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蘭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在小學語文作文課教學中應用“先寫后教”已經成為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科核心素養的根本方式。眾所周知,小學語文作文課屬于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用“先寫后教”放松將有效鍛煉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目前,已有很多的小學語文教師正在探究應用“先寫后教”的方式方法而且已經取得不少的研究成果,本文將根據這些研究成果進行如下分析,希望能為各位小學語文教師提供切實可行的作文教學方案。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課;教學策略;“先寫后教”
新課改背景下,在小學語文作文課教學中應用“先寫后教”對優化學生的學習思路和方法,樹立正確的作文學習價值觀等方面意義重大。基于新課程理念要求,優化“先寫后教”應用方法作為促進小學語文作文課教學發展的重要途徑和方式,需要小學語文教師繼續在現代教育領域中進行深入研究。借助“先寫后教”,讓學生接觸更全面的學習內容,獲得更好的學習環境,是目前小學語文作文課的根本教學思路。下面,我將對此進行詳細的分析論證,文中涉及的教學實例請參照人教版小學語文作文課材料。
一、小學語文作文課教學中應用“先寫后教”的主體思路
應用“先寫后教”的主體思路要從正確解讀“先寫后教”開始。顧名思義,“先寫后教”就是教師先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進行寫作,這個過程完全由學生自主探究,然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寫作問題進行指導,而且這個過程還需要教師秉持“人本教學”理念,繼續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作用。總的來說,應用“先寫后教”的主體思路主要是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鍛煉思維能力:“先寫后教”的核心在于讓學生先實踐,因為學生沒有寫過,或缺乏相關經驗和指導,所以他們在寫的時候必然要經過很長時間的思考、討論和實踐。無論最后的結果如何,學生都在這個過程中鍛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
第二步:設置懸念,增強學生的探究興趣:因為是“先寫后教”,所以學生在寫的時候往往還不知道具體的方法步驟,這樣就會在學生心中設置一個懸念——到底應該怎么寫呢?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們的探究興趣會越來越高,繼而就能深化和拓展探究過程,學習更多知識。值得注意的是設置的懸念要與作文教學內容相關,并且設置的懸念要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方式以及學習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引發學生求知欲,激發學生好奇心。
第三步: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優化學生的探究方式:學生在前期寫的時候因為不熟悉,所以必須借助他人的幫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就可以采用分組合作學習法,免去學生盲目甚至錯誤的探究方式,轉而通過“集體思考和討論”找到最好的實踐思路和方法。分組合作學習簡單來說就是將學生合理的分成幾個學習小組,在分小組時,要確保小組內既有寫作能力較強的學生,也要有寫作能力較弱的學生,這樣才能夠實現互相幫助。在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教師也要積極參與進來,這樣當學生發生探究錯誤的情況時,教師能夠隨時引導學生正確地探究內容,使學生通過合作學習進行探究時能夠正確并且有效地獲得更多知識。
第四步:以寫促教,提升教學成效。學生寫的過程和教師導的過程實則是連貫的,學生在寫的時候出現的問題就會被當作“教”的主要內容。
如此一來,教師就省去前期講解的時間,專注于學生的學習重難點進行教學指導,從而有效解決學生的寫作問題。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不可能一下就能夠寫出一篇好文章,但是經過先寫后教的過程后,小學生能夠寫出一段好段落以及一句好句子是非常有可能的,而好學生都是夸獎出來的,學生會在寫的過程中向教師主動提出問題,教師一定要積極鼓勵,這樣能夠使學生將自己不明白以及自己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積極主動地向教師詢問,使學生有效提升寫作能力,還能夠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這樣一來,在今后的寫作過程中能夠讓學生對寫作產生興趣,有效提升寫作教學效率。
二、小學語文作文課教學中應用“先寫后教”的具體實施策略
為更加具體地進行分析,此處以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習作二十年后的家鄉》為例,具體分析如下。
(一)設置情景,引入寫作
因為小學語文作文課的實踐性比較強,所以采用情景教學法能夠比較直觀地展示實踐寫作主旨和內容,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降低學生的寫作理解難度,從而方便教師更好地引入寫作。
例如,教師創設情境:“我們的家鄉風景秀美,再過二十年后,它會變成什么樣子呢?是依舊青山綠水,還是會立起層層高樓呢?”借助這樣的生活化情境引導學生想象,學生自己也必然會對比家鄉和城市的不同,如此就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也很容易地理解寫作內容。
(二)先寫
在寫的過程中教師要給學生分組,分組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在集體智慧的引導下啟迪個人的實踐思路。為了讓他們多思考,教師可以先給他們一些基本素材讓他們自己挑選,如圖片(高樓林立、燈火通明的街道、繁華的都市生活等)以及生態環保材料等,但是大部分的小學生一般都不會聯想到生態環保方面,所以在初期的時候也不會選擇,然后讓他們討論總結具體的寫作思路、內容,最后再根據討論結果進行寫作,在寫作過程中學生自然就能碰到很多問題,其中兩個問題最為典型,第一個是學生沒有很好地應用生態環保材料,導致寫作內容比較膚淺,而且缺乏時代精神;第二個是他們的寫作思路比較簡單,沒有全面展現二十年后家鄉的繁華魅力。針對這兩個問題,教師就可以進行下一步的指導工作。
(三)后教
教的過程實際就是教師親自演示寫作思路和內容的過程,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必再要求學生自己寫作,而是把全部精力放在聆聽教師的演示過程上。一般來說,教師的演示過程比較慢而且比較精細,為了確保學生能學會,教師就必須要把材料選擇、寫作的步驟方法等詳細解說一遍。
例如,針對上述的兩個問題,教師首先要體現生態環保材料的作用,教師可以形象地把生態環保比作家鄉青山綠水的“保護神”,只有按照環保要求踐行環保理念,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家鄉在二十年后依然能保持青春活力,這樣一說學生就恍然大悟。其次,演示具體的寫作步驟方法,即從自然環境、社會文明發展、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三個方面,按照順序方式一一進行講述,然后再將三個方面統一起來寫華麗的“龍頭”和有力的“豹尾”,這樣的話整個文章看起來就很有條理,通過步驟方法的演示,學生就能結合前期的實踐找到問題癥結,從而進一步提升寫作水平。
先寫后教完全顛覆傳統教學模式,在先寫后教中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暴露自己在寫作時的不足,然后教師針對這些問題逐一擊破,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寫作水平以及教師的教學效率,還能夠使學生寫作的自信心有效提升,一改小學生對于寫作的恐懼心理,進而更加積極主動、有信心地完成寫作任務,這種情況下才能夠從根本上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及核心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應用“先寫后教”是新課程理念思想指導下小學語文作文課教學改革的重要措施。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明確應用“先寫后教”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并采取科學的教學理念和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積極優化應用方法。當然,上述分析只是我的個人淺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希望各位小學語文教師能基于本文的分析論證繼續探究相關的教育教學方法。
(責編 張欣)
參考文獻:
[1]邱秋玲.先寫后教——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模式初探[J]師道:教研,2016(1).
[2]陳新福.寫作教學:慎用“先寫后教”——《我的讀書故事》作文教學感想[J].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