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琦琦
摘 要:良好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也會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組織教學更為順暢,也使得課程實施得到最大、最優的效果。本文就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內涵進行了解讀,并對模擬演示教學模式、研究型學習教學模式、社會實踐教學模式三大樣式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同時提出了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實現途徑,將為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科學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思想政治;學科綜合素養;途徑
教學模式是依據學科的教育思想和教學的基本規律而形成的較為穩固的教學程序及方法策略體系。一段時期以來,課程的教學模式改革被視為學校工作的核心內容。在“加快構建符合新時期發展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號召下,各種教學模式如雨后春筍競相萌發這些新型的教學模式以革除傳統的機械式、填鴨式的教學為主要的切入口,通過對課程理念、內容、實施及評價的全方位實踐,使學生正真的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在主動參與、主動探究及主動實踐中,獲得了較好教學模式改革的成效。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也在這一背景下獲得了長足的進步。
1.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內涵
相關研究資料顯示,在教育發展的進程中,所總結出的教學模式高達400多種。傳統教學過程中常見的教學模式有講授式、啟發式、探究式、研究式及社會實踐式等。從一定角度而言,這些教學模式層在一段時間之內,作為教師完成《課程目標》而遴選出的教學方法,發揮了較好的價值[1]。在實踐的反饋中發現,良好的教學模式不僅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也會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組織教學更為順暢,也使得課程實施得到最大、最優的效果。而隨著新的課程標準頒布,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理念、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需教師重新來審視自己的“知識觀”和“學生觀”,并重新定義新課堂與社會主義發展的“聯系觀”。在這一背景下,對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創新成為變革中的必然。高中的思想政治課教師需能夠在新的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的遷移下,完成向一個學習合作者、資源整合者、情境創設者及校本開發者的蛻變,在多重角色的構建中實現課程改革的初衷。而教學模式為適應新課程的變化也應隨之地進行全面的改革,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突破口,來構建新的教學模式。當前在傳統教學模式基礎上而開發出的較為新穎的課程類型包括:模擬演示教學模式、研究型學習教學模式、社會實踐教學模式三大樣式[2]。其中,多媒體教學模式(模擬演示教學模式)可視為信息化技術與教學技術融合的產物,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一模式獲得了新的發展。在原有的用聲音、影像等手段豐富課堂的基礎上,實現了課件交互等多個方面的創新。多媒體教學模式的廣泛應用能夠在較大程度上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動機,同時能夠以生動形象的情景調和單一、固化的理論灌輸,也通過視頻等方式的植入大大提升了課程實施中的可信度[3]。研究性學習是指在高中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展開對思想政治課程中經濟、文化、政治、哲學等某一知識點的專題學習。這一學習模式主要是從高中生的認知規律出發,創建知識習得的實踐機會從而不斷培養高中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精神。當前,在課堂上的研究性學習已十分成熟,而對于課外的研究性學習因多方面的制約而停留在了理論的建設層面。
2.新課程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實現途徑
2.1深入解讀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政策要求
當前,對教學模式的發展仍處在一個相對寬泛的探索階段。隨著高中思想政治綜合素養培養構建力度的不斷提升,很多專家和學者對教學模式的開發日益地多元。這就要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深入解讀思想政治教學改革中的政策要求,并以此來指導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以促進學生學科素養的全面發展。
2.2切實轉變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師態度
在思想政治學科綜合素養的培養中,教師應相應地摒棄傳統的單向經驗和知識的傳授為主的教學模式,更多的體現思想政治教學中對學習者中心地位的重視。通過合作學習等多樣化的課程組織形式,在有效的學習互助行為下,實現學生在思想政治學習的知識、技巧及能力的綜合提升,同時促使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方法的策略認知。
2.3不斷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教學能力
轉變教師工作態度是推動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改革重要策略,是教師能夠適應教育觀念變革的重要支點。高中學校應及時調整教師的學科素養培養計劃,精準化地為思想政治學科教師綜合素養層面的個性化發展提供幫助。同時高中教師也需要不斷地完善自身的理論體系、知識技能及思維能力[4]。
2.4深層開發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的校本課程
高中學校在實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區域文化和學校資源,開發出適合學生發展需求的多元化的校本課程資源,實現了由思想政治校本課程從選擇到改編再到新編的飛躍,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5]。校本思想政治課程的開發,有利于學生的特長發展和促進了學校特色的形成,也利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綜上所述,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策略有助于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在這一進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以課程實施為導向而搭建的新型教學模式,將在實踐的教學中突顯出更好的實踐價值。在這一探索過程中,廣大高中學校也可通過解讀政策要求、完善培養體系、轉變教師態度、提高教學能力、開發校本教材輔助性策略的共同促進,實現從“百花”到“百家”的飛躍,這將極大地促成高中生思想政治學科綜合素養的養成的同時,實現高中思想政治課的內涵化發展。
參考文獻
[1]屠文露.思想政治課“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概述[J].教育觀察,2016,0(1X):118.
[2]烏仁塔娜.思想政治課教學改革初探[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上),2016,0(11).
[3]王文麗.高中思想政治課情境教學法探究[J].教育觀察,2015,0(16).
[4]孔嘉黎.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生活化淺談[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006):81-82.
[5]龐紅蕖.論高中思想政治課生活化教學策略[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2,(7):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