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慧
摘 要:小學敘事教學是語文教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感悟語言,領會文章思想,培養學生敘事能力的重要環節。培養敘事能力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敘事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就小學語文敘事教學的方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敘事教學;能力;培養
中華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作為文化基礎的語言的作用不可估量。語言知識與技能是從小學語文的學習中積累和形成的,尤其是語文敘事能力的培養與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改變敘事教學觀念
過去語文敘事教學,只是把教材當作學習語文知識的教科書,學生只能獲取別人觀察、思考、感悟生活經驗。所以我們要改變這種重認識輕情感,重理性輕感性,重分析輕綜合的傾向。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因此,我們必須改變敘事教學舊的觀念,努力提高敘事教學質量。
2 注重激發學生的敘事思維
從敘事心理看,敘事是期待產生,期待實現,同時產生新的期待這樣一個不斷推進的心理矛盾運動過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從接受到讀物的第一個信息時,他的敘事思維活動就啟動了。他要對這個信息進行詢問、作出猜測、產生期待。正是這種詢問、猜測、期待,成為敘事活動得以自主、自由進行的內驅力。教師有熱情,學生才會被感動。敘事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煽情能激發學生的敘事熱情,增強學生學習的欲望,引發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他們帶頭積極主動的進行學習。同時,教師在敘事教學中要倍加珍視和把握學生情感活動的脈搏,使其隨著敘事過程的推進得到強化。小學生還處于兒童時期,其感情總是處于運動的狀態,他們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趨向高漲,大腦皮層的興奮中心開始轉向課文本身的語言,老師應從學生的面部表情、朗讀的聲調、發言的措辭,敏銳地覺察到情感的浪花正在學生心頭涌動。
3 教給讀書方法
有的學生讀書喜歡憑借自己的興趣,對于那些具有曲折故事情節,形象生動的內容就會認真讀,而對于一般的材料,則是走馬觀花地瀏覽。有的學生雖然讀書認真,卻不懂得吸取書中的知識和信息,不知道學習里邊的寫作技巧,更不會將之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因此,這樣的讀書方法效果甚微。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給學生介紹一些巧妙的方法。所謂"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學生就能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課內學到的敘事方法在課外敘事中加以實踐應用,促進知識和能力的遷移,從而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方法一:瀏覽性泛讀。這種敘事方式就是需要學生有足夠的敘事時間,有足夠的興趣,在無需仔細敘事材料內容的時候,通過觀看標題、前言、目錄等,對文章的大體內容了解一下,這樣就能在時間不多的情況下獲得文章中有價值的信息。方法二:探求性速讀。這樣的敘事就是為了快速敘事,做到"四塊"即敘事過程"看書快",看到信息"識別快",識別內容"理解快",理解內容"記憶快"。這樣的敘事能使學生信心高漲,興趣也會得到增加,還可以提升學生的記憶力等。方法三:品味性精讀。敘事文質兼美的文章。在敘事這樣的文章的時候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細心,在敘事的時候認真揣摩作者對他的構思和立意等,還要不斷消化文章中的優美語句,在看到喜歡的語句的時候可以標注下來,反復敘事。這種敘事方法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敘事習慣。方法四:不同文體采用不同的閱讀方法。敘事童話故事,重在抓住情節;敘事人物傳記,關鍵是理解人物的形象;敘事詩詞,緊扣關鍵詞領悟意境;閱讀說明文,明確事物特點等等。
4 指導學生課外敘事能力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新課程標準》也指出:“廣泛敘事各種類型的讀物,課外敘事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敘事兩三部名著。”課外敘事既可以拓寬學生視野,增加積累,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其終身的敘事和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最重要的是課外敘事是學生在自由、無拘束、無負擔的心理狀態下進行的,所以學生對課外敘事興趣盎然、如癡如醉,充分享受著敘事的自由、敘事的快樂。近兩年,我們學校開展了很多讀書活動,刮起一股讀書熱潮,借著這股東風,我們語文教師都適時地對學生的課外敘事給予了指導: ①指導學生選擇書籍,推薦優秀的課外書。開卷未必就有益,讀書要有所選擇,只有讀好書才能陶冶情操、凈化思想、提升修養、擴大知識面。所以教師要向學生推薦思想健康、知識性強、有益于學生健康成長的文質兼美的書籍刊物:中外的名著如,《三國演義》、《西游記》、《安徒生童話故事》、《童年》等,書刊雜志如,《讀書》、《課外敘事》、《兒童文學》、《少年文學》《語文報》等。②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不動筆墨不讀書。”“筆記不但可以加強記憶,而且使人精明”(培根語)。所以應該讓學生養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養成讀書時摘抄好詞佳句、記錄讀書心得的習慣。而且讀書筆記還可以督促自己認真敘事、理清思路、把握閱讀內容。③指導寫讀書心得。語文教學強調的是讀寫結合,學生通過課外敘事、博覽博聞強記,開闊了視野、積累了知識,“厚積”自然就“薄發”了,所以教師應指導學生寫好讀書心得,或三言兩語的評論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極其寫法等的點評,或寫寫讀后的感想體會。點點滴滴都是學生的收獲,應該寫下來,久而久之,有助于習作和敘事能力的
提高,更讓學生感受到與文本對話的樂趣。
總之,敘事是聽說讀寫中最重要、承上啟下的重要環節,通過有目的、有計劃、有方法、循序漸進的訓練,去培養和發展小學生的敘事能力,讓我們的母語教學成為孩子打開世界大門的鑰匙,成為獲取知識的工具受益終生。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語文課程標準
(實驗)[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鐘啟泉.新課程師資培訓精要[M].北京大學出版
社,2002.
[3]方雙虎.論課堂氣氛的影響因素[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
報(教育科學版),2003(4).
[4]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M].上海辭書出版
社,2003.
[5]李廣,楊宏麗.上好課應知應會[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
社,2009(05).
[6]巢宗祺,雷實,陸志平.語文課程標準解讀[M].湖北教育
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