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蕊
摘? 要:兒童文學就是我們所說的童話故事,就是將一些美好的正能量的故事,用兒童文學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將這些道理和思想傳遞給兒童們。
關鍵詞:兒童文學;小學語文教學;重要補充
兒童文學就是我們以前所說的童話故事,相信每一個人的幼年時期都曾經(jīng)讀過。我記得以前所看過的木偶奇遇記、舒克和貝塔、愛麗絲夢游仙境等等兒童文學,都是膾炙人口的。在很久以前。兒童文學一直伴隨著人類文明的發(fā)展。有些學者認為,上古時期的神話傳說,部分是曾經(jīng)真實發(fā)生過的事情改變過來的,而另一部分則是成人們?yōu)榱私逃齼和瑸榱私虒乱淮瑢⒁恍┕适陆?jīng)過改編后,變成了初級的兒童文學既神話故事,傳送給孩子們。將某些勸人為善、引人向好的道理,隱藏于神話傳說中,教導給孩子們。這其實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兒童文學的一個出發(fā)點之一,就是將一些美好的正能量的故事,用兒童感興趣的文學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將一些正確的道理和思想傳遞給兒童們。
一、兒童文學對古典文學中的影響
在我國古代,也有很多相類似的兒童文學,如二十四孝的故事。初級的兒童讀本《三字經(jīng)里面》,也蘊含了很多很多的故事,如“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zhí)”這就是將真實的故事,隱藏于兒童的讀物里面,通過故事的講述。將優(yōu)秀的人物形象傳遞給兒童。使這些道理和思想,在兒童時期就深入人心,伴隨著而人們的成長過程經(jīng)歷。這些故事都充滿了正能量,高尚的思想,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盼望等等。
二、兒童文學在現(xiàn)代的發(fā)展
在之前的各個歷史時期,由于物資的匱乏,所以有很很少有優(yōu)秀的兒童作品面世,記得當初有一部播放時可以說萬人空巷的電視劇作品《我愛我家》里面曾經(jīng)探討過,兒童歌曲的問題,其中那位老爺子曾經(jīng)說過,兒童歌曲很匱乏,沒有適合現(xiàn)代兒童演唱的歌曲,而在現(xiàn)代,這樣的話也可以引申到兒童文學領域,越是在財富不豐,經(jīng)濟落后的年代里,兒童文學越是乏善可陳。而在當代的中國,在這個物資豐富,解決了溫飽問題的當代國度里,兒童文學如雨后春筍一般,生機勃發(fā),產(chǎn)生了很多很多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并且有些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片段都載入了教材中,可以說兒童文學是語文教材的重要部分。
三、兒童文學對于現(xiàn)代影視作品的影響
兒童文學雖然冠以兒童二字,主要是給少年兒童講的故事,面對少年兒童的作品,但是我們絕不可小瞧著,因為可以從歷史的脈絡來看,兒童文學對于現(xiàn)今的有些很多文學成人文學是有很大的影響的,例如我們可以暢想一下,《愛麗絲漫游記》里面的鐵皮人,這樣的全身鐵皮盔甲的人物形象,是否是對于現(xiàn)代的超級英雄鋼鐵俠有影響。我們不能不說對他有很大的影響。《小飛俠》對于后世的超人等等能夠飛行的英雄們,也應該會存在著一定的影響。而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夸父和世界各地都流傳過的巨人的傳說,對于后來的綠巨人浩克,肯定會有歷史沿革脈絡上的影響。遵循著這樣脈絡的思維考慮推演。將作品中有可能聯(lián)系的人物,講出一個的同時可以帶出另外一個,作為一個作為拓展閱讀能力的講述。使孩子們得到更多的知識,更加的開闊視野。同樣的在一些相對正統(tǒng)一些的歷史故事中,有很多人物之間,是由血緣上和地域上的聯(lián)系的。在以前的歷史傳記,性文學作品中,很注意描述這方面的記載。而我們現(xiàn)在的教師,往往在課堂上有意回避或并不注意,自己在備課時也并不注意去搜集這方面的資料。這些完全可以作為課堂拓展的手段,以增加學生們閱讀的興趣。
四、兒童文學與小學語文教學的關系
中國當代著名兒童文學研究學者王泉根認為:小學語文教學與兒童文學的關系可以用“兩面一體”來形容,兒童文學對于小學語文教育有效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兩者共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小學生還處于身體情商,智力并沒有完全發(fā)展成熟的階段。這個時候的他們更喜歡一些低智力的,輕松的,幽默詼諧的兒童文學作品。并不適合講一些樸實的大道理。我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可以發(fā)現(xiàn),相對于語文教材來說,兒童們更喜歡輕松的文學故事、漫畫書、兒童影視劇等作品。甚至某些數(shù)學題都是以兒童故事的形式展現(xiàn)出來。這些作品情節(jié)輕松,跌宕起伏。里面設計的很多場景都是適合小學生,并為小學生所熟悉的。
五、兒童文學在語文教學的輔助應用
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適當?shù)囊眠@些課外讀物,可以使用在課堂中,教學時口頭講述。引起學生們對課堂內(nèi)容的興趣,或者揀選與與教材相關的內(nèi)容,給孩子們拓展閱讀的空間,并要求孩子們在閱讀后進行摘抄或者講摘抄的部分,變成自己的故事,在課堂上講述出來。可能相對于摘抄來說,講述,孩子們更感興趣。需要注意的是,在講述時,不要強求孩子們一字一句的講原文講,如果有的學生能夠在原文基礎上,發(fā)揮出拓展出自己的故事。將得到更好的表揚。因為不論摘抄或一字一句的背誦講述故事,都會使年紀小的孩子們,尤其是低段年級的孩子們,感到厭煩。從而產(chǎn)生抗拒心理。而允許孩子們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擴展,會激發(fā)孩子們講述的欲望。不論兒童少年還是成人,都會有希望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別人聽的欲望,而允許孩子們在故事中自己拓展,就是允許孩子們將自己的故事融入其中,或者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經(jīng)歷過的事情。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適時適當?shù)囊龑В瑢〉帽人烙浻脖掣玫男Ч榱颂岣邔W生們熟練寫作文的能力,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們進行改變援助活動。教師并不給學生設定條條框框,而是由學生們自由發(fā)揮自己的能力。可以在原有文學故事的基礎上,或者拋開文學故事的整個框架,自行建構新的框架。可以在課堂上共同閱讀一篇作品在要求學生們在課后,以這篇作品為基礎,講述新的故事。也可以選定一篇作品,由學生們分成幾個小組,每個做每個小組,分別按照作品里面的人物來表演,可以給孩子們一定的時間進行彩排,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表演。在課堂上,每天一個小組進行表演。以此來考察學生們對于作品的理解。
六、結語
通過這樣的手段,使學生們對于兒童文學,從喜歡閱讀,到感興趣深入的探索,理解里邊人物的內(nèi)心,探索清楚作者想表達的情感。從而激發(fā)學生對于文學作品的興趣,進而主動的去涉獵文學作品,使喜歡閱讀成為孩子們終生的愛好。
參考文獻
[1]田金菊,文靜.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情感投入問題的探討[J].現(xiàn)代教育,2016(02).
[2]梅海濤,周明.關于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情感投入問題的策略研究[J].中小學教育(小學版),2015(16).
[3]張連元.讓學生與文本共鳴的誦讀教學(第一版)[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2):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