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要:時光飛逝、歲月不待,仿佛踏出大學校門還是昨日之事、畢業時躊躇滿志的身影依然歷歷在目,但其實在春去秋來中,我已經在一中任教6年的時間了,能夠在畢業后幸運地來到英語教師這個理想的崗位、能夠有機會在三尺講臺上一展所長,我一直對此非常感恩與珍惜,6年前我還是一個什么都不懂的大學畢業生,滿懷熱血的想要在教育事業上做出一番成就,躊躇滿志地希望用一生來實現桃李滿天下的夢想,但卻缺乏足夠的經驗和能力、如今看來也有很多令我啼笑皆非的幼稚時刻,但是這樣不成熟的我卻幸運地獲得了這個寶貴的機會,得以進入到英語教師的崗位跟隨各位前輩們不斷學習、在實踐中不斷摸索著一線教學的方法和技巧,不得不說,這似乎也是我與這份職業之間的緣分。
關鍵詞:教育故事;教育理念;教學態度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踏上講臺時忐忑不安的心情,當時面對臺下這些與我年紀相差不大的學生們,我雖然強裝鎮定但聲音中也帶著一絲顫抖,可是那群可愛的“大孩子”們并沒有因為我的年輕而看輕我、反而用他們的熱情和尊重逐漸化解了我的緊張,讓我度過了工作初期的過渡階段,可能是因為年紀與學生們相差不大的關系,在教育理念上我一直以來都非常崇尚與學生亦師亦友的相處,而這首先就要做到彼此尊重并信守與學生的約定,在傳統教育理念中一直遵循的是成績本位,而如果學生們感受不到老師的誠信和尊重,那么漸漸的就會失去對老師的信任、也不會再因為老師的激勵而充滿興趣,畢竟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敏感而渴望成年人的尊重的,我們的失信很容易就會讓他們產生抵觸感和不信賴感,而反之如果我們懂得信守與學生的諾言、讓他們真正感受到我們老師對他們的尊重和期待,那么學生們反而會升起學習的興趣和動力,更加有利于課堂的教學,使他們真正相信“在鹽城一中,你會遇見最好的自己”。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個我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案例。
在我剛剛擔任英語老師不久,班級里曾經有一個男孩子比較坐不住,在課堂上從來不聽講、而喜歡和同座聊天或者玩手機,那時候的我也不懂得如何處理好這種情況,內心又是擔心又是著急,有一次教完一篇課文后、我讓大家開始背誦來加強對單詞和語法的記憶,學生們聽到后立刻開始了背誦,而那個男生卻一直無所事事,等到抽查時他磕磕巴巴的一直背不出來,當時我又氣又急地說道:“你要是能背出來,這個月我就都站著和你一起背”,男生聽完了當時就紅了臉,但是卻沒有再說什么,這件事我本來沒有太過在意,但是在第二天授課結束后,這位男生卻突然舉起了手,說能否讓他再背一遍昨天的課文,在我同意后他開始大聲背誦起來,雖然中間有些磕絆和停頓,聲音有著明顯的緊張和顫抖,可是最后卻一字不漏地背了下來,課堂上的學生也紛紛為他鼓掌,在掌聲過后,我說道:“這位同學已經背出來了,我要說話算話,以后都站著和他一起背”,這次課結束以后,在我的督促和陪伴下,這位男生背課文和單詞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英語成績也突飛猛進,還記得他第一次在英語月考中名次明顯上升時,我笑著在班級里夸他最近進步很大,他撓撓頭不好意思地說道:“老師都信守承諾和我一起背書了,再不進步就太對不起老師了”,樸素的話語讓我和班級里的學生們都忍俊不禁的發出陣陣笑聲,三年高中生涯過去后,這位學生在高考中發揮出色、考取了滿意的大學,而我也在欣慰之余也更懂得了尊重學生的力量與意義,并將其視為自己的教育理念不斷在講臺中踐行著。
一視同仁的教學態度和活潑風趣的教學風格也是我一直非常推崇且重視的,因為這能夠幫助我拉進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激發學生更多的學習興趣和潛力,以前者來說,在課堂中我總是盡力去給予每一位學生發言機會、從來不因他們的成績好壞來區別對待,這一點也是我帶的班級里英語學習氛圍普遍很好的重要原因,因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受老師的影響很大,如果我們因為某些學生的成績不好就在課堂上忽視他們、表現出對他們不抱希望的樣子,那么學生在潛意識中也會對自己喪失信心、甚至放棄學習,尤其是在高中這個階段,學生們一方面要面臨著很大的升學壓力、另一方面又處于敏感的青春期,就需要我們做老師的格外注重學生們的心理、不能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
以我去年接觸到的一位女學生為例,她最初很抵觸學習英語,在英語課堂上總是沒精打采、萎靡不振,而且她的個性也非常內向,平時總是沒有自信的樣子,在英語課中從來不舉手發言或者和我主動溝通,面對這種情況,我并沒有因為她的內向靦腆就忽視她,反而主動在課后與她聊天、了解她的個人情況,并在課堂中盡可能地給予她足夠的表現機會,讓她站起來勇敢地回答問題或者表達自己的看法,雖然剛開始她有一些緊張和忐忑,但是在她回答完后我總會及時地鼓勵她、幫助她樹立自信心,通過一段時間的鼓勵和鍛煉,她產生了令人贊嘆的改變,不僅會大膽的舉手表現和發言、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有了極大的提升,而且每次上英語課都特別積極、英語也從基礎薄弱變成了如今班里的英語小學霸。
六度寒來暑往,這些我曾迎接過一屆屆邁入高中大門的新生,看著他們稚嫩的臉龐逐漸變得青澀而堅定,在學業上不斷奮進前行、有了自己為之追逐的夢想,去為自己的人生爭取一個更加璀璨的未來。還記得以前讀陶行知先生的“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顆草去”,尚無什么多余的感觸,但是真正在崗位扎根后,才越發懂得了此中的滋味與深意,教書從來不僅僅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份培育學生長大成材的使命,是燃燒自己照亮學生們的責任,為了踐行自己這份信念,6年來我在崗位中一直竭盡所能地貢獻自己,從來不曾有過半分的懈怠,那些深夜備課時筆尖與紙張的摩擦聲、清晨早讀時教室里傳來的朗朗書聲,都是如此的令我熟悉而溫暖,我想如果能夠這樣度過一生、每天與知識和學生相伴,那一定是一種只有教育者才能體會到的幸福。
參考文獻
[1]佚名.我的教育故事,中學卷[M].我的教育故事.中學卷,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