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顯英
摘 要:本文中“幼兒閱讀”是指幼兒園和家庭通過圖片、文字、標志等視覺刺激材料作用于幼兒,使幼兒充分調動其各種心理活動,認真傾聽成人講述,并對材料內容進行簡單分析和語言表達的過程。因此,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幼兒的心理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主要表現在是幼兒認知、語言和個性發展三個方面。
關鍵詞:家園共育;幼兒;閱讀
首先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幼兒認知能力發展有促進作用。閱讀材料中的圖畫和文字可以培養幼兒的感知能力,幫助幼兒解決“是什么”的問題,閱讀材料的形象性和情景性可以拓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輔助幼兒逐漸從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幫助幼兒解決“為什么”“會怎樣”等問題。其次,閱讀能力的培養可以發展幼兒語言文字能力。幼兒在與圖書的對話中,能增強語言交流的興趣,獲得一定的語言交流經驗,在閱讀中初步掌握的書面文字也能使幼兒更好地表達自己和敘述事件。最后,閱讀可以促進幼兒個性品質的發展。幼兒在閱讀中利用思維和想象與作品中的人物和情節交融,不自覺地扮演某些社會榜樣角色,從而喚醒幼兒良好的情緒情感和意志水平。
一、幼兒閱讀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
(一)幼兒園與家庭缺乏家園共育的思想意識
幼兒園缺乏合作觀念和服務意識。幼兒園是指導幼兒閱讀的重要角色,是擁有更為專業和全面教育資源的特殊機構,能較好的對幼兒閱讀產生影響。而調查發現,在現實生活中幼兒園更多扮演了居高臨下的指揮者角色,很少考慮家長對幼兒閱讀的現實需求,只重視幼兒園園區內閱讀活動的開展,不愿主動去了解幼兒家庭閱讀的情況以及家長的家庭閱讀指導水平。這種“家園分離”的培養模式很難對幼兒的閱讀能力做出客觀評估和進行有效指導。
(二)家園共育培養幼兒閱讀能力存在準備上的不足
幼兒園與家庭缺乏對閱讀材料的整合。調查中發現,幼兒園閱讀材料具有科學性和系統性較強的優點,但部分內容陳舊、單一,在書架上投放時間過長,更換緩慢的現象也客觀存在;家庭閱讀材料則呈現投入大、多而雜的特點,很多家庭擁有高質量且價格昂貴的幼兒讀物,這是幼兒園無法具備的閱讀條件。但與此同時,由于家長缺乏對閱讀材料的研究,也導致家庭閱讀材料中出現很多并不符合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材料,如暴力影像、動漫書籍、游戲卡片等。由此可見幼兒園與家庭存在閱讀材料缺乏合理整合和充分利用的現象。
二、家園共育促進幼兒閱讀能力提高的對策與建議
(一)轉變思想意識,建立家園共育合作關系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幼兒園必須充分認識到家庭是幼兒閱讀興趣和習慣養成的第一個訓練場,家長在幼兒閱讀能力的培養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幼兒園要與家庭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合作關系。首先,幼兒園要擺脫過去居高臨下的專業教育者態度,將家長視為幼兒教育的合作者而不是服從者。其次,幼兒園要利用自身豐富和全面的教育資源對家庭閱讀活動進行義務指導。如幼兒入園之初,幼兒園可以通過家長會、家長日等形式,幫助家庭樹立家庭親子閱讀意識。幼兒園應根據不同家庭類型、不同家庭文化程度以及不同年齡階段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對家庭做出相應的親子閱讀指導。
(二)整合家園閱讀材料,創設良好的閱讀環境
建立家園閱讀材料輪換機制。幼兒園與家庭的閱讀材料各有優劣,形成了較好的互補。幼兒園閱讀材料的科學性和系統性彌補了家庭閱讀材料的隨意、自由,而家庭閱讀材料的豐富多樣也恰好彌補了幼兒園閱讀材料的陳舊、單一。家園共育中可以建立幼兒園與家庭的閱讀材料輪換機制,如幼兒園可以為幼兒辦理圖書借閱證,方便幼兒借閱幼兒園圖書。幼兒借走的每一本圖書都配有家庭閱讀跟蹤卡,上面既有需要家庭協助完成的閱讀目標,也有幼兒閱讀能力的考核要點,教師要指導家長完成家庭閱讀跟蹤卡的填寫,以掌握第一手幼兒家庭閱讀的資料。此外,幼兒還可以將經過幼兒園篩選后的家庭里的閱讀材料登記放在班級或幼兒園公共閱讀區域,家庭之間按照一定周期依次輪換,這樣就大大擴充了幼兒園的圖書量。
(三)確定科學的閱讀目標,掌握正確的評價方法
目標的達成是檢驗實施效果最好的途徑,科學的目標能產生行之有效的教育行為。幼兒閱讀的學習目標除了識字、復述、朗誦等傳統目標之外,還涵蓋了關于閱讀的情感態度、知識經驗、行為習慣等多種能力。首先,幼兒園作為幼兒教育的專業機構,可通過問卷調查、家園開放日、日常溝通等多種形式,了解家長對幼兒閱讀觀念的轉變,重點引導家長關注幼兒閱讀時的情感態度和行為習慣。如在閱讀中幼兒是否有良好的情緒體驗;能否準確體會書中角色的心理感受;能否正確指出書中角色行為的對錯等。其次,幼兒園要指導家庭在引導幼兒閱讀時關注與幼兒思維能力密切相關的故事理解與創造。幼兒園與家庭可以通過開放式討論、創編故事、角色表演等多種活動,培養幼兒閱讀興趣,激發幼兒積極思考、大膽表達等能力。再次,幼兒園與家庭要引導幼兒關注和體會書中詞匯、句式的含義和運用,盡可能創設真實的語言環境,鼓勵幼兒在日常生活中持續重復、運用這些詞匯與句式,而非僅僅強調一本書中漢字的字形、字音和篇章的準確閱讀等。
結束語:
實踐證明,家長只有正確觀察、評價幼兒,才可能提供更適宜的指導。科學的評價要基于對閱讀教育目標的認識,幫助家長了解閱讀,樹立正確的閱讀評價觀,是幼兒園閱讀課程有效開展的條件,也是幼兒教師作為教育者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家園共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J]. 王鐳璇. 甘肅教育. 2019(10).
[2]鞍山市A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現狀及策略探究[J]. 豐化苓. 現代交際. 2019(03).
[3]移動互聯網助力幼兒園家園共育[J]. 廖小燕. 學周刊. 201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