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摘?要:在海綿城市理念指導下,應把握好建筑設計要點,提高雨水收集和利用效率。文章首先對海綿城市理念進行簡要介紹,分析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建筑設計要點。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基于海綿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設計方法,以期促進建筑設計水平的提高和建筑功能的完善。
關鍵詞:海綿城市理念;城市建筑;設計方法
在我國城市建設發展過程中,海綿城市理念是城市規劃的基本指導理念,需要從城市給排水、道路、建筑設計等多方面著手,解決城市內澇問題,改善居民生活環境。同時,在建筑綠色設計要求下,也應提高對自然資源的利用效率,緩解水資源壓力,促進城市建設的可持續發展。
一、海綿城市設計理念
海綿城市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建設像海綿一樣擁有吸水、儲水能力的城市,提高城市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減輕城市內澇問題,并實現對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在海綿城市理念的指導下,城市建筑設計越來越重視雨水收集系統的設計。要建設海綿城市,必須發揮建筑雨水收集系統的作用,提高其吸水和儲水能力。同時也需要實現對雨水資源的合理利用,保護原有水環境系統,修復受損的生態環境。因此,在城市建筑設計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工程范圍內水文條件以及城市給排水管道的建設情況,合理設計雨水收集系統。在海綿城市設計理念的指導下,堅持自然和諧的發展原則,在建筑建設過程中盡可能降低對環境的破壞,在保護城市水資源的基礎上,實現對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1]。
二、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建筑設計要點
(一)減輕市政管網壓力
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筑設計應以減輕市政管網壓力為目標,在大規模連續降水過程中,避免出現城市內澇問題。在設計建筑儲水池的過程中,應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及年平均降水量,合理設計儲水池規格。對于降水較為集中、降水量較大的城市,應根據城市過去30年的最大降水量情況,確定建筑最大出水量,從而確保建筑集水系統設計可以滿足實際使用需求。
(二)保證建筑使用安全
在城市建筑設計過程中,與需要考慮建筑使用安全問題,將安全設計與海綿城市理念結合起來,確保建筑的實際使用性能。在此方面,設計人員需要制定安全考量標準,在設計建筑集水系統、儲水池等設施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可能會對建筑使用安全造成的影響,杜絕建筑內澇情況的發生。比如在儲水池設計方面,為了提高建筑使用安全性,需要采取用備結合的設計方法,通過設計兩個或多個儲水池,滿足降水高峰期的安全性儲備要求。在相關管道設計過程中,需要結合電氣設備安裝設計等方面的考慮,避免因管路沖突引發安全問題。此外,也需要保證電氣設備使用的自身安全性。
(三)注意經濟成本效益
為了推廣海綿城市設計理念在城市建筑中的應用,在設計過程中必須從工程實際情況出發,注意經濟成本效益,確保建筑設計方案的可操作性。對于開發商而言,則應在建筑工程建設活動中兼顧社會效益,積極響應海綿城市的建設號召,滿足相關設計要求。海綿城市理念在建筑中的應用,由于要增加相應的設施,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建筑初始投入成本。但是雨水收集系統的應用可以極大的降低建筑運行成本,提高其節水效益。因此,在城市建筑設計過程中,要平衡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關系,推動海綿城市理念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2]。
三、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筑設計方法
(一)雨水收集
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建筑設計主要通過采用雨水收集系統,減輕城市給排水壓力。做好雨水收集系統設計,對后續的雨水利用環節也有直接影響,是城市建筑設計的關鍵部分。目前海綿城市建筑雨水收集系統設計一般采用兩種方式,一是普通收集系統,通過設計滲水井、蓄水池等設施,滿足建筑雨水收集需求。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容易實現、成本較低,但使用方式也較為固定,而且需要做好日常運行維護工作。另一種設計方式是自動收集系統,通過在建筑建筑屋頂設計檐溝排水、在地面設計地漏和明暗溝渠,自動進行雨水收集,然后經過過濾裝置,將收集到的雨水存儲到水箱中,供建筑內部供水以及綠地灌溉等使用,具有較高的節水效益。無論采用哪種設計方式,都需要與建筑結構特點緊密結合起來。比如目前在建筑屋頂設計雨水收集裝置,通常將屋頂設計為斜面形式,然后安裝導管,利用重力作用自動將雨水輸送至水箱中。除了在建筑本體設計集水系統,還可以在建筑園區內設置雨水收集系統,連接地面管網,輸送至地下儲水池,提高建筑綜合集水能力。
(二)雨水利用
在海綿城市理念指導下,城市建筑不僅要具備雨水收集和存儲的能力,還要具備一定的消化能力,實現對雨水的合理利用。在此方面,需要重點考慮雨水收集利用的水質要求,同時根據降雨變化規律,合理預估可以利用的雨水收集量,從而采取恰當的利用方式。目前城市建筑雨水收集利用系統主要由取水泵井、雨水回用管路、回水儲蓄池、過濾和凈化裝置等部分組成。通過對雨水進行凈化處理,使其可以滿足水質要求,實現對雨水資源的充分利用。如果在降雨高峰期,儲存的雨水在正常利用下仍有剩余,為避免對后續雨水收集工作產生影響,需要定期進行排放??梢酝ㄟ^設計錯峰排放周期,確保雨水排放的合理性。同時應注意,直接排放的雨水未經過過濾和凈化處理,可能會引起泥沙堵塞管道的問題,需要定期對排水管道進行清洗。此外,為了滿足嚴重降雨災害情況下的緊急排放需求,還要通過建立緊急排放管道,直接連接市政排水管,防止建筑出現內澇問題。在此情況下,可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對雨水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三)滲水鋪裝
滲水鋪裝設計是海綿城市建筑的主要內容之一,通過采用滲水鋪裝材料,可以減少地面給水,加快雨水滲入地面,對地下水資源進行補充,而且可以達到改變地表溫濕度條件的效果,具有建筑微環境調節作用。通過采用滲水鋪裝材料,還有利于降低粉塵,營造良好的建筑園區環境。目前使用較多的滲水鋪裝材料是滲水磚、透水混凝土材料等。其中,滲水磚具有較好的滲水性和耐久性,不僅可用于小區路面鋪裝,還可以進行盲道鋪裝,其色彩豐富,可以起到較好的裝飾效果。另一種透水混凝土材料屬于生態材料,在混凝土及其他材料的鋪裝過程中,通過預留一定空隙,用于種植植物,將植物與建筑設施相結合,提高建筑園區綠化程度。目前滲水混凝土鋪裝方式在小區生態停車場、景觀道路等方面應用較多。
(四)屋頂綠化
為了進一步提升城市建筑的生態環保效益,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屋頂綠化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降雨集中的季節,建筑屋頂容易產生積水,對屋頂材料產生腐蝕,還容易引發滲水漏水問題,影響居民正常生活。在海綿城市理念指導下,通過將屋頂綠化技術與雨水回收技術結合使用,可以有效解決屋頂積水問題。在屋頂綠化設計過程中,應重點把握好植被的選擇。根據屋頂環境特點,應栽種生命力頑強、抗風、抗倒伏能力較強的品種。此外還要做好種植層、濾水層、防水層等的設計,形成較為穩定的屋頂綠化生態系統,發揮植被的作用,進一步提高建筑吸水和儲水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海綿城市理念為城市建筑設計作出了具體指導,在城市建筑設計過程中,應合理設計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統,結合其他技術的使用,提高建筑吸水儲水能力,實現對雨水資源的高效利用。這樣也有利于提升建筑使用性能以及生態環保效益。
參考文獻:
[1]侯健,張冬.海綿城市在建筑規劃設計中的應用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7,44(15):1-2.
[2]鄧楠.海綿城市理念下的建筑設計方式分析及研究[J].居舍,2017(16):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