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迎陽
◆摘? 要:在對小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也要重視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從而使學生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對其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單單是對其進行學校教育,也需要家長對其進行家庭教育,只有通過家校合作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夠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相應的培養,從而為小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本節結合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針對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幾點家校合作教育策略,希望可以為促進小學生身心發展提供一些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
在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家校合作式教育方式以取得諸多的成效。但是,隨著新課改的推行,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目前的家校合作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下的教育需求。為了更好的對學生開展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對家校合作教育方式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是目前小學教育的重點教學內容。
一、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家校合作教育方式的重要性
無論學校教育的教學質量有多好,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多迅速,新課改的教學要求發展怎樣的變化,家庭教育都是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最關鍵的教育環節。只有學生在家庭中能夠感受到其樂融融的氛圍,才能夠使我國穩定發展,并且保證我國社會能夠長治久安。所以,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需要學校和學生的家庭建立融洽有效的協作關系,共同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關于家庭教育,其與其他類型的教育不同,對學生更具影響力,家庭教育中存在親在關系,所以可以更容易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而且,家庭教育在某一方面具有針對性,家長可以更容易對學生進行“因事施教”。并且,小學生一天的時間,有三分之二是與家長相處,所以,相對其他類型的教育,家庭教育的教育時間更加的充足,所以學生接受家庭教育的時間更多。
二、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家校合作教育方式的策略
(一)轉變學生家長對教育的認知
對于學生而言,父母的言行舉止以及教育觀念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希望子女成龍成鳳是所有當父母的愿望。但是,想要子女更好的發展,就需要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進行一個全面的了解,即使工作再忙,也要騰出一點時間與孩子進行心與心的交流,在進行交流的過程中,父母要放低自己的姿態,使孩子把自己當做朋友,自身也要以朋友的身份與孩子進行溝通,對孩子的日常生活與學習狀態進行全面了解,并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空間,傾聽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一旦在溝通過程中發現孩子在心理或者行為上存在問題,不可以對孩子動粗,要通過現代通訊工具與班主任取得聯系,將孩子的問題反映給學生,并同班主任一同尋找問題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案。
如果父母過于溺愛孩子,班主任要與其進行溝通,使父母了解溺愛孩子的壞處,從而使父母能夠放開孩子,給孩子鍛煉的機會,從而培養孩子對不同生存環境的適應能力。
(二)減輕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壓力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行,教育機構大力呼吁要減輕學生在學習方面的壓力,所以很多學校將放學的時間提前,并且任課老師所布置的作業也相對較少。但是,很多家長覺得這樣不利于學生發展,從而不顧學生自己的感受,為其報名各種的課外補習班。對于這種問題,不但沒有使學生的學習壓力減輕,反而增加了學生的壓力,導致學生出現叛逆心理。
所以,家長在進行報班的時候,可以與學生的班主任進行聯系,了解學生哪一方面需要培養,并且要征詢學生的意愿,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課外教學安排,使學生的特長得到有效發展。而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也要適當的為學生進行減壓,要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因為學生學習成績差就為其布置大量的作業,要通過與學生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特點,并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引導,使學生無論學習還是心理,都能夠得到有效的引導,從而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
(三)為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學校作為學生接受教學教育的主要場所,應該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學校重點關注這一問題,并且付諸行動,投入一定的人力與物力,為學生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并且為其配置專業的師資力量;如果學生的情況不允許,也可以邀請一些專業的心理專家到學校為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在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時,學校要通知家長一起參加,不但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心理素養,也能夠幫助家長找到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方向,從而使學校、老師以及家長得到共同的學習,并且為進行家校合作教育方式打下夯實基礎。
(四)對家長進行相關知識培訓
關于家庭教育,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很多家長卻不知道怎樣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有效的教育,甚至有一些家長還采用傳統的教育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但是并沒有取得預想的效果。
針對這一問題,學校可以為家長成立一個培訓組織,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以及教育方式對其進行培訓,使家長了解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知道家長正確的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學校也可以通過微信或者QQ建立一個培訓群,當家長遇到不知如何處理的問題時,可以及時的與老師或者心理專家進行溝通,從而及時的得到解決辦法,對學生進行及時教育。
三、結束語
對小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證小學生的心理朝著健康樂觀積極方向發展的重要途徑,對小學生日后的生活以及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進行教育過程中,不僅需要學校對其進行教育,也需要家長對其進行輔助教育,只有通過家校合作,才能夠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發展。需要學校以及家長共同協作,將學生的三觀以及意識提高,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并且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交流,使學生的心理素養得到有效培養,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從而使學生成為可以適應社會大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王云儒.家校合作理念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學周刊,2019(29):166.
[2]丁慧蕓.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9(31):166.
[3]田慧.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解析[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06):75.
[4]杜瑞紅.家校合作理念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3):189-190.