能既穩定又迅速的形成良好運動技術的有力保障。
三、結束語
乒乓球教學中,并不是所有技術的學習都必須運用固定的一種教學法,畢竟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都有其自身的適用范圍。然而,任何一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也都不可能取得接近完美的效果,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是提高大學乒乓球課教學效果的關鍵,根據乒乓球運動的特點,控制班級的人數,以及場地的使用比例,保證課堂上的有效地練習時間,結合學生需求與教學特點進行各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來達到最優化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鄭麗霜.高校乒乓球選項課中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與運用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5 (25):79-80.
[2]張雪琴.關于高校體育乒乓球課程的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 (08):173+175.
[3]教育部.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Z].北京:教育部,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