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飛
摘 要:隨著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和完善,學前教育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但是,很多幼兒園卻違背了學前教育的宗旨,使得幼兒教育嚴重傾向小學化。從而帶來了一系列弊端,影響了幼兒的成長和發展。為此,作為幼兒教育工作者,就要清楚地認識到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并積極探索應對這一問題的教育管理措施。從而使學前教育步入正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危害;應對措施
我國學前教育的目標是促進幼兒德、智、體等素質的全面發展,其具體內容包括:發展幼兒的基本動作,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發展幼兒運用語言的能力,幫助幼兒掌握簡單的文化知識,以促進其智力發展;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等等。由此可見,學前教育應當從最基本的地方著手,這樣才能適應幼兒的認知能力,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而隨著社會人才競爭日益激烈,學前教育開始傾向小學化,教師和家長因為急于求成走進了幼兒教育的誤區,這對幼兒的發展是十分不利的。故而,本文將闡述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傾向的幾大危害以及應對這一問題的有效措施。
一、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現象的危害
(一)揠苗助長,有礙發展
幼兒園所接收的基本是3—6歲的孩子,他們的思維能力、認知水平處于較低的層次,在接受一些新事物時需要一個緩慢的過程。而在幼兒園小學化的背景下,很多教師卻強行把小學的內容灌輸給幼兒。這些知識無疑是超出幼兒認知范圍和理解能力的,幼兒自然難以吸收和消化。所以說,這種做法無異于揠苗助長,是違背幼兒的成長規律的。并且,徒勞無功的結果尚可接受,但這種高強度學習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幼兒的智力發展,從而得到與預期完全相反的結果。
(二)任務繁重,引發厭學
幼兒處于知識啟蒙和思想啟蒙的關鍵時期,也是智力發展的基礎階段。這一階段的幼兒學習能力普遍較差,且心理素質和抗壓能力較弱,無法承擔過多的學習任務。而在學前教育小學化的背景下,很多幼兒園教師卻把遠遠超出幼兒能力的學習任務強加給幼兒,從而給幼兒造成心理壓力。但是,壓力不一定產生動力。因為幼兒的自我意識逐漸覺醒,他們的行為更容易被自身興趣所左右。所以,過大的壓力不僅不會促進學生認真學習,反而會引發學生的厭學情緒。有了這種情緒,在學生步入小學后,就很難拿出足夠的精力來融入新的學習環境,這是得不償失的。
(三)剝奪童趣,不利成長
童年是一個人最寶貴的時光,因為它是無憂無慮的,且充滿歡聲笑語。而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認識到,故事、游戲、動畫等充滿趣味的元素,是幼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幼兒認識世界、理解世界的最佳渠道。但是幼兒園小學化這一現象的普及,卻使得幼兒的生活中充斥著與年齡和能力不相符的學習任務,嚴重占據了幼兒的游戲時間。從而剝奪了幼兒珍貴的童趣時光,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成長。
二、如何應對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問題
(一)加強幼師管理,統一教學理念
教師是教育的執行者,也是和幼兒相處最密切的人之一。所以,要想解決幼兒園教育小學化這一問題,首先要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為此,幼兒園要加強對幼師的管理,爭取通過有效的手段統一全體教師的教學理念,以有效改善幼兒園小學化這一現象。例如,幼兒園可以定期組織幼師培訓活動,重申學前教育的理念和目標,并讓教學成績優秀的教師分享教學心得。另外,反思是進步的重要過程,所以,可以讓教師每周、每天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反思和總結,如果有不當之處及時改正。只有教師掌握正確的教學理念和科學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幼兒園教育擺脫小學化,進而走入正軌。
(二)基于幼兒特點,改進課程體系
隨著課程改革的推進,以生為本成為重要的教學理念,因為只有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而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最主要問題就是違背了幼兒的發展規律,要想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就要深入落實生本理念,圍繞幼兒的特點安排教學。例如,教師可以了解幼兒的認知特點、興趣喜好、接受能力,據此安排課程。在此過程中減去具有小學傾向的教學內容,合理添加游戲、生活技能、身體鍛煉等較為輕松的課程,這樣才能滿足幼兒的發展需求,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三)積極與家長溝通,傳達正確觀念
家長望子成龍的企盼是推動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重要因素。且不難發現,很多家長把“贏在起跑線上”奉為育兒理念,然后為幼兒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希望幼兒盡早地掌握更多文化知識。為此,作為幼兒園教師,就要積極與家長溝通,向家長普及學前教育小學化給幼兒帶來的不良影響,并向家長傳達正確的教育理念。除此之外,教師還要鼓勵幼兒向父母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比如,簡單的文化知識、某一項藝術特長、某種生活技能等等。讓家長看到孩子的成長,正確認識幼兒的發展需求。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實現家校聯合,為幼兒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環境,從而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全面發展。
總之,作為學前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認識到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危害,并根據幼兒的特點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育管理措施。從而更好地實現幼兒園教育的目標,為幼兒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蔡夏君.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原因分析及危害[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
[2]李才芳.如何防止幼兒園“小學化”教育現象[J].大眾文藝,2018.829F4D8E-71F8-44FA-80BB-EF9A490F4B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