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
【摘 要】工程建筑行業作為國家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對加強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發揮重要作用,也對保障民生,促進國民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近年來,隨著建設工程合同數量增多,合同不規范所帶來的的隱患也逐漸凸顯,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數量也隨之增多。由此,企業應對建設工程合同的重點問題著重關注,筆者結合多年工作經驗,就建設工程合同中存在的重點問題及如何應對作出闡述。
【關鍵詞】建設工程合同;問題;治理措施
引言
合同管理是一個建設工程在實施過程的主要內容。建設工程合同是指承包人按照發包人的要求,依據勘察、設計的有關資料、要求,進行施工建設、安裝的合同,是控制工程項目質量、進度、投資,保證工程建設活動順利進行的重要法律文件。因此規范建設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對于建設工程項目質量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1建設工程合同重點問題及表現形式
大部分工程建設企業針對建設工程合同數量多、金額大,對企業效益有潛在重大影響的情形,采取了有效措施,從合同選商、合同簽訂到最后合同履行等環節,強化對建設工程合同的綜合管理,對保障項目正常運轉起到了較大作用。但結合近年來最高院及各省高院關于工程建設領域糾紛案件的審理情況,我們也應當看到,建設工程合同仍存在較多重點問題,主要表現為:一是合同選商存在違法違規情形。應招標未招標,將本應為一個標段的項目人為拆分幾個標段,違法分包,借用資質和掛靠的問題普遍存在;二是合同簽約階段審查不嚴格,導致合同部分重要內容缺項、部分條款表述前后矛盾、含混不清;三是合同履行管理不及時、不到位,合同工作量確認有爭議、合同價款結算不及時等。這些問題,導致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頻發且社會影響較大,嚴重影響企業形象,損害企業利益。
2治理建設工程合同重點問題的必要性及總體要求
建設工程合同普遍具有金額較大、工期較長、合同履行管理較為復雜的特點,建設工程從項目立項、可研批復、正式開工到項目履行結束合同關閉,各環節需有序開展、層層把關。現實中,經常發生項目尚未立項或資金不到位而搶工期,先開展工作后簽訂合同的情形,或者為搶占市場先機,詳細設計甚至初步設計還未出圖時,發包方就要求承包方開展工作等情形。該種現象必然導致潛在糾紛,如合同因選商倉促,會產生選商違法違規問題,先行開展工作后簽訂合同,則會產生工作量確認糾紛、合同價款支付爭議尤其是農民工工資支付問題等。而上述問題,如不及時解決,不但會影響項目本身進展,還會給發包方、承包方帶來經濟損失及社會負面影響。因此,應系統梳理總結建設工程合同常見重點問題,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加大整改力度。
建設工程合同重點問題有多種表現形式,整體看主要分布在三個階段:一是合同簽訂前的選商階段,二是合同簽訂階段,三是合同履行階段。由此可以看出,建設工程合同重點問題涉及多個部門,整改時應堅持源頭治理,綜合計劃、財務、招標、法務等多部門聯合整改。按照工程建設領域法律法規規定,對照企業內部有關管理制度要求,系統梳理建設工程合同選商、訂立、履行環節存在的問題,查找管理漏洞,從完善制度、優化工作流程、強化責任追究等方面綜合整改。
3治理建設工程合同重點問題的具體措施
一是選商階段,加強對合同簽約方的合規性把關。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規定及公司內部規章制度的要求,禁止與不具有相應資質的企業簽訂合同,嚴禁通過拆分合同避免招標或不簽訂合同等情形。二是簽約階段,強化對建設工程合同的審查。重點審查合同關鍵內容是否與招標文件、中標通知書一致;合同條款是否齊全,約定是否明確,有無缺項、漏項及違反法律法規等情形;合同是否約定禁止轉包、借用資質或掛靠、現場工人實名制管理、保險、農民工工資發放等內容;合同價款與支付條款是否明確約定合同總價或暫估價、結算方式、支付條件及比例等。三是履行階段,加強對建設工程合同履行的管控。認真履行合同交底制度、書面變更協議制度,嚴格現場簽證管理,細化簽證流程,明確有權簽字人,切實做到簽證事項準確、內容無異議、價格明確合理,避免因簽證問題導致合同爭議。
參考文獻
[1]汪國華,聶寧. 建設項目合同管理的若干問題探討[J]. 山西建筑,2011,(30):253-254;
[2]唐桂鳳.淺談如何加強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 中華民居,2012,(6):420-421;
[3]趙宏.施工企業應加強和完善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 山西建筑,2011,(34):233-235;
[4]趙穎. 淺談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管理[J]. 科技傳播,2011,(4):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