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俊斌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增生患者應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對其尿路功能產生的影響。方法:在我院接受前列腺增生治療的患者中進行隨機抽取92例并分為參考組(n=46)和試驗組(n=46),參考組患者采用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試驗組患者采用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結果: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導管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較參考組患者短,術中出血量較參考組患者少,2組各項手術指標經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2組患者IPSS評分、殘余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經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均較術前改善且試驗組患者IPSS評分明顯低于參考組,殘余尿量明顯少于參考組,最大尿流率明顯高于參考組,術后各項目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前列腺增生患者應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可使其尿道功能得到明顯改善。
關鍵詞: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前列腺增生;尿路功能;影響分析
前列腺增生屬于泌尿外科多發性男性疾病,臨床表現包括排尿障礙、尿頻以及尿痛等,中老年人群患病疾病幾率較高,不但會給患者帶來強烈的身心不適感,還會降低其生活品質,手術治療對于改善患者病情及其尿路功能可發揮積極作用[1]。此次研究旨在探討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應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的效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基本資料? 在我院接受前列腺增生治療的患者中進行隨機抽取,本研究納入對象共計92例,納入標準如下:病情均經B超檢查等影像學檢查以及直腸指檢等確診;入選患者對本研究均有知情權且知情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如下:前列腺癌患者;重度肝腎功能異常患者;手術禁忌癥患者;重度泌尿系統感染患者[2]。入選研究對象均經隨機抽簽法分為2組,參考組(n=46)患者年齡47-89周歲,平均(71.3±5.2)歲,病程為10個月至7年,平均病程為(3.2±0.6)年,試驗組(n=46)患者年齡49-88周歲,平均(72.2±5.3)歲,病程為10個月至9年,平均病程為(3.4±0.7)年。入選對象經分組后其臨床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參考組患者采用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取其膀胱截石位,調節適宜的電凝功率和電切功率,為膀胱結石患者提供排石治療,然后行5點或者7點電切操作,直至精阜接近前列腺包膜部位,沿標志溝將前列腺中葉及兩側葉切除,最后將前列腺組織切除并對膀胱頸和前列腺尖部進行修復,術后為患者留置導尿管并進行膀胱沖洗。試驗組患者采用經尿道等離子電切術,調整其姿勢為截石位,將電切鏡自尿道置入患者膀胱內,以精阜為遠端標志,于病灶部位5-7點鐘方向做標志溝,實施環切操作至12點方向,在電切鏡下切除病變部位,術后為患者實施膀胱連續沖洗,持續沖洗2-3天[3]。
1.3評價指標
(1)比較2組患者手術治療指標,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導管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
(2)比較手術前后2組患者尿路功能,記錄和比較手術前后2組患者殘余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對比手術前后2組患者國際前列腺癥狀評分(IPSS),評估項目主要包括夜尿次數增多、排尿費力、尿線變細、憋尿困難、間斷性排尿、排尿間隔不足2小時以及排尿不盡等,指導患者根據自身情況如實填寫,輕度:0-7分;中度:8-18分;重度:19-35分。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1.0分析數據資料,(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差異通過χ2、t檢驗進行比較,±s表示計量資料,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則P<0.05。
2結果
2.1比較2組患者手術指標? 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導管留置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較參考組患者短,術中出血量較參考組患者少,2組各項手術指標經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比較手術前后2組患者尿路功能? 術前2組患者IPSS評分、殘余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經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均較術前改善且試驗組患者IPSS評分明顯低于參考組,殘余尿量明顯少于參考組,最大尿流率明顯高于參考組,術后各項目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中老年男性為前列腺增生多發人群,患者初期臨床體征主要表現為尿痛、小便頻繁等,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尿不凈、排尿障礙以及尿失禁、血尿等臨床癥狀,一旦受到感染等因素的影響,極易引發尿路感染、膀胱截石以及前列腺癌變等嚴重病癥,當前,臨床主要采用手術治療方法,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能夠使患者尿路梗阻得到改善,但是由于術中出現滲血的風險較高且手術時間過長,會加大術后性功能障礙發生率,導致臨床應用受限。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可縮小前列腺體積,能夠使長期炎癥引發的膀胱纖維化以及增生腺體對神經血管束產生的壓迫得到消除,從而減輕腺管阻塞、狹窄以及腺管口水腫等臨床癥狀,可使患者尿路癥狀得到緩解[4]。
此次研究中,試驗組患者手術時間、導管留置留置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較參考組患者短,術中出血量較參考組患者少,2組各項手術指標經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術前2組患者IPSS評分、殘余尿量以及最大尿流率經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2組患者各項觀察指標均較術前改善且試驗組患者IPSS評分明顯低于參考組,殘余尿量明顯少于參考組,最大尿流率明顯高于參考組,術后各項目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傳統電切術相比,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能夠減輕熱損傷對患者前列腺組織造成的損傷,能夠減少術中出血量,有助于手術醫生獲得更加清晰的術野,可降低包膜切穿以及組織誤傷等發生率。王曉峰研究[5]表明,應用經尿道前列腺切除術治療的患者術中失血量為(190.5±28.9)ml、住院時間為(12.3±2.6)d,應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的患者術中出血量為(113.4±19.8)ml、住院時間為(5.9±1.8)d,與此次研究結果相符。綜上所述,前列腺增生患者應用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可使其尿道功能得到明顯改善,臨床治療效果理想。
參考文獻:
[1]馮鏗,張濤濤.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雙極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價值研究[J].健康周刊,2018,(12):13.
[2]張治川.經尿道前列腺雙極等離子電切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觀察[J].養生保健指南,2019,(8):92.
[3]許存前,王德勝.經尿道前列腺等離子電切術治療前列腺增生35例[J].淮海醫藥,2016,34(6):695-696,697.
[4]曹成.經尿道等離子前列腺電切術和剜除術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療效比較[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6):733-734.
[5]王曉峰.經尿道等離子電切除治療前列腺增生的臨床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6,3(10):1837-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