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針對中職英語教學教師習慣于“滿堂灌”,學生習慣于“抄黑板”等現狀,闡述了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應注重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創設自然的課堂環境,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保持學習英語的熱情,普及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關鍵詞】激發興趣;課堂教學;師生關系;自主學習
【作者簡介】楊元靜,東營市墾利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課堂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場所,也是學習者吮吸知識甘露的沃野。一堂生動活潑具有魅力的好課,猶如一首婉轉悠揚的樂曲,“起調”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勝,“終曲”余音繞梁。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習慣于“滿堂灌”,學生習慣于“抄黑板”。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死記硬背的英語學習習慣,學習效果低下。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為了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變得更加重要。作為英語教師如何培養中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創造良好的開端,這將更加突出而艱巨。筆者將結合自己的教學,談談自己的實踐和策略。
一、注重引導,激發學生的興趣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教師只有持續不斷的喚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才能將學生導入繽紛的英語世界。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來說,學生開始涉入一種完全陌生的語言環境時,無不懷著兩種心態:好奇和畏懼。好奇可帶來興趣、希望和成功,而畏懼則可帶來退縮、失望和失敗。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入門引導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針對英語學習者的引導上要多下功夫,創造活潑、有趣的教學情景,采用直觀、生動的教學手段,提供豐富多彩的練習形式等等。這些都有助于激發學習者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譬如,教師可以利用自己平時收集的中國和世界各地的風景名勝畫冊,用輕松、流利的口語介紹英語在世界范圍內的運用,激發他們的興趣。針對學生們活潑好動的年齡特征,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稱呼、招呼語、告別、邀請做客、謙虛、道歉、贊揚以及表示關心等最基礎的方面學習,使學生感到英語就在身邊,借用生活中大量生動有趣的事例,不斷引導學生延續好奇,保持英語求知欲,讓學生看到學好英語的希望,并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始終在“我也能學好英語”的心理狀態下,輕松愉快地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有良好的開端,將會事半功倍。
二、創設自然的課堂環境,保持學習英語的熱情
隨著學習的深入,難度的提高,學生對英語也會產生畏難情緒,如何保證學生對英語一貫的興趣和熱情,也需要課堂環境自然寬松,自然愉悅的課堂環境對英語教學具有重要意義,而創造輕松、愉快氛圍的關鍵是和諧的師生關系。因為教學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制約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因此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把教學過程當做向學生傾注愛的主渠道,寓愛于教學之中,以自己真正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不以權威監督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
另外,教師還要注意使用語言的技巧,比如,當幫助學生糾正錯誤行為或思想時,教師應該說Why not…? Shall we…? We should….而不是You must….You should…. 當他們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體諒學生,態度和藹、委婉地指出錯誤,并多肯定他們取得的成績和進步,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常對學生講“Trust yourself”,“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keep up your courage please”,“We believe we are the best”等等激勵話語,并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把教師自己包括在內,使學生感到教師始終是他們中的一員。
教師營造自然的課堂環境還應根據學生的好奇、好動、好玩、好勝等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如做游戲、講故事、進行有趣的比賽和角色扮演等。譬如在講解Describing people的內容時,組織學生利用所學的詞匯和句型He/She is…. He/She has…. He/She usually wears…. 描述班里的某一個同學的典型特征,其他學生做猜測游戲,學生積極配合,課堂氣氛活躍,效果很好。教師要善于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契機,讓學習英語的課堂成為模擬的醫院、果園、超市、街道、餐館、聚會等學生非常熟悉的場所,讓學生在“身臨其境”中感受英語的魅力。
三、普及科學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
英語教學的現狀:中職英語教學中,教師習慣于“滿堂灌”,學生習慣于“抄黑板”。久而久之,學生養成了死記硬背的英語學習方法,過分依賴于老師,對于知識不會根據具體的語境靈活變通,自主學習能力差,效率低下。
“授人以魚,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益無窮。”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是傳授語言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即如何去觀察、記憶、想象、思維和注意,即獨立的、主動的學習,這有利于學生今后的“繼續教育”、“終身教育”,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持續性發展
綜上所述,只要我們明確教學思路,在教學中時刻為學生創造和諧的教學氛圍,多為學生創造機會,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提高學生英語水平非一日之功,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堅持不懈,一定能讓每一個學生學好英語。只有這樣,才能消除“滿堂灌”、“抄黑板”這一不良現象,以創設語言環境為手段,以學生主體為中心,以培養學生能力、促進學生發展為宗旨,讓英語課堂成為學生的樂園,提高英語素質水平。
參考文獻:
[1]馬丁·韋德爾,劉潤清.Language Teaching&Learning From Theory To Practice[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