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婷婷
摘要:隨著信息化世界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的運行模式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新生的現代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已經廣泛運用于教育教學的各個領域。學校體育教學是學校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組織方式也可以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本研究利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觀察法等研究方法對體育教學與智慧環境相結合的可行性與效果進行研究,研究發現,智慧環境下的體育教學組織形式多樣,教學內容豐富,對高中生的創造能力、探究能力有顯著提高。
關鍵詞:智慧環境;高中體育教學;教學方法
自從進入21世紀信息化的時代后,一些新興的概念相繼提出,2008年IBM總裁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此后“智慧校園”的構建思路便被專家學者提出。智慧校園是指通過運用互聯網、物聯網、社會性軟件等技術,將學校教學、科研、管理等事物以及各類校園資源和應用系統高效整合,從而實現智慧管理與服務的新型信息化。[1]智慧校園的構建將會對學校體育教學尤其是高中學段的教學產生深遠的影響,目前的高中體育教學方式過于重視學生的體育知識技能,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忽視比較大,導致學生現在想上體育但是不想上體育課,而且現在體育課的教學組織形式固定,教學器材單一,很難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這樣的體育教學很難達到“健康第一”、“陽光體育”的教學目標?;谥腔坌@下的體育教學可以利用學校的網絡與軟件將傳統的體育教學進行變革,將信息化的教學滲透到體育內堂理論和外堂實踐課中,適當的利用學校平臺將微課教學和翻轉課堂運用到體育教學中,從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相關研究指出,目前60%左右的中小學已經實現校園的智慧化,發達地區超過80%[2],而且各個院校都在打造自己的智慧校園,學校的智慧化是大勢所趨,所以學校體育教學應該抓住信息化帶來的機遇,打造自己的智慧教學方式。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搜集國內外的相關資料,重點對中國知網的文獻進行查閱,整理資料,用以指導本研究。
(二)訪談法
對相關專家學者進行電話與見面訪問,整理相關理論,解決問題。
(三)觀察法
對教師的研究過程進行記錄觀察與研究效果進行對比。
二、結果與分析
(一)智慧校園下信息技術的運用將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信息技術對當代學校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隨著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等技術引入教學課堂后,高中教學的教學方式已經發生極大地轉變。而且高中生這一學段的學生與時代的結合緊密,對互聯網、計算機等操作熟練,興趣高。在高中體育課中引入信息化教學,就會大大提高體育課的新穎性,讓學生在體育課上不僅僅是動手,更能動腦學習。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可以借助移動設備在課堂上觀摩世界一流運動員的技術動作,進一步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更可以在課堂外借助教學平臺對下節課或者自己感興趣的學習內容進行預習自學,大大提高自身的操作技能。
(二)利用網絡信息技術建立線上體育學習平臺,發揮信息時代的優勢,推動情感目標的實現
終身體育和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與技能是新課標的要求,它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鼓勵師生積極交流互動。傳統的體育教學在教學效果上尤其是學生的情感目標上很難達到要求,智慧校園下利用網絡技術建立體育教學平臺,在體育教學平臺上可以設置校園體育、體育教研、教學資源、快樂體育等專欄[3],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學習已經學習過的技術動作,也可以開闊自己的體育視野,更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學習相關的專項動作,了解相關的體育知識;在平臺上設置專門可以提問的交流窗口,學生有問題可以及時的與老師進行交流。這樣一來,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還為學生的終身體育和情感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體育教學在智慧環境下可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改變教學方式
操作技能的學習不同于心智技能的學習,它除了要求多加練習之外,更基本的是需要對操作技能有完整正確的認知,智慧校園就會讓學生對動作的認知變得更加容易方便。無論在體育內堂還是外堂,教師都可以借助多媒體和移動設備對信息庫中的資源與學生共享,使學生能夠對學習的知識與技術有更清晰完整的認知。更為重要的是體育課由于其限制性學生很難在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這也導致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學不精,學不會。在智慧校園下體育課堂可以適當翻轉,與微課教學相結合,教師可以利用已建立的學校的學習平臺將課堂學習的內容以微課視頻的形式提前上傳到體育教學平臺中,學生提前對學習內容進行觀摩與學習,這樣學生就可以對將要學習的技術動作進行提前預習,在學習的時候帶著問題去學,老師側重解決學生的問題,提高學習質量;學生對學過的動作有遺忘或者沒學會時,也可以對之前的視頻進行學習,這樣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又鍛煉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總結
智慧校園對于高中體育教學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它是改變目前體育教學困境的基礎,運用得當,將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改變乏味的體育課堂,改變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和創造能力等。但智慧校園下的體育教學對體育教師而言也是一種挑戰,它需要教師與時俱進,終身學習,提高自身新時代的教育教學能力,但在智慧校園的大趨勢下學校體育教學相信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陸文婷.高中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學術論文,2016,03.
[2]矯志慶.智慧校園視域下中小學體育教師勝任特征結構模型的構建[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8,02.
[3]彭學軍.十三五科學規劃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