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秋琪
摘? 要:作為“五四的女兒”,廬隱創作了一大批覺醒的知識女性形象,《女人的心》中的素璞便是其中一位。由于社會的壓迫和女性自身的原因,她們最終沒能掙脫封建禮教的枷鎖,跳出生活的牢獄。本文通過對《女人的心》中素璞的形象解讀來淺析束縛女性發展的原因和對半新半舊女性的思考。
關鍵詞:掙脫;束縛;自由愛情;《女人的心》
一、掙脫:反對封建婚戀,追求自由愛情
素璞在十七歲時,便奉父母之命嫁給了素未謀面的賀士。然而,這段婚姻卻打破了素璞對愛情的幻夢——“不過他們倆興趣上似乎總有些不相投,時時顯露出互相間勉強應付的痕跡”,就連新婚生活也都是昏昏沉沉地過著。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素璞和賀士結成了一個傀儡家庭。在這段封建舊式婚姻中,許多人因此而受到傷害——素璞沒有得到真正的愛情和她向往的自由;幼女與外婆一起生活,沒有父母的呵護與陪伴,缺乏家庭溫暖;純士得到的是殘缺的愛,他對神圣愛情的幻想被破滅。素璞與純士在梨云的婚禮上相遇,兩人一見鐘情。與純士一起補習英語的時光,讓素璞體會到了真正的愛情。面對世人的非議,素璞選擇沖出舊禮教的牢籠,與封建倫理觀做斗爭,并勇敢地追求自由愛情。從結婚、離婚到再婚,素璞大膽地結束了一段錯誤的封建婚戀,做時代的先鋒,這是素璞以及同素璞一般的女性對封建婚姻的掙脫。
廬隱通過素璞的內心獨白“我有熱情,我有夢想,我要作時代的先鋒……我為了愛要犧牲一切。”“我不能忍受那些冷諷熱罵,我不能貫徹我自己的夢想,我是弱者,是一個沒有勇氣的弱女子。”將一個內心渴望愛情但卻不能沖破世俗束縛的知識女性的矛盾心理展現得淋漓盡致。
廬隱是“五四的女兒”,也是時代的先鋒,她高呼著“打破家庭的藩籬到社會上去,逃出傀儡家庭,去過人類應過的生活,不僅僅作個女人,還要作人。”的口號。為了“作人”,她解除了與表親林鴻俊的婚約,沖破世俗的譏彈與有婦之夫郭夢良結婚,后來又與比她小八歲的李唯建結婚。廬隱經歷了退婚、結婚、守寡、再嫁,她用切身實際去反抗舊倫理的束縛。廬隱把個人經歷融入到寫作當中,并創造出一批大膽追求愛情的女性形象,比如《一個著作家》中因無法接受包辦婚姻而自殺的沁芬;《海濱故人》中愛上有婦之夫的露莎;《云蘿姑娘》中的云蘿,《象牙戒指》中的張沁珠等。還有素璞的經歷也都可以看成是廬隱個人情感經歷的影子。這些女性都接受過知識的熏陶,她們在“五四”中覺醒,在封建婚戀觀中反抗,在坎坷的婚姻愛情中掙扎。
二、束縛:逃不掉被傳統顛覆的結局
“五四”運動中,人們高呼個性解放,婚姻自由,男女平等。但“五四”浪潮過后,中國仍然處于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統治之下。傳統倫理觀念的根深蒂固,封建守舊勢力的頑固,使得女性們在個性解放的道路上舉步維艱,最終沒能掙脫禮教的枷鎖,跳出生活的牢獄。
素璞是處于過渡時代的覺醒女性,她接受過新思想的熏陶,她想要追求自由,追求人性解放。面對她不滿意的環境,她夢想著創造另一個環境。然而,在接受新式教育之前,她已經在舊思想中生活了十多年,要想徹底擺脫封建思想十分困難。正如小說中素璞對自己反抗失敗的原因剖析“我是一個過渡時代的女子,我腦子里還有封建時代的余毒,我不能忍受那些冷諷熱罵,我不能貫徹我自己的夢想,我是弱者,是一個沒有勇氣的弱女子。這么一個時代下的犧牲者!”處于這樣一個過渡時代的女性,她們在追求個性解放、自由婚姻時,常常被灰色的、悲觀的、絕望的心緒纏繞,很掙脫男權的鐐銬,不要說是自己創建一個自由之邦,就連做一個獨立的人也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從一個懵懂天真的十七歲少女,到一個敢于追求自由愛情的少婦,再到離開愛人獨自生活的黯淡人生。這一路以來,素璞嘗試著與這個社會對抗,面對世人的非議她也曾無所畏懼“她是順利了,她是戰勝了謠言的勢力,好預備鏟破一切人的成見,她要打毀一切不合真理的藩籬。”然而這并非易事,對于生活在那個年代的女性來說,社會對她們的苛刻和壓迫如同一把把沉重的枷鎖,把她們困在家庭的牢獄中,不能為自己而做人。素璞的一路成長也影射出那個年代女性的成長,她們終究還是失敗了。
廬隱借女主人公素璞之口,抒寫了女性在內力(內心的情感需求,個性獨立等)與外力(社會規范、輿論、禮教、家庭等)之間苦悶掙扎的經過。素璞從極其渴望獲得愛情、追求自由愛情,到逐步走向畏怯愛情,甚至將愛情拒之門外。女性們的追求一次次被社會的壓迫粉碎,一方面,因為社會規范、世俗輿論、封建殘余以及家庭的束縛;另一方面,她們沒有足夠的勇氣與決心同封建的社會對抗到底,導致最終逃不開被傳統顛覆的結局,徒留苦悶和彷徨。
不論是《海濱故人》中的五個少女,還是《女人的心》中的素璞,《歸雁》中的紉青,她們對新思想都有所了解,然而都避不開悲劇命運。她們苦苦追求,但最后得到的只是幻影與苦悶,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三、結語
《女人的心》的結局雖然是無果而終,但是素璞大膽追求所愛是對舊時代的掙脫與對新時代的探索。作為一個時代的先鋒者、叛逆者,廬隱圍繞戀愛與婚姻的主題,探討女性作為“人”的價值與意義,對女性文學寫作做了很大貢獻。正如廬隱在《今后婦女的出路》中高呼的口號一般“不僅僅作個女人,還要作人!”社會在進步,女性也在解放,但新時代女性要走的路還很長,我們仍需上下而求索。
參考文獻
[1]廬隱.廬隱全集——女人的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48,81,139.
[2]廬隱.廬隱全集——今后女性的出路[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60.
[3]廬隱.廬隱全集——女人的心[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139,91.
[4]黃麗青.回歸與掙脫的徘徊——《歸雁》情感糾結探析[A].廣西職業技術學院報,20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