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會 單丙文 王燕
摘 ? 要:生態文明建設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保障,基層林業建設是林業可持續發展的保障,但在開展林業建設的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包括農戶整體素質較低、技術推廣手段較為落后等,這些都極大地限制了林業建設的發展。從完善推廣機制、加大體制改革等方面提出了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推動林業建設的發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態文明;林業技術;推廣
林業發展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林業建設主要是對森林生態系統加以建設和保護,維系生態的多樣性,改善生態環境。要將生態建設作為發展的方向,提倡可持續發展理念,尤其在西部大開發的工作中更要將林業的基礎地位充分發揮出來。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竭動力,林業技術和林業科研成果的推廣,能夠推動林業建設發展、提升林業建設附加值。
1 ? 林業技術推廣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重要性
1.1 ? 林業建設的重要驅動力
生態林業的主要對象是木本植物,在健全生態系統的基礎之上,要建立起滿足自然發展需要的林業生產模式[1],促進各類要素緊密結合、各類資源優化配置,從根本上提升林業整體效益。另外,生態林業的發展是農業、林業、漁業和畜牧業等多個行業相互交叉、共同影響的循環模式,對技術要求相對較高,要求實用性和創造性并存。因此,要重視林業技術的推廣,將技術在林業建設中的重要作用凸顯出來。
1.2 ? 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樞紐
林業生長的周期相對較長,很多外界因素都能對其產生影響,這其中,影響較大的是科技成果的運用以及轉化率相對較低。科研成果屬于潛在生產力,只有在實際生活中得到有效應用,其效能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調查研究表明,要想提升轉化率,就不能將科研局限在實驗室中,要加強實踐,將林業技術優勢最大限度發揮出來。
1.3 ? 帶動農民脫貧
農村經濟的發展受到了農業、農村以及農民的影響,林業產業的發展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但在實際生活中,林業的發展對于農民的脫貧致富效果不甚明顯。集體林權制度施行以來,林地被分包到戶,但是并沒能從根本上改變林農的弱勢地位,尤其是在規模經營、融資渠道和技術應用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所以,需要健全完善林業技術推廣,才能從根本上增加林業生產效益,實現農民增收。
2 ? 完善林業技術推廣的重要舉措
2.1 ? 完善推廣體系,提升成果轉化能力
鄉鎮推廣體系是實現林業技術推廣的主要渠道,構建完善的鄉鎮推廣體系,及時有效地解決推廣過程中出現的一系列問題,構建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氛圍,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有關規定,搭建推廣網絡[2]。首先要建立起服務化平臺,將信息、政策和科技等部門緊密地聯系起來,鼓勵有一定文化素養的技術人員參與到技術的創新和推廣工作中。其次,在政府和市場的基礎上加速林業技術的推廣,發展一批優秀的企業和農戶,鼓勵農戶應用新技術。最后要加大宣傳力度,借助媒體包括報紙、微信和微博等,將最為先進的技術傳達給農戶,保證其在林業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得到及時有效的解決。
2.2 ? 加大體制改革,構建良好的推廣氛圍
加大技術和資金等方面的投入,促進林業科研成果在基層推廣中得以轉化,盡可能地縮短周期,從根本上提升整體收益。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構建合作機制,組織技術人員培訓,從實踐、理論等方面入手,加大培訓力度,培養出一支優秀的團隊力量,能夠第一時間有效解決農戶在林業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此外,還可以通過招商的方式吸取社會閑散資金,采取合資或獨資的方式加大林業技術的推廣,有效解決資金短缺的問題。除了政府的資金撥款之外,還可以完善經濟合作組織,讓農民積極參與進來,有效解決經費壓力,實現技術的轉化。
2.3 ? 加強技術推廣
一直以來,林業技術推廣工作中缺少專業技術服務的能力,基層林業技術推廣的整體效率相對較低。在加強林業專業技術推廣工作中,要進一步提升工程的滿意程度,推動林業技術推廣工作的有序開展。同時,還需要聯系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起林業種子資源數據庫,從根本上提升林業技術的推廣效率。另外,要搭建平臺,做好產品的展示和技術指導工作,構建良好的推廣氛圍,發揮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建立示范基地,以優勢企業帶動弱勢企業,最終促進共同發展。此外,還要提高員工的創新能力,為林業技術的推廣搭建橋梁,保證生態林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3 ? 結束語
在林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加大技術推廣顯得尤為重要,要加強重視,加大技術、資金和人員等各方面的投入,為林業生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 1 ] 史哲瑜.生態文明視域下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J].中國林業經濟,2017(4):70-71.
[ 2 ] 范承勇.生態文明視野下綠色林業經濟發展的策略研究[J].經濟師,2018(10):292-293.
(收稿日期:2019-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