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坤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人的價值內涵,及評價人的價值標準。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的價值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科素養能力。
情感目標。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政治認同,克服利己主義思想,培養學生公共參與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難點: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人生價值的評價。
三、教學方法
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和探究的興趣。
合作探究、體驗交流等方式自主參與課堂。
四、教學過程
【導入】
歡迎收看新一期的朗讀者,我們的口號“講好中國故事,履行時代使命”,今天在場的觀眾是來自……歡迎你們的到來。今天來探討一個有關人生的話題,本期的主題是:價值與價值觀。
[意圖]:模擬朗讀者開場模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新課】
舞臺篇
1.價值。
老師:朗讀者受到大家的熱評,對于觀眾來說她有什么價值?
生:滿足了精神文化需求、心靈觸動、美的欣賞——精神價值/人文價值;
師:對于廣告贊助商有什么價值?
學生:提升廠家的知名度和影響力,無形資產——宣傳平臺。
哲學中的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
師:注意這里的客體,既可以是有形的物質客體,也可以是無形的精神客體。比如我們正在使用的PPT作為客體,能滿足我們的教學的需要,它有價值,它是哲學中價值的具體表現。
[意圖]:從具體生活感知朗讀者欄目的價值出發,引導學生多角度分析價值的多重屬性,歸納哲學意義上的價值的內涵。通過對概念的分析培養學生的演繹與歸納的邏輯思維能力。
人生篇
2.人的價值。
人物:重慶人,高中就讀于重慶南開中學。2005參加托福考試中,榮獲得耶魯大學全額獎學金。2011—2014年,改善水利灌溉系統,修道路安路燈,人稱“耶魯哥”。2013年,“一等功”獎勵,獲選CCTV“最美村官”。2014年服務期滿,放棄提拔,發起了“黑土麥田公益項目”,招募優秀畢業。獲得“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十大人物
自主探究:你對他的哪段經歷感觸較深。
學生:到農村去,這種選擇,值得贊嘆,為賀家村籌款,幫助脫貧,改善當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學生:堅守農村,放棄提拔機會,帶動更多的人加入公益活動,擔當、執著的精神鼓舞更多的大學生回農村創業。
[意圖]:讓學生全面真實了解秦玥飛,感受其不平凡的人生軌跡。讓學生暢所欲言談談人生的價值。從真實的生活出發引導學生思考、感知人生價值的內涵以及如何評價人生價值。
3.價值觀。
老師:從節目開始到現在,我們一直都在評論朗讀者欄目的價值,生活中我們也一直在做這樣的評論,再看看我,今天節目結束以后,同學們或許也會對本節課的價值,會有一個總的評論和看法,那么,哲學上我們就把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基礎上所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的觀點,就叫做價值觀。
信念篇
4.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情境展示:當年母親曾經帶他在北京借讀,他們住過地下室。在耶魯大學的每一年都會假期回農村做調查,他意識到所有父母一樣的,就是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過得更好。
2011年,來村里的第一天,天熱,早晨起床后全身都是汗,秦玥飛提著水桶去沖澡。有人說他嬌氣,有人說他嫌農村臟……漸漸地,村民開始信任秦玥飛,冬天送他軍大衣,上門找他修電器、修房子……
師:秦玥飛身上體現了什么精神?
[意圖]:進一步介紹秦玥飛在農村的真實的生活,讓學生了解海外學子的拳拳赤字忠心,用所學知識報效社會和勇于擔當的價值信念。
黑土麥田作為公益平臺,計劃為鄉村創客招募人才,并為入選的“鄉村創客”提供高薪福利。
探究:那些入選的大學生應不應該接受他們的高薪福利。(說說你的理由)
(1)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
總結: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觀點,有同學從公益本身出發,倡導奉獻,不該;有同學從公益持續發展說,應該。之所以產生不同,究其原因是價值觀的不同。價值觀影響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
[意圖]:通過學生對公益活動是否應該接受高薪的辯論,培養學生理性精神,進而分析產生不同認識的原因,加深對價值觀對認識的影響理解。
(2)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
過渡:“女村主任”稱霸一方。同樣是面對需要幫助的村民,秦、孟為什么會有不同的做法?
生:不同的價值觀導致采取不同的行為。
老師:秦一心為民,解村民之難,造福一方;孟一心為己,稱霸一方,禍害相鄰。兩種不同性質的價值觀帶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由此可見,價值觀影響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正確的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而錯誤的價值觀則起到阻礙作用。
[意圖]: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增強對不同性質價值觀帶來不同的結果的判斷,引導樹立正確價值觀。
希望篇
在今天,發展起來的當代中國,全社會形成了共同的價值追求:
富強? 民主? 文明? 和諧? 自由? 平等? 公正? 法治? 愛國? 敬業? 誠信? 友善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全社會的群體意識和共同行動,“全體朗讀《泥濘》,謹以此篇獻給我們服務的農村大地。獻給履行時代使命的同學們。
《泥濘》我熱愛這種渾然天成的泥濘。泥濘誕生了跋涉者……
[意圖]:首尾呼應,回歸模擬朗讀者舞臺,在朗讀聲中感受泥濘這篇文章中表達的精神力量和本節課主人公秦玥飛的身上傳遞的價值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