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潔
◆摘? 要:在傳統的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基本局限于課堂與教材,記單詞、背課文、做練習題是英語教師教學的三大法寶。雖然部分學生依靠勤奮能在應試中取得較好成績,但是思維品質、文化品格與學習能力等方面難以得到充分發展,許多學生在這樣的學習模式中漸漸對英語學習喪失了興趣。這與培養學生英語學習核心素養的要求相去甚遠,最新的《英語課程標準》對英語閱讀也提出了新的文化訴求。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探索新的閱讀學習模式勢在必行。英語文學閱讀成了一種新的英語閱讀趨勢應運而生,逐漸成為初中英語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將結合筆者近幾年的教學探索與實踐,談論英語文學閱讀在農村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英語文學閱讀;興趣;文化;德育
得閱讀者得天下,閱讀在英語教學中一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閱讀技能是語言學習中最基本的一項能力,閱讀技能的提高不但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文化意識,掌握有效的學習策略,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促進整體語言技能的提升,更對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正確價值觀的形成具有深遠影響。然而,我們農村學生英語閱讀教學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學生很少獨立閱讀,缺乏閱讀體驗,缺乏對閱讀的內部動機,難以形成英語閱讀思維等。為了解決這些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開始嘗試在教學中開展英語文學閱讀,英語文學閱讀教學重視學生的閱讀體驗,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興趣,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積極的閱讀態度及自我評估,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首先,英語文學閱讀有助于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增強學生英語學習的主動性。為什么要選擇英語文學閱讀,而不是科技文閱讀,或報刊文章閱讀?因為文學的語言是鮮活的、感性的,更有助于我們去感悟和體悟語言的活的靈魂。選擇符合初中生年齡和認知水平的英語文學讀物,能夠極大地促進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閱讀應該是“悅”讀,快樂地讀。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學生在片段閱讀中會遇到許多生詞難詞,單詞的障礙給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而閱讀英語文學作品是相對輕松快樂的,即使有陌生的詞匯短語,學生可以根據作品的情節猜測出來,即使不能猜到百分百準確,許多情況下并不會影響閱讀的進度。文學作品中一些反復出現的陌生單詞,在查閱詞典后,學生對之印象會更加深刻,因為這些詞匯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出現在特殊的語境中的。就詞匯這一塊來說,英語文學閱讀幫助學生極大地消除了閱讀的焦慮感。而文學作品精彩的故事情節,會極大地吸引學生克服障礙,不斷地讀下去,心理上由被動消極地閱讀轉換成主動積極地閱讀,使得閱讀真正成為了“悅”讀。
其次,英語文學閱讀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目的語的文化內涵,養成用英語思考的習慣,提升學生的語言感悟力和創造力。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閱讀只是為了“讀”。尤其在農村,為了應對考試,閱讀課中老師們教詞匯教閱讀技巧,學生只是理解一些片段,學生的閱讀材料主要局限于教材或教輔資料,閱讀時間主要是課堂,閱讀量十分有限,閱讀能力比較差。而真正的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必須依賴于大量的英語文學或人文著作的研讀,在掌握作者的思維過程中,對具體的現象或過程進行系統地批判,以此來掌握英語批判思維。最初,學生們的閱讀只是文學作品語言層面的學習,他們借助詞典,能夠逐詞逐句讀懂意思。在分享閱讀心得時,他們只能關注一些詞句,勉強讀懂情節,還難以用完整的句子來評價作品表達自己的觀點。但是隨著英語文學閱讀的深入,學生會關注各個人物的變化,情節的發展,作者情感態度的傳遞。因此,在讀懂英語文學作品的基礎上,學生們對作品內容的領悟和感知從語言層面上升到對情節的分析和人物的賞析,甚至是作者的寫作意圖,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所提升。經過思考的系統閱讀才是有生命的高質量的閱讀,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最后,英語文學閱讀有助于教師用文學的方式進行素質教育和德育教育。俄國著名作家車爾尼雪夫斯基說:“文學是人的生活的教科書。”文學作品之所以有魅力,是因為他們不是干巴巴的說教,而是用藝術的方式啟迪人們去思考、去發現、去分析自身和周圍的一切現象,從而幫助人們提高辨別是非的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初中生處在人生中最叛逆的一段時期,他們對于老師和家長簡單重復的說教難以接受甚至比較排斥,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教師從文學讀物入手,選擇優質文學讀本和優良主題,充分挖掘文學讀物的積極主題,通過引導學生閱讀,來浸潤、滲透、影響學生,不失為一種操作簡便、潤物無聲的好方法。比如在閱讀著名兒童文學作品“Charlotte’s Web”時,Charlotte與Wilbur之間的友誼,Fern對Wilbur的愛,Templeton的自私等等,這些在文學作品中折射出來的真善美和假惡丑等抽象的情感,經過學生的主動閱讀,他們能夠更深刻透徹地理解體會。而我們作為教師,可以在這基礎上發掘作品中體現出的這些主題,結合生活實際,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分析,進行正確的價值導向和德育教育。比起傳統的教條的德育教育,學生對于這種寓教于讀的方式更能欣然接受。
總而言之,英語文學閱讀重在學生自身的體驗,這種閱讀模式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豐富英語詞匯和文化,幫助學生形成英語思維習慣,有利于教師更高效地進行德育教育,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英語課內閱讀的補充與拓展,是值得我們在農村英語教學中堅持探索與實踐的一種英語教學方式。相信如果將英語文學閱讀進行到底的話,學生與教師都會得到極大的益處。在今后的初中英語教學中,我將繼續探索英語文學閱讀文本的選擇、課堂教學方式方法及評價方式,以期幫助農村初中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的培養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