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軍
摘? 要:隨著我國國民素質的不斷提高,更加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學校教育逐漸由應試教育轉向更加注重以學生綜合能力培養和自身素質提高為主的素質教育,并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意采用有效的策略提高小學生提出和分析數學問題的思維能力,進而培養小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小學生數學問題意識的形成和自身綜合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師;“問題提出”;表現
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祖國發展的希望,承擔著建設祖國的重任,因此,小學教育對于小學生將來的學習與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故而教師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扮演著關鍵性角色,尤其在小學數學學科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小學教師必須因材施教,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小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思維能力,促進小學生數學意識的形成以及探究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小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但是令人遺憾的是,由于小學數學教師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以及傳統教學觀念的支配,對素質教育認識存在不足,導致在教學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究能力的培養,進而忽視了對學生數學意識以及思維能力的培養。
1教師對問題提出教學方法優勢的認識
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自主性,是“把學生放到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雖然課程改革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占主體地位,教師起主導作用”這樣的觀念逐漸滲透進教師教學理念中,但在實踐效果上仍有一定距離。促進學生數學思維品質的培養數學思維品質是多方面的,教師們普遍關注學生的創新思維、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問題提出”素材是貼近生活的,能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并且提出問題的新穎形式也能喚起學生數學學習的熱情。“問題提出”教學方法有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是幫助學生學會用數學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的有效途徑,深化學生對數學知識內涵的理解。
2提高小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思維能力的相關策略
2.1建立合理的課堂評價機制
教師需建立合理的課堂評價機制,間接提高小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思維能力。建立合理的課堂評價機制有助于加強教師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加以了解和完善,促進下次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進而間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2教師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采取合適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而教學方法是教學活動展開的基礎,教師要想提高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的思維能力,必須了解教學目標,并在教學目標的指導下,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適合的教學方法進行數學教學,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進而提高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的思維能力。
2.3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注重課堂師生互動交流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注重課堂師生互動交流是提高小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這是由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決定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促進課堂氣氛的營造,同時教師也需注重課堂師生互動交流,以此加深教師對學生學習的了解,進而進行合理的引導,促進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思維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2.4創造活躍教學氛圍,鼓勵學生積極提問
小學生在教育的過程中,與其他學生有著較大的差別,他們還沒有發育成熟,需要有人對其進行指引,來帶領孩子們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將課堂氣氛充分的調動起來。在學習的過程里,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到學生與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和不同,最好是可以采用特殊對待的方式,對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引導以及教育方式,增強教師對學生的熟悉感,讓學生在教學情境當中自己找到問題,并且要勇敢的將它提出來,從而培養孩子們的歸納總結能力。
2.5立足于生活,結合教材,有效組織教學內容進行教學
提高小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思維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立足于生活實際,并結合教材,有效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教學。小學生正好處于好動的年齡,且注意力不集中,自我約束能力差,理解能力不強等特點,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根據學生目前的特點,立足于生活實際,采取學生熟悉的案例,再結合教材,組織教學內容進行教學,有助于加強提高學生的數學問題意識,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進而提高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思維的能力。
3結束語
提高小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思維能力是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問題,小學教師必須在認識其問題的基礎上,采取有效的策略,提高學生提出與分析數學問題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兼,孫曉天.數學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張晶.數學課堂也快樂[J].新課程,2015(04).
[3]邊軍利.淺談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