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炯志
摘要:自2014年浙江和上海率先實施高考制度改革后,到2019年兩會期間,每個省、市、區都敲定了高考必改的決心,至此全國所有省份都已經或即將實施新高考。新高考打破了一考定終身的局面,讓學生有更大的自主選擇機會,同時也對考生和家長的選擇和適應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戰。那么,在新高考背景下,家長怎么做才能幫助孩子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作者作為一名浙江省一級特色示范學校的教學副校長,同時又是多年擔任高三教學的任課教師,結合浙江省新高考具體實施情況,給家長提出幾點建設性的建議。
關鍵詞:新高考;教育;家長
一、徹底理解高考綜合改革方案
從已經公布的各省、市、區高考改革方案來看,盡管內容有差異,但以下兩點是共同的:一是取消了文理分科,采用新的3+3或3+1+2高考模式;二是高考志愿填報實行專業+大學模式。面對這兩個變化,家長要盡早熟悉并告知孩子高考志愿填報實行專業+大學模式的優勢、3+3或3+1+2高考模式與以往3+綜合高考模式的差異,讓孩子在心理上更快地接受新高考。
各省、市、區的新高考方案有自己的特點。例如,每所高校各個專業在不同省、市、區的選考科目都有明確的規定,如果孩子有強烈進入自己心儀大學和專業愿望,家長要盡早告知具體科目,讓孩子在學業上提前布局、合理規劃,使目標學科有較好的發展,孩子在選科和志愿填報時就不會處于被動狀態;又如,不同省份高校自主招生、三位一體的政策有別,而這些政策可能會影響孩子的高考或高校錄取,家長如果能夠及早理解政策內涵,并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孩子進入理想大學、專業的途徑和機會將會大大增加。
二、適時培養孩子的興趣和能力
“選擇”是本次高考改革的一個亮點。家長一方面要全面了解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并且在此基礎上給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挖掘孩子的天賦和潛能,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探索孩子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類型,為孩子的發展指明的方向。在這樣的鋪墊下,孩子在高中階段進行生涯規劃時,才會有目標和追求,不輕易盲目從眾。另一方面家長還要根據多年對孩子的深度認識,為孩子提供正確、合理的指導。例如,如果孩子記憶能力強,可以建議多看文學、歷史、政治等書籍;邏輯思維能力強的話,可以加強數學、物理、化學運算的訓練;文理學科都強化的話,孩子的視野會更加開闊。條件允許的話,家長還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特長,帶孩子多參加相關的社團活動和社會實踐,讓孩子對自己今后所期望的職業和專業有較強的感性認識。這樣,孩子不僅從小打下良好的專業基礎,而且還會產生想認真讀書的思想動力,激發主動學習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習成績。
三、幫助孩子共同選擇選考學科
很多學校在高一年級結束時就讓學生選課。高一學生大多還處于未成年人階段,缺乏社會經驗和選擇判斷能力。這時,家長要主動與孩子一起認真分析其學科基礎、愛好特長和追求目標,共同商定選考學科。確定選考學科時一般可以考慮以下幾個因素:1.孩子感興趣的學科;2.孩子成績好的學科;3.該學科是孩子意向大學意向專業必考的學科;4.該學科是孩子所在學校的優勢學科。選科時,孩子和家長之間可能會出現下面三對矛盾:一是孩子大多在意目前狀況,家長考慮更多的是將來發展;二是孩子突出的是自身興趣,家長側重的是學習成績;三是孩子把理想放在首位,家長更注重現實問題。當孩子和家長想法不一致時,大家要靜下心來一起分析各自方案的利弊,最終達成一致的意見。假如最后意見還是不一致,要以孩子意愿為準,畢竟是孩子在讀書。以往選科時,有些家長僅憑自己的主張,不顧孩子喜好,最后孩子成績一塌糊涂;也有些孩子對選科考慮不全面,被外界的說法誤導,在后來的學習中才發現自己的能力完成不了自己選擇的學科,但是后悔已經來不及了。這些反面案例要引起家長高度重視。
四、引導孩子盡快適應高考改革
根據浙江省和上海市的高考改革經驗,部分學生在選科走班后會在情緒上產生波動,學生的情緒波動主要是由以下四個方面原因引起的。
第一,孩子留戀原來的行政班級,對新的教學班級不適應;第二,孩子習慣在固定位置上學習,對走班教學不適應;第三,孩子認同原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節奏,對新的任課教師不適應;第四,因為孩子有上述的不適應,學習成績下滑,對學習產生不自信。這時,作為家長,要主動與孩子交流,分析具體原因,共商應對措施,讓孩子盡快適應選課走班教學。走班選課會導致行政班級的概念在弱化,同時讓學生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時間。這樣,教師不可能像以往一樣隨時隨地盯著每一位學生,學習全靠學生的自覺行為來支持。所以,家長要培養孩子自律意識,提高自學課的學習效率。新高考采取的是新的3+3或3+1+2模式,學校對語、數、外和其他選考學科在課時安排、作業、輔導、考試等方面與以往有所不同,孩子可能一時不習慣,家長要給予積極正面的引導。
五、及時與學校和教師聯系溝通
首先,在學校出臺新方案和規定時要溝通。新高考與老高考有很大的不同,學校肯定會采取相應的辦法和措施來應對,有些規定和要求可能家長一時難以理解,這時家長與學校充分溝通后要全力配合和支持。其次,在孩子行動反常時要溝通。新高考走班教學學生不固定,教師不固定,自修時間和自修教室不固定,孩子出現問題時,教師難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并與家長聯系。這樣,要求家長平時要多觀察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最后,在大型考試和活動時要溝通。新高考方案使考試與活動比以往更多了,重大考試和大型活動在對學生要求提高的同時,往往需要家長的配合。只要條件允許,家長一定要堅持積極參與。對孩子來說,高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假如孩子在高考這個人生道路上能夠作出正確的選擇,那么,孩子今后可能一輩子都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從而在快樂中實現自己的價值和追求。
(責編 楊菲)
參考文獻:
[1]任占華.新高三,你準備好了嗎?U].考試(高中理科),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