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懷珍 宗晶晶
對每一個高中生來說,職業規劃并不遙遠。高中學校的教育對學生未來職業規劃具有指導意義,教師需要將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四個方面逐步滲透在教學中,并針對職業規劃的具體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核心素養中的政治認同能夠指導學生的職業方向定位,并促使學生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完成正確的職業方向定位,進而積極按照正確的方向努力奮斗;理性精神的養成還能助力學生的職業能力測評,并幫助學生通過客觀、理性地認識與分析形成職業綜合能力;法治意識核心素養的建立能夠通過法律的準繩規范學生的職業規劃決策;公共參與核心素養能促使學生在社會參與過程中不斷增加職業成熟程度,并以成熟的姿態完成職業的合理規劃和社會事務的參與。
一、政治認同指導職業方向定位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培育學生政治認同核心素質,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促使學生積極肯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在社會主義的建設中找到自己的職業方向定位。在思想政治教學中,我根據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和民主政治的發展狀況對學生進行教育,并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國策。基于此,在對學生進行職業夢想教育時,引導學生堅持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相統一的原則,使每一位學生的職業定位都符合我國的政治發展方向與水平。在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今天,作為未來國家的建設者,高中生要最終通過定位職業方向順應社會政治制度的發展,促進社會政治制度的完善。因此,教師在幫助學生定位職業方向時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課的導向功能,促使學生的職業方向與我國的政治制度相契合,進而使學生的職業抱負更具社會價值
二、理性精神助力職業能力測評
理性精神的建立其實就是要求學生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并通過這種科學、辯證的哲學思想把握社會發展的規律,指引其個人成長和職業能力測評。也就是說,教師需要通過理性精神的有效培養提升學生的知識學習能效,并促使學生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理解與方法論的應用過程中正確分析、認識自己的職業能力,對自己做出客觀、符合真實情況的職業能力測評。例如,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知識時,我請學生根據“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與“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兩部分哲學知識進行自我職業能力測評,并著力通過實踐的體驗和感受發掘自己的職業興趣,進而通過發展的觀點看待自己的職業生涯發展和職業能力提升空間。同時,我結合上述哲學知識編寫了職業能力調查問卷,對學生進行了職業能力測評,并幫助學生通過個人特質檢視、職業能力傾向、EQ情商測評、事業心測評、溝通交流能力測評、處理問題能力測評等多項職業能力測評內容完成職業能力的檢測,進而幫助學生在理性思維與精神中學會客觀、積極地看待自己的職業能力,最終實現對職業選擇和職業道路鋪設的有效引導。
三、法治意識規范職業規劃決策
法律是保障一個社會平穩、有序運行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通過法治意識的培育構建學生的法律知識和法律意識,讓學生懂法、守法、用法,使學生在法律制度允許的范圍內獲得職業的進步和職業能力的提升。作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法治精神提高了他們使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作為勞動者的合法權益的能力。例如,我與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設想的溝通時,有學生提出,現在最有價值的是人才和知識,因此自己準備將國內外文化的傳遞和知識交流作為自己的職業規劃方向進行努力,并借助這種文化傳播的方式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這時,另一位學生表示,不論是文化的交流和經濟的來往,都需要符合我國的法律法規,不能做出逾越法律的事情。如果真的想要從事相關行業,則需要嚴格翻閱我國的進出口、文化產權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各項文件,確保自己的職業行為符合我國法律法規的各項規定,要“行法律允許之事”。我肯定了該生的見解,并表示:法律法規是指導學生進行職業規劃決策的重要保障,也是保證學生職業生涯規范的重要工具。因此,學生在進行職業規劃決策時需要考慮自己的職業、職業行為、職業所得是否合法,并積極通過這個問題實時審視自己的職業規劃和決策,進而在懂法、守法的基準下規劃職業生涯與職業發展。
四、公共參與提升職業成熟程度
公共參與其實就是要求學生通過思想政治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對我國公共事務的參與和社會責任的承擔肩負起應盡的責任,并積極行使各種權利,履行社會義務。作為思想政治課的核心,公共參與核心素養與學生的未來職業參與能力以及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息息相關。教師應該將公共參與意識與學生的職業成熟程度相融合,并促使學生在公共參與過程中實現職業方向的明確和職業態度的健全與成熟。在進行政治課教學時,我通過講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公民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幫助學生建立公共參與的意識,并告訴學生職業成熟度的檢測方式之一就是看職業生涯與社會的關聯性。在職業成熟度不斷增強的過程中,學生對社會的民意表達、社會公益活動的參與和公共服務事項的積極組織等都會有越來越深的認知。因此,職業成熟度越高的人群越熱心于參與社會公共事項,并會積極了解民主管理的程序,體驗民主決策的價值和民主監督的巨大作用。因此,教師在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需要將公共參與核心素養與學生的職業成熟度進行融合,通過增強其職業成熟度不斷提升其公共參與的意識,通過強化其公共參與的意識提升學生的職業成熟度,進而在兩者之間形成良好的互促和良性循環關系。
思想政治知識的教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過程,其還具有重要的職業指導和職業選擇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應該積極通過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培育和提升不斷完善學生的職業修養和職業規劃能力,促使學生在思想政治課的學習過程中為職業規劃設計出有效的藍圖,使思想政治課教學為培養有責任、有擔當的民族復興大業的接班人做出應有的貢獻。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