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影秋
我是一名平凡的老師,在教壇這方凈土上我是一顆默默無聞的小草。我沒有什么驚人的業績,有的只是對教育事業的一腔熱情,憑著對教育事業的耿耿衷心與執著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著。不經意間已到了臨近退休的年齡,和孩子們之間發生過無數個心酸而又感人的故事,其中有個小故事感觸很深,至今記憶憂心,給了我永遠的鞭策和啟迪。
那是我剛參加工作不久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記得當時我在一所偏僻的農村小學任教二年級語文,開學第一課,我夾著課本,帶著滿滿的自信,早早的來到了教室。俗話說:“嚴師出高徒”,我暗暗想,第一天就要給他們一個下馬威,對他們嚴厲點,一開始就要鎮住他們。隨著清脆的上課鈴聲響起,班長一聲響亮的“立正”,全班學生齊刷刷的站了起來,孩子們個個精神飽滿,等待他們的新老師上課,我很滿意,環視了一下教室,忽然發現后排有個學生坐在位置上沒有站起來,我火了,一個箭步沖到后排,大聲呵斥,“你沒聽到班長的口令嗎?”他兩手緊緊握拳,小臉漲的通紅,瞪大眼睛看著我,把桌子上的書扔了一地,氣的我臉色鐵青,我感到我的威信受到了挑戰。就這樣僵持了一會兒,全班幾十雙眼睛都盯著我倆,怎么辦?不能因為他一個人而影響了大家上課。我只有一個下策。下課再說。整堂課我都沒有理會他,我發現他也平靜下來了。課后我走到他身邊,小聲的說:你后來表現很好,但是沒有起立是不對的。他把頭低下了。你跟老師到辦公室,老師想跟你說說悄悄話,好嗎?他點點頭跟在我后面一搖一擺的走著,我以為他又在調皮,大聲訓斥:“好好走路”,這時,旁邊一位女生尖叫道:“老師,他是瘸子”,我一怔,馬上停住腳步。回過頭凝視著孩子,不知怎么眼淚在眼眶里只打轉,我付下身子,撫摸著孩子的頭。“孩子,怎么不早說呢?”我默默的把他領回了教室。
后來,我了解到,這個孩子叫劉琪,從小患有小兒麻痹癥和自閉癥,是個性格異常的孩子,批評不得,時常會搶別人的東西,有時會把作業本撕得“粉身碎骨”,我知道這是一個需要特殊關愛的孩子。從那以后,我格外的關心他,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他上課只要安心,我會獎勵他小紅花,他開始慢慢的接受我了。就這樣,在曲曲折折,循環往復的教育中愿意和我交流了。但由于身體原因,這個孩子最終輟學了。我帶著班上的學生去劉琪家看望他,他看到我們去看望他,特別開心,孩子們圍著他給他講班上的趣事,臨走時,他哭著說:老師。我想上學。我說:“等你身體好了來上學,你的位置老師給你留著”。但他終究沒能來上學,每當看到后排空著的座位,心里一種說不出得感覺。這件事對我感觸很深,我對學生了解太少了。“師道尊嚴”拉開了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在于如何去愛護學生”。如果教師總是以尊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很難走進學生。我們教師必須經常深入到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去。才能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