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思思
一、文獻資料統計分析
寫作構段的國內相關研究開始于1996年,在中國知網學術文獻總庫中,以“構段”為主題進行檢索,截至目前,在22年中,CNKI共收錄相關文獻236篇。根據發表年度來看,隨著年份的增長,關于構段能力培養的文獻總體上呈現的是從少到多的特點。從文獻的第一作者所屬單位屬性來看,大部分研究這是來自于學校的一線教師。而從文獻的刊發刊物來看,主要是普通期刊,核心期刊種類較少,因此對該問題的研究還存在很大的拓展空間。
二、文獻資料內容分析
(一)關于構段思維模式的研究
在段落寫作中,研究者認為段落是文章的基本結構單位,要寫好文章,首先要學會組織段落,而要學會組織段落,就要了解構段的基本思維模式。
關于構段思維模式的研究結論認為可將段落分為兩大類型結構模式:“總分式”和“分分式”,每一種類型結構模式又有不同結構形式。“總分式”類型結構模式由總括句和分說句構成,又可以細分為“總分式”、“分總式”和“總分總式”;“分分式”類型結構模式是由幾個分說句按一定的關系組成,表達一個中心意思,即隱含的段旨。分說句與分說句因句與句之間的關系而可以分為并列式、承接式、轉折式、遞進式、選擇式等結構形式。
徐紅梅在《依據構段方式的不同,落實段落教學》構段方式主要有總分關系、并列關系、承接關系以及因果關系。通過對不同構段方式的段落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不同的段落之間的區別,對于這些段落的深入分析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也可以使學生對于語言的理解能力得到提升。
(二)關于圍繞段落結構訓練的研究
1.教學內容選擇
孟麗群在《讀中蘊寫? 篇中尋機:談讀寫結合的多種途徑》中認為,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教給學生幾種常見的構段方式,使得學生在表達上能銜接自然而不雜亂。
鄭穎穎在《找準落點? 仿寫片段——淺談中年級如何依托教材仿寫片段》中認為,教師應潛心會文,找準“落點”,落在構段方式有特點的段落,提高片段仿寫的有效性。
汪麗珍在《聚焦重點語段? 提高教學實效》中提出,選取有價值的語段作為教學重點;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篩選教學內容。
在教學內容選擇上,研究者普遍認為應選取教材中構段方式有特點的語段,然而所有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均具有自身特色,每個段落均能體現作者的構段思維,研究無法確定究竟具有何種特點的語段值得用于教學,易于被小學生接受并遷移至應用。其次,由于教材版本與學段的不同,研究中提到的教學語段不具有推廣價值,均為研究者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尋找的僅符合自身教學的教學落腳點。
2.訓練途徑
陳福寶在《漢語寫作構段思維模式探略》這篇文章中認為可采用多種形式訓練構段思維:按基本模式寫段落;按基本模式寫段落;續寫段落;概括段旨;修改病段。
汪麗珍在《聚焦重點語段? 提高教學實效》中認為訓練的主要途徑為:反復誦讀、反復叩問、反復感悟,最后習得方法,加以運用。
于勇在《在語言實踐中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以讀寫結合為途徑,讓學生在想象、模仿、整合中進行品詞析句、遣詞造句、組句構段等語言實踐,能較好地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
劉春花在《指向表達的閱讀教學策略探析——“學—導—習”課堂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思考》中提出“想一想,說一說,議一議,寫一寫”的四步轉換過程實現學生的轉化。
在當前小學學段開展的研究中,研究方式多為先讀后寫,以讀促寫,訓練形式多為:按基本模式仿寫段落,形式較為單一。
(三)關于構段訓練實施效果的研究
黃經提在《善用課文? 學會用詞寫句構段謀篇布局》這篇文章中得出:通過多次有效片段練寫,學生積累了描寫事物或場景的多種構段方法。然而該研究的訓練面向全體學生,而學生中分布著不同的學情,研究不能明確該訓練是否適用于全體學生。其他研究則僅在理論層面得出學生的構段能力能夠通過訓練得以提升,無實施訓練后效果的呈現。
三、思考與展望
上述文獻梳理既為我們研究培養構段能力提供了基礎,也為我們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在繼承以往成果的基礎上,從新的角度加強對這一問題的研究,從而為培養學生構段能力提供參考。
第一,研究應更具操作性。上述文獻均提出應依托教材文本對學生進行訓練,但設計具體操作的研究較少。比如,如何指導教師準確定位教學訓練點?如何將訓練與常規語文教學結合?如何針對不同學情的學生進行指導?不同的構段方式是否可采用相同的訓練方式?這些問題尚待深入。
第二,加強對研究結果的呈現。比如,在諸多構段方式中,何種方式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水平?另外可通過對學生習作進行前后比較等方式體現研究的有效性等,望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努力提出合理新穎的觀點,以期對培養學生構段能力起到突出作用。
參考文獻
[1]鄭穎穎.找準落點? 仿寫片段——淺談中年級如何依托教材仿寫片段[J].考試周刊,2018(74):43.
[2]汪麗珍.聚焦重點語段? 提高教學實效[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8(06):30-32.
[3]于勇.在語言實踐中提升學生的運用能力[J].新課程(小學),2018(06):178.
[4]劉春花.指向表達的閱讀教學策略探析——“學—導—習”課堂提升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8(16):49-51.
[5]黃經提.善用課文? 學會用詞寫句構段謀篇布局——以蘇教版第二學段教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7,18(08):30-32.
[6]徐紅梅.依據構段方式的不同,落實段落教學[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6(12):78.
[7]孟麗群.讀中蘊寫? 篇中尋機——談讀寫結合的多種途徑[J].小學教學參考,2014(13):55-56.
[8]陳福寶.漢語寫作構段思維模式探略[J].東疆學刊,2001(03):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