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芳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語言藝術,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最為主要的溝通方式,同時還是我們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不管是意境優美的華美詩篇,還是引人深思的典籍文章,無不在展現語文的魅力,吸引著我們去深入地探究和體會其中的美好。如今,語文教學更加重視對于語言藝術以及寫作方法的教授,對語文的原本魅力卻并沒有深入的了解,因此,語文所表現出來的文化魅力常常為人們所忽視。
關鍵詞:高中;語文課堂;魅力
引言:
在高中課堂學習過程中,老師通常都是以教科書為主要教學材料,不過單一的教科書中的內容并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而相比之下,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及課外其他途徑所獲取的語文知識也占很大比例,并且通常都會有較深的記憶,所以高中語文教學應該是更加多樣化的。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不僅要進行基本的課本知識教學,還要提高對課外知識拓展的重視,以此來拓展學生的知識獲取渠道。
一、提高老師的語言素質水平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有著顯著的變化,而這對老師的語言素質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老師的綜合語言素質水平和語文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聯系。作為一名成功的老師,不但需要掌握合理的教學方法,靈活地調整教學手段及教學理念,而且還需要有著較高的語言素質水平,如此,才能夠更加精確、更加全面地找到語文的魅力。而語文的魅力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便是語文語言的魅力,其二便是老師語言表述的藝術性。針對高中學生而言,老師語言表述的藝術性占比更大。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老師需要對教授的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并且利用更加準確又富有活力的語言為學生們進行講述,進而引導學生們去體會語文的魅力。
二、靈活運用教材資源
如今,高中語文教材是基于新課程標準下統一進行編制的,不過,不同的區域環境下,其要求也存在差異。而更加靈活地運用教材資源是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果,以及彰顯語文魅力的主要手段。老師們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自身的語言素質水平來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處理,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進行教材內容的學習,以及體會語文的魅力。在高中語文教材中,文言文一直都是其中的難點,不過卻又是其中的重點,也是更能展現語文魅力的內容。比如《陳情表》一文,老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可以抓住其中的重點段落或語句來讓學生感受其中的寫作技巧以及魅力等,首先讓學生們進行通讀,了解大致意思,雖然該文難度較高,不過若是能夠合理地加以引導,不但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文中寫作手法的高超,還能體會到字里行間的語文魅力。先是讓學生去揣摩“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烏鳥私情,愿乞終養”、“生當隕首,死當結草”中所表述的作者和祖母劉氏之間相依為命的深厚感情,以及作者的一片孝心和歸鄉盡孝的迫切之情,最后“生當隕首,死當結草”一句則又是引用“結草銜環”這一典故,意指對皇帝的耿耿忠心。這些字里行間都是語文的魅力所在,短短幾句便能闡述作者的時間背景、事件發展、思想感情等,這也是文言文的獨特之處。
三、指導學生拓展課外學習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知識雖然重要,不過教會學生去主動學習也是不可忽視的,所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也是老師們需要重點關注的。高中階段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十分重要,自主學習能力的優劣直接決定了學生離開老師之后的學習能力和動力。而若是將自主學習進行區分,可以分為閱讀和協作兩個類型。不過,不管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還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閱讀都是至關重要的。課堂學習以及教材內容是有限的,但是課外拓展學習則是無限的,因此學習活動是需要主動開展,主動去拓展學習渠道的,針對這一方面,老師要合理地引導學生去主動學習課外知識。比如課外閱讀則是一種很好的學習延伸。課外閱讀能夠豐富學生的見解,充分了解世界,更加深入了解其他名著名作等。老師要合理地進行課外讀物推薦,比如文言文集、詩詞、散文集、國內外名著等,在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寫作能力的同時,還能夠陶冶情操,以及感受不同文體、不同協作方式的語文魅力。
除了國內名著,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國外優秀名著的閱讀,讓學生感受國外名著不同的寫作方式;同時鼓勵家長大力配合學生收集閱讀資料,為學生的課外拓展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
四、創建合理的教學情境
創建合理有效的語文教學情境,能夠明顯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合理的教學情境還可以幫助學生快速地融入到學習中,并提高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了解與掌控。所以,老師們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建合理的教學情景,并始終遵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勇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想法,進而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使之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從而更加深入地感受語文魅力。
比如,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音頻,以音樂的方式創建教學情境。《琵琶行》便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材。老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琵琶行》歌曲,讓學生感受到美妙歌曲的同時,也驚艷于其中的語文魅力。因為該曲完全契合《琵琶行》原文,在作曲上又十分精妙,以婉轉動聽的旋律給學生一種聽覺上和心靈上的觸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興趣,便于學生以歌唱的方式來進行背誦與理解。之后,可以通過前段的“琵琶聲”、“邀相見”、“重開宴”、“半遮面”來了解作者筆下琵琶女的形象,感受當時藝人的命運,以及“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作者同病相憐的感受,體會到其中的魅力和精妙。
結束語:
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們要從自身的綜合文化素養以及學生的學習狀態、成長狀態等角度出發,深入發掘語文的魅力,并將其更好地表現出來,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善于利用各種課外教學資源,并不斷改進與完善教學模式,將課堂內容進行拓展,充分發揮語文的真實魅力,促使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熱情,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林立輝.讓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富有魅力的途徑[J].學周刊,2016(23):111-112.
[2]張方慧.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融入人文魅力教育[J].學周刊,2015(2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