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霞
摘要:在現代化社會,電視在新聞傳播媒介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不僅僅在傳播媒介,在大眾生活中的作用也可想而知,地位顯著提升。各種渠道的重要信息可以通過電視獲取,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格局會變得與眾不同。要想持續發展,新聞編輯人員不可或缺,地方電視臺是信息傳播載體,非常重視對編輯人員的培養,編輯記者自身能力對電視臺長久發展的雄心有深刻影響。創新意識與編輯能力如何提升,如何做到精益求精,對電視臺編輯人員至關重要。
關鍵詞:電視臺;新聞工作者;編輯意識;強化
一、地方電視臺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的強化措施
(一)培養創新思維
社會外界信息魚龍混雜,新聞編輯需要不斷提升對信息的敏感度,不再局限于信息的表象,要深入發掘信息本質內容,循序漸進,深入學習。保持一定的好奇心,可以正確從外界捕捉可靠的信息。剪輯新聞時,創新的作用不容小覷,要在現有新聞基礎上自由發揮,但是要注意符合實際生活,緊扣熱門話題,題材新穎,通順易懂,簡單明了。
(二)增強深度探索能力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發展愈發迅速,信息傳播渠道變化無窮。在如此背景下,電視新聞要想進一步吸引大眾眼球,讓新聞得以更好地推廣傳播,新聞記者必須提高自身編輯水平,并時刻關注市場需求,提高對市場的應變力與創新力。調查表明,生硬死板、淺顯乏味且因循守舊的新聞內容必然會被社會淘汰。
因此,新聞編輯記者必須引以為戒,對自身嚴格要求,提高創新創造能力。
(三)勇于實踐創新
電視臺編輯應在順應市場規律,遵循市場要求的基礎上勇于突破,將為大眾呈現出別樣的新聞素材與編輯形式為目標,并充分學習利用融媒體優勢,更好地為大眾服務,走創新持續發展道路。
二、地方電視臺新聞編輯的編輯能力提升策略
(一)關注人民群眾實際生活
新聞編輯工作者應清晰明確自身的社會定位,始終保持客觀冷靜的頭腦,做好政府與群眾之間互相溝通的媒介角色。在新聞編輯的過程中堅持真實、客觀的原則,不屈服于任何第三方力量,將為人民傳遞實際信息,正確引導社會輿論為己任,做信息的傳播者,做群眾的服務者。以《向山區孩子進行愛心捐贈》為例,編輯記者在播報過程中,將所在地區有關政府部門的工作紕漏作為關注重點,新聞報道結束后提升了大眾對山區孩子的關注度,主題“愛心捐贈”卻受到忽視。在編輯記者對文章重點進行分析轉變,將人性與慈善作為關鍵點后,援助度大大提升。由此可見,新聞編輯過程中對正面事物的報道應在適當的情況下給予重視,新聞編輯記者應根據不同的情況、不同的需求對文章編輯進行不同的重點強調,不斷提升編輯水平。
(二)語言通俗易懂
新聞編輯記者應明確新聞傳播的目標群體,并根據目標群體的實際需求、習慣方式對編輯內容和編輯模式進行合理安排規劃與及時更新。當前,電視臺新聞的傳播對象多為人民群眾,因此編輯記者應確保措辭始終立足于大眾,保證語句的簡單明了,提升傳播對象群體對所播報新聞的理解與認知程度。這既有利于增強大眾對電視臺的喜愛與關注,也有利于擴大新聞傳播的受眾度。例如:新聞記者與白血病患者小男孩建立友好的關系,在新聞編輯過程中真實描述,語句雖不華麗卻包含情感,報道后帶來了正面的社會能量與較好的反饋。
(三)靈活運用編排手段
電視臺新聞編輯記者在提高文字編輯能力的同時,還要不斷增強對文章內容形式與結構的規劃與編排。新聞重點應如何突出強調;如何分布內容才能更好地讓新聞中心思想得以體現,更好地吸引大眾的眼球;如何借鑒融媒體的優勢,創新新聞報道形式等都是新聞編輯記者需要注意加強的問題。
三、結語
如何保持地方電視臺在媒體行業的地位,并促使其進一步更新發展,都要求地方電視臺編輯記者不斷提升自身編輯水平,深入群眾反饋真實信息、客觀事件,始終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與態度,并以能動的社會適應性對市場作出準確反應從而增強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
此外,做好本職工作,對自身進行準確定位,始終堅持做政府的發言人,做人民群眾的代表人,做一名服務者。堅持群眾的主體地位,傳播正面的社會能量,引導社會輿論積極正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