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艷玲
【摘要】 文言文是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難點,為了確保文言文教學實效,教師應該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幫助學生掌握文言文的翻譯方法,教會學生聯系生活舉一反三,總結文言文的內涵和意思,從而提高學生文言文閱讀理解能力。本文就以此為內容對如何開展文言文教學對策進行研究。
【關鍵詞】 初中語文 文言文教學 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9)01-117-01
0
引言
文言文比較晦澀難懂,對于初中生來說理解和學習較為困難,因此在平時練習或者是考試中文言文閱讀理解效果都會相對較差。為了能夠緩解這個局面,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深入探究文言文教學策略,從根本上提高學生文言文理解和學習能力,從而奠定中學生的語文基礎。
一、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培養文言興趣
1.誦讀法
目前能夠選入我國初中語文教材的文言文,大多是極具時間考驗以及世人稱贊的名品佳作,所以其文化價值、藝術價值、欣賞價值都極高,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切忌直接上手,對文言文剖析和解釋,而是要鼓勵引導學生首先對文章進行誦讀,從每一個字詞到段落再到整體,對文言文有一個詳盡的、清晰的基礎感知為第一要義。學生也會在反復的誦讀過程中,潛移默化間感受到文章的調理與脈絡。誦讀是初中文言文學習過程中最為關鍵的基礎環節,學生通過誦讀感受到的內容價值要遠遠大于教師引導下的學習,尤其對針對部分誦讀價值高、文化內涵豐富的作品,如:《小石潭記》一文,怎樣讓初中學生從柳宗元身上看到、理解并傳承古代圣賢在人生困頓之時“雖萬受摒棄,不更乎其內”的高尚品性?
教師可以這樣處理:(1)學生反復誦讀課文(約15分鐘)之后,教師范讀。(2)學生交流翻譯難點,教師予以點撥,再次誦讀全文。(3)師生共同梳理文章思路。(4)教師提問:為什么柳宗元在文章前面部分說“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然而文章結尾處又不厭其煩地羅列同游者,且都是柳宗元最親近的人,這不是自相矛盾嗎?(5)學生再讀文章景物描寫的句子,讀句子談理解。
2.拓展法
盡管現代漢語是目前我國交流溝通最為主要的方式,但進行文言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自己的文學素養,文言文學習也是全面提升學生綜合文化品質的重要手段。而教材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基礎藍本,但教師不應當只局限于教材內容,而是做到適度的拓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意義上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歷史,不斷提升民族文化的精髓,更好感知到來自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完成基礎教學任務后,教師可額外進行如《說文解字》等課程。不僅能夠更好契合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還能夠在現有基礎上,將文言文教學的空間做到進一步的延伸和拓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獲得更為全面的教學體驗。
二、教學中注意主體感知與思考并重
文言文是我國古時最為重要的文化輸出表達方式,也是古人思想的重要載體,進行文言文教學最大的價值在于,借助文言文的載體能夠將我國五千年以來的思想文化進行傳承,并且能夠更好發揚光大。因此,固然文言文的字詞解釋、行文結構十分重要,但教師最為重要的內涵在于幫助學生領會之中的精神文化內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落實文言文教學的目的,驅動學生感知到我國五千年以來的精神文化。同時,這樣的教學要領與方式,才能從根本上改文言文變學生對于文言文學習刻板、枯燥的認知,達到最佳的文言文教學效果。
為了能夠能讓學生更好的感知和思考文言文內容,教師應該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合理進行引導,教會學生理解和翻譯文言文的技巧和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的感悟課文的思想和內涵,強化學生對課文體悟和感知,教師針對重點段落、重點詞匯,反復強調和解釋,進一步解答學生疑惑,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效率。
例如:《核舟記》中的“罔不因勢象形”根據朗讀就會知道“罔不/因勢象形”,“罔不”與后面的詞語停頓一下,有助于句子的理解。又如《愛蓮說》中,對于人們對三種花的喜愛:菊,蓮,牡丹,分別用三種語氣來讀:惋惜,嘆息,諷刺,從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第二遍,讓學生跟著默讀,模仿朗讀者的語氣。
三、引入多媒體優化文言文教學環境
在我國互聯網信息技術不斷發展和進步的形勢之下,多媒體運用在教學過程中已經成為必要的教育途徑與方法。盡管文言文的時代距今有一定的距離,但在多媒體的輔助下,教學的形勢能夠更好優化,并且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了教學的趣味性。在原有基礎上,多媒體可以呈現如視頻、音頻、圖片等多元化的表達方式,從而簡化文言文學習的難度,學生也能利用資源高度共享的互聯網和多媒體,展開自主學習。
比如:教《口技》,我為學生播放了現代人表演的各類口技的錄像;教《小石潭記》,我則以圖文和背景音樂相結合的方法,美景、美文、美圖、美樂,學生誦讀時不禁沉醉其中。通過讀,學生能達到六七分懂,在學生反復誦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文言文語感。
結束語
文言文中包括很多晦澀難懂的句子、古今異義詞、活用句式、詞語等,這些內容的學習對于中學生來說具有一定困難。初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文言文的教學的時候,應該關注到學生的這些特點,首先奠定學生的語文基礎,之后再傳授學生文言文翻譯的方法,幫助學生初步了解文言文句子、段落的含義,從而逐漸提升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解決學生文言文學習中的困難,最終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和質量。本文從幾個方面對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對策進行了研究,希望能夠為初中語文教師文言文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助力。
[ 參 考 文 獻 ]
[1]徐昊.初中語文文言文與詩歌的學習方法[J].學苑教育,2018(18):40.
[2]閻婷婷.初中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策略研究[J].課外語文,2018(24):76-77.
[3]李炳鑫.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導析[J].情感讀本,2018(23):71.
[4]黃靈芝.初中語文文言文閱讀教學的問題與改進對策[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8(16):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