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金仙 吳雯
摘? 要:地方民族文化豐富多彩,怎樣把民族文化融入中學美術課堂,培養學生學習研究能力,培養學生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是我們美術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文章探討了民族文化融入美術課堂的一些方法策略,期望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民族文化;美術課堂;融入策略
我國的民族文化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寓意深刻,具有濃厚的文化內涵,是我國中華文明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民族文化作為教學工作中的重難點,一直以來都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關注。美術作為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中起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
一、將民族文化資源融入課堂的意義
將民族文化資源融入課堂,有利于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發展,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學校美術教學中融入民族文化,可以使高中生對民族文化的傳承有更深刻的了解,使學生對中國美術的發展歷史、內涵價值產生學習欲望,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和藝術素養,提升學生的愛國情懷,使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傳承。
二、將民族文化資源融入課堂的方法
(一)就地取材,融入地方特色文化
1.將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到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加強美術與各學科的聯系。“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美術學習絕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的訓練,而應視為一種文化學習”。美術同時也是一種涉及很多其他科目的學科,在課堂教學中,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接觸相關學科的知識。我們的許多文化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我們的文化迫切需要我們關注,尤其是本身就具有很多審美價值的文化遺存。
作為美術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時,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突出地方文化色彩,引導學生在學習美術的同時,參與地方文化的傳承與交流,使學生更好地了解藝術與社會、藝術與歷史、藝術與文化的關系。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2.選擇能夠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的作品作為教學工具。中國的每一個地區,都有其潛在的文化優勢,都存在著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瑰寶。民間畫報、民間建筑、民間工具等都具藝術價值。地方文化資源是勞動群眾在漫長的歷史過程和日常的民俗生活中創造、應用并與生活相融的。讓學生能夠有機會去觀摩、了解當地具有民族特色的藝術遺存,能更好地拓展學生的學習內容,同樣也是對民間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
3.貼近學生的生活經驗。《新課標》注重美術課程與學生生活經驗緊密關聯,而地方文化資源最大的優勢就是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用身邊現實的東西、人物、事例進行教學,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學生也樂于學、樂于接受,有現實的教育效益。將具有地方特色的作品作為教學工具時,學生會感覺到很親切,還會積極去收集有關這些作品的資料,他們了解這些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作品后,會在日常生活中自覺去保護。這就把人文精神的培養滲透到了他們的環境、審美以及學習生活之中,相比書本上的國內外優秀作品,更顯得實在、更貼近學生的生活,有現實的教育意義。
(二)提升民族文化教學地位
1.在學校美術課堂教學中必須要重視民族文化的傳承與融合,把民族文化當成是珍貴的教學資源,提升其在美術教學中的地位。美術教師應當主動建立民族文化資源庫,對能夠在美術教學中利用到的民族文化予以梳理,從而進一步豐富美術教學素材,也能夠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教研能力。
2.教育部門需要組織民族文化專家和美術專家配合編寫美術教材,確保高中美術教材能夠同時具備時代特征與文化內涵,借助于和優秀民族文化的整合來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確保美術教材內容的科學與規范。
3.高中美術教師必須要轉變傳統的人才培養理念,真正認識到培養學生審美素質的重要性,優化美術教學體系,強化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師需要真正處理好民族文化和美術教學內容之間的關系,確保二者之間能夠相互補充、相互促進。
(三)拓寬學生視野,引導學生觀察和感悟生活,領悟民族文化的內涵
平凡生活中的美是最動人的,我們不僅要教授學生如何欣賞優秀的藝術作品,還要啟發學生發現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從中獲取美的滋潤,關注生活中出現的具有民間文化特色的文化。引導學生開闊視野、感受、體驗美的各異形態,從中感悟對美的創造情感,學會觀察、捕捉生動的瞬間,積累創作素材,激發創作靈感,提高審美意識,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例如,在教學“建筑之美”的相關課題時,可在網上尋找了大量關于中外建筑的圖片,讓學生將中外建筑進行對比,看圖片總結我國建筑的特點,感悟我國建筑藝術具有的深刻內涵,激起學生的好奇心。還可以讓學生介紹各自家鄉的建筑特點,引導學生總結出我國的建筑無一不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共性。最后,可以展示我國不同民族的民居,如蒙古包、鼓樓等,體現了我國對于不同文化之間的包容、海納百川、和諧共處的心態,促進學生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
三、結語
總而言之,無論身在何方,我們的身上一直都流淌著中國的血液,任何時候都不應忘“本”。不論是社會宣傳還是學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點不是讓受教育者被動地接受傳統的民族文化,通過民族文化的教育進行民族精神的教育,使學生知古鑒今,繼往開來,去進行更為有價值的民族精神的創造。高中美術教師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僅指導學生牢固掌握美術文化知識,更應勇于承擔起宣傳優秀傳統文化的重擔,使他們對本國文化充滿自信與驕傲,實現中國夢。
本文是銅仁市基礎教育研究課題《核心素養背景下民族文化與高中美術教育的整合研究》(立項號:2018sj275)階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