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堂導入設計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為了提高初中英語課堂導入設計的有效性,需要初中英語教師掌握導入設計的原則與優(yōu)化方法,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提供助力。基于此,本文以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為例,探究了英語課堂導入設計的原則與優(yōu)化方法,旨在通過課堂導入的優(yōu)化構架初中英語優(yōu)質課堂。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導入設計;原則;優(yōu)化方法
【作者簡介】葉華明,福建福州福清市濱江初級中學。
一、初中英語課堂導入設計的原則
1.目的性。課堂導入設計需要具備明確的目標作為導向,切忌盲目設計,漫無目的,偏離主題。其次,課堂導入設計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來優(yōu)化導入形式,在導入目的設計中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心理狀態(tài)、年齡特點,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熱情,并且通過心理暗示的方式讓學生在課堂導入中獲得自我滿足感,讓學生在明確的學習目標的驅使下產生求知欲。
2.藝術性。課堂導入需要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利用具有藝術性的導入方法引起學生的注意力,進而達到提升初中生英語學習效率的目的。比如,教師在課堂導入中可以利用設置懸念的方式,讓學生產生好奇心,讓課堂導入猶如一塊吸鐵石一樣,使學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注意力,從而產生無窮的學習欲望。又如,在課堂導入設計中創(chuàng)設情景式問題,引導學生在情景式問題的探索中感受學習的樂趣,在知識遷移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習動力。
3.創(chuàng)新性。單一、古板的課堂導入設計方式,使英語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缺乏活力,容易使學生產生倦怠心理、導致厭學情緒。創(chuàng)新性作為課堂導入設計中教師應遵循的關鍵原則之一,需要注重材料的新穎性、角度的獨特性、方法的多樣性,以靈活多變的課堂導入活動設計,使初中英語課堂在常導常新中讓學生樂在其中,讓老師教學事半功倍。
4.簡單性。課堂導入設計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鋪墊,需要教師在導入設計中合理控制時間、精心篩選內容,在有限時間內通過精心導入設計的展示達到畫龍點睛的功能效果,以精煉、簡潔的導語創(chuàng)造和諧、快樂的學習環(huán)境。這里要注意簡單性,以最簡潔的語言和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而不能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占據(jù)太多的課堂時間和花費學生過多的精力,否則,將本末倒置,影響后面新課的授課效果。
5.互動性。課堂導入設計中需要注重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設置,讓學生在課堂初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主體與客體的交際實現(xiàn)語言的雙向交際,讓師生在導入互動活動中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消除學生緊張、焦慮的不良學習心理,激發(fā)學生的自學意識,啟動學生的求知欲望,為后面的課堂教學鋪墊了良好的情感基礎。這里的互動,首先是語言互動,問題互動,老師通過風趣幽默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再拋出精心設置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參與討論互動。其次是心理互動,情感互動,教師語言的生動幽默,問題的惟妙惟肖,都終將把師生推向情感互動的高潮,這一堂課授課效果的最優(yōu)化將會是水到渠成。
6.啟發(fā)性。課堂導入的問題設計中需要注重問題的啟發(fā)與引領作用的發(fā)揮,以開放性的問題設置讓學生成為探索的主體,為了獲取答案而主動參與到接下來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其次,教師可以在導入設計中采用實物直接導入法,比如圖標、現(xiàn)實生活中的常見物體,又如多媒體演示等方式,給予學生足夠的想象空間,讓學生在學習中了解到英語知識與現(xiàn)實世界的密切聯(lián)系,增加學生對于英語課堂所學知識的深度理解與感知。
二、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的優(yōu)化方法
1.直接導入法。直接導入法是一種開門見山的課堂導入方式,具有直奔主題、簡潔明了、節(jié)省時間的優(yōu)勢,主要用于教學內容相對獨立或者使用其他導入方法有困難的情況,教師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敘述,明確教學目的,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但是這種導入方法缺乏感染力,因此教師需適當優(yōu)化直接導入法的應用方式,充分考慮到初中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對于新知識的接受方式,力求直接導入法生動活潑,具有吸引力。比如在仁愛版七年級上冊英語《Making friends》的課堂導入中,教師可以在開門見山的導入中融入學生熟悉的話題,譬如“Everyone of us will have good friends. Who are your good friends? How did you become good friends?”以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作為引入,然后引出主題“So today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how to make friends.”讓學生在回憶中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新知識的探究中,這樣的導入既直接明了,又切合學生生活實際,具有一定吸引力,能夠最大程度激發(fā)學生求知的欲望。
2.案例導入法。在以往的案例導入中,英語教師所舉出的案例往往脫離了生活實際,會讓學生感到虛無縹緲,因此難以引發(fā)學生的情感互動,無法起到實質性的意義。對此,初中英語教師在案例導入法應用中需要注重貼近生活,將案例以鮮活的故事形式講述出來,以此引導初中生樹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樂觀的學習情感,由案例想到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同類事情,能夠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性,增強課堂上師生間的親和力。比如在仁愛版八年級上冊《Play sports》的課堂導入中,教師可以通過講述自己做運動的經歷,如“Yesterday afternoon, I played football in the park with my friends. Although the venue was not big enough, we had a good time. We sweated all over. Regular exercise can make people healthy.? What kind of sports do you like to do?”以鮮活的事例作為導語,能夠使課堂導入活動更加自然、有效。
3.游戲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的應用發(fā)揮了課堂導入設計中的創(chuàng)新性、藝術性與互動性特征,教師在課堂導入中組織學生通過趣味游戲參與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滿足了初中生活潑好動愛玩的天性,讓游戲為學習服務,符合寓教于樂的教育理念。比如在仁愛版九年級上冊英語《Amazing science》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Do students know what magical sciences are? Please give an example.”通過小組競賽的方式,看一看哪個學習小組所舉出的例子準確且數(shù)量多,以游戲導入豐富課堂導入形式。同時,需要教師將導入游戲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之內,以免主次顛倒,影響新課的教學。同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導入游戲中,與學生一起思考問題,通過師生之間的互動激活初中生的英語語言表達積極性,為課堂導入質量的提升提供助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可知,初中英語課堂導入設計應遵循的原則以及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的優(yōu)化方法,需要英語教師認識到課堂導入優(yōu)化的作用與價值,并結合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以此促進初中英語優(yōu)質課堂的構建,滿足初中生的英語學習需求,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曉靜.巧妙的導入讓課堂亮起來——初中英語課堂導入方法例談[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5(10):69-71.
[2]張華婷.初中英語課堂導入的原則和方法淺談[J].新課程(上), 2013(04):47-48.
[3]譚弟紅,秦利.初中英語教學導入藝術探究[J].新課程學習(中), 2014(04):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