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濟濟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地不斷深入,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方法不斷地改進,教學效果也得到極大地提升,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逐漸被重視和挖掘。但隨著社會和科技的發展,邏輯思維能力并不能完全滿足未來發展的需要,還需要培養學生的聯想思維和創新思維等多種思維方式。對于小學數學來說,在教學中融入美術教學方式,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發散思維,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以便讓學生能夠掌握數學知識和邏輯思維的同時,開發他們的創新能力和聯想思維,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小學數學;美術;整合
各個學科之間從微觀上看似相互獨立,但是從宏觀上看,各個學科確是一個整體,學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利用學科之間的互補關系可以有效的充實學科的教學內容。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有很多的邏輯推理和公式運算,很多學生由于基礎較差或者邏輯思維能力不強,很難學好數學知識,對數學充滿了抗拒。而美術則是一門生動有趣的學科,將小學數學和美術教學有機融合,可以轉換思維,通過空間構想、知識聯想來解決幾何題、邏輯推理題等多種題型,避免因語言無法描述而導致學生難以掌握知識點,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多種思維方式,使數學教學能夠真實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 美術教育在小學數學教學的價值
小學數學是一門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學科,教學過程不僅是教學生基礎的數學運算,更是幫助學生建立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而生活離不開美,生活中是處處存在美的。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應該體現教學藝術、應該體現教學美感,而美術教育手段也能夠對小學數學教學效率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數學學科與美術學科的共通點就是注重研究形體的特點,數學學科的幾何學與美術學科的構圖原理具有緊密相關的聯系。因此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可以積極利用美術教育的手段來有效引導學生通過兼具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學習過程,發現數學知識、感受身邊的美。美術教育手段多種多樣,對于適合數學學科的手段,基本集中在繪圖教學以及手工制作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繪圖教學與手工制作教學,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平面幾何以及立體幾何的知識,從而發散學生思維,有效培養學生多種思維方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 小學數學與美術的有機整合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不能保證所有學生全方面發展,不符合新課標的規定,因此可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引入美術教學手段,通過生動形象的美術元素,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數學重點知識,且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其良好的思維方式,全方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措施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2.1突破課堂教學難點
數學教學有難有易,對于一些較難的知識點,教師要做到重點突破。例如小學的立體幾何教學包括正方形、長方形、圓錐、圓柱等內容。在小學數學立體幾何教學中,教師注重利用美術手工制作的手段,為學生明確數學概念,使學生能夠在發展數學素養的同時,有效提升動手能力。例如,我們在組織學生進行“圓錐”手工制作過程中,首先讓學生根據所學圓錐知識,思考利用硬紙板制作圓錐的過程。學生通過思考,明確了圓錐的展開面是一個扇形與一個周長同扇形弧長相等的圓。之后我們讓學生利用圓規、直尺和硬紙板,對圓錐進行制作。學生首先通過計算,計算出圓錐底面圓的周長;之后根據確定的周長來設計扇形的弧長,再根據扇形的弧長確定扇形的制作方法。最終利用數學作圖的方法作出扇形。在圓錐的表面扇形和底面圓繪制完成后,學生利用美術手工的手段將他們剪下,并進行粘貼,從而通過數學與美術結合的方法,親手制作出了一個圓錐體。學生對于各自制作出來的圓錐體進行對比,發現每個人制作的圓錐體高度不盡相同。這時我根據圓錐體概念的定義,為學生解讀了之所以他們制作的圓錐體高度不盡相同,是因為他們繪制圓錐體表面扇形的時候扇形的圓心角角度不同造成的,使學生更加清晰地理解了扇形與圓錐的關系。
2.2提高學生學習質量
數學教學中不可或缺一個過程就是習題練習。習題練習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加深運用;還可以反饋學生的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不足之處,以便教師可以逐步完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的開展以后的教學工作。但是,在傳統數學習題訓練中,學生們呈現出不積極的現象,不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習題的解答中,降低自身數學知識的學習質量。所以,教師們結合美術學科知識將數學習題進行適當的創新和改變,引導學生們認真積極完成數學習題訓練,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教學課堂。比如,在數字的考查習題中,教師們在數學題干中給出多個美術圖片,讓學生們以圖片涂色的形式來表示出相應的數字。或者給出學生們多個不同形式的美術圖片,讓學生們通過觀察分別求解出相應圖案的數量,不斷培養學生們的數學觀察能力,提高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質量。同時,在小學數學習題訓練中融入美術學科知識,引導學生們以愉悅的心情完成數學習題的訓練,以美術圖案的形式不斷提高學生們做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促進學生們思維的發展,提高學生們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質量。
在這樣的評價中,學生上課舉手的明顯增加了,課堂氣氛活躍了,無論是課上還是課下,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當然,我們在數學課上運用美術手段,一定要正確認識美術在數學課中所處的地位,注意尺度,不能喧賓奪主。將美術與數學有機地整合,相輔相承,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下將小學數學和美術有機的融合,一方面通過生動形象的美術元素,活躍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式,全方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其今后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偉根.淺談美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9(04):31
[2]何燕虹.融美術學科知識于數學課堂[J].考試周刊.2018
[3]劉火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美術手段.[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9):85
[4]何愛輝.美術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教學·信息.2018(44):126
[5]劉火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運用美術手段[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4(9):85-87.
*基金項目:河北省邯鄲市教育科研“十三五”規劃課題“利用圖書館提高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策略研究”(課題編號:1817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