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潔
摘 ?要:人格是一個人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關健時期,把傳統美德與現代文明相結合,培養中學生積極的人格,最主要的是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加強艱苦奮斗精神教育、社會責任感教育和社會主義的義利觀教育。
關鍵詞:培養;中學生;積極的人格;美術教育;對策
所謂人格是指個體相對穩定,比較重要的心理特征的總和,亦即人的尊嚴、價值和品質的總和。人格具有鮮明的社會性,人格的發展也是一個個體社會化的過程。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加強,中學生的人格狀況總體看是健康的。但是,改革開放在引進發達國家先進技術和活力機制的同時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通過各種途徑影響著兒童的心靈。因此,在看清目前中學生人格發展主流積極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存在的問題。
一、培養中學生積極的人格的意義
(一)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形成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
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已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中學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僅關系到中學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長,也關系到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關系到我國市場經濟的道德秩序。
(二)傳統美德延續發展的客觀要求
用中華美德來加強中學生的人格養成教育,把我國的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集中起來,與現代文明相結合,運用這種新的價值體系中的價值觀、道德觀和行為標準來教育、熏陶中學生,使他們形成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道德人格。
(三)新時期中學德育發展的現實需要
我們的前輩在青少年時期,差不多都受到過不同程度的傳統道德的教育和熏陶,不少人正是從憂國憂民,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建設大同社會等思想的基礎上接受了共產主義學說,走向革命道路的。今天,我們對一代新人的健康人格的培養,也必須從青少年抓起。
二、培養中學生積極人格的對策
(一)適當灌輸
由于兒童認識領域較狹窄。認知能力較低、生活經驗較貧乏,因此,對人格內核中一些深刻的理念、抽象的思想等必須進行形式多樣、生動活潑、深入淺出、易感易知的灌輸引導。發揮主渠道的教育作用,真正把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起來。
(二)注重情感教育
在看清目前小學生人格發展主流積極的同時,我們也必須認識到存在的問題。在嚴要求的同時,我們要注重情感教育,學校要多開展積極的教育活動,以良性情感感染孩子。
(三)注重實踐體驗
心理學家認為,影響發展的因素有四:成熟、練習與習得經驗、社會性經驗和平衡化。成熟,是指機體的成長,特別是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的成熟為認知發展提供了生理基礎。通過創設情境、模擬環境,激發成就動機,在實踐中體驗成功的喜悅,使成就欲望得到滿足,對培養學生的自尊、自信、以及形成對目標執著追求的穩定品質能起到明顯作用。
(四)“強化”刺激
教師只要把握強化程序,運用恰當的強化物,就可以培養兒童的良好行為。教師通過抓住學生身上點點滴滴的良好人格表現,及時強化,以逐步形成其健康人格。
(五)既講究教育平等,又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還要時刻以一顆愛心去對待每一個學生,不僅如此,對后進生還要傾以更多的愛心和耐心。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愛心,感受到集體的溫暖,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六)建立良好的學習氛圍
良好的學習氛圍,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學習積極的性、主動性都有深遠而積極的影響,并能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得到愉快情緒的體驗。
此外,人格培養還可利用模仿原理,以教師的人格力量來感染學生。也可以利用高年級學生經過培養的行為為低年級學生提供良好的示范等等。
三、學校美術教育對人格形成影響的特點
通過美術教育培養學生的審美自覺,讓學生在欣賞、了解、創作美術作品的過程中發展創造性,培養實踐能力,陶冶情操,張揚個性,樹立自信,開闊胸懷。
四、學校美術教育促進人格發展的途徑和方法
(一)重視美術鑒賞教學
1.美術鑒賞教學應該關注經典作品。經典美術作品是經過時間檢驗的人類精神活動的結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相貌或有不同,習慣或有差異,但對美的規律的認知是相似的,對真善美的追求是趨同的。這是“經典”的意義和核心價值所在,也是構成我們健康人格的基石。
2.美術鑒賞教學應該豐富教學手段。豐富的媒體手段、多樣的教學手法,可以豐富學生的視覺體驗,拉近與作品的時空距離,更好地體驗作品,避免因時空變遷而產生隔膜感。
3.美術鑒賞教學應該和現實生活相結合。美術鑒賞教學不是美術史教學,也不是文藝理論的教學,脫離實際的空洞說教忽視了對美術作品本身的鑒賞和美學探討,只會讓學生對藝術敬而遠之或避而遠之。
4.美術鑒賞教學應該融會其他學科知識。藝術和科學本質上是相通的,在美術鑒賞教學中融會其他學科知識,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知識結構和智力結構,有利于激發創造力、想象力,培養創新思維的意識和習慣。
(二)重視美術創作教學
美術創作教學活動易于促進生動、活潑的個性潛能發展,獲得高峰體驗,幫助學生建立自尊感和自信心,促進人際交流,以達到預防、調控和治療心理問題的目的。
(三)重視開展課外美術興趣活動
課外美術興趣活動是美術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伸,既可以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又可以在輕松、自由的美術創作活動中培養自信、發展個性、學會交往、團結協作。也是一種有效的自我調適。
綜上所述,中學生人格培養是中學德育工作的一個方面,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更需要家庭和全社會的支持關心。我們教師要認識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和人格發展規律,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渠道的作用,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真正把教書和育人有機結合起來。
參考文獻
[1]包長虹.基于學生人格發展,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研究[J].人生十六七,2018(2Z):60-60.
[2]曾錦軍.塑造積極人格,促進全面發展[J].教書育人:校長參考,2019(8):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